戏曲服装的设计对于人物的塑造浅析

时间:2022-10-06 08:15:20

戏曲服装的设计对于人物的塑造浅析

摘 要:戏曲服装是人物造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舞台艺术中的一项重要创作。戏曲服装除了塑造人物外,还应该帮助演员表演,使舞蹈动作舒展显得更美。所以说,戏曲服装不是简单的穿红着绿,它也会直接影响到戏剧内容的表现是否正确和舞台艺术是否完美。本文根据个人的一点实践经验,对戏曲服装设计工作中的一些问题,提出一些粗浅的见解。

关键词:戏曲;服装;人物塑造

中图分类号:J5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5-0043-01

一、戏曲服装与人物

戏曲的故事内容是通过人物的活动来表现的,正确地塑造人物形象,是艺术创造的中心。服装设计也不例外。

在实际生活中,服装是表现人物生活面貌最直接的东西,可以从服装上看出一个人的社会地位、经济条件、个性追求、审美意趣等。这就是我们服装设计的依据。

为了更好地表现人物本质,戏曲服装设计应该正确掌握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的辩证关系,在服装的穿戴上,服装的色彩运用上,可以与原来生活中的情况有某些区别,这种区别并不意味着可以完全脱离生活的真实性,而是要在生活真实的基础上加工改造,使之更典型、更有代表性,能更深刻、更真实地表现人物,更有艺术说服力、感染力。戏曲服装如果离开了戏剧内容,离开了演员唱做的表演,是很难孤立地说明人物的。服装要表现人物,服务于人物性格。

二、角色的服装的套数

什么时候换服装,一个角色在整出戏中应该换多少次,似乎没有客观标准。有人为了“美”,认为服装套数多好,有的演出甚至梁山伯在“十八相送”的中途还要换一套服装上去,这就错误得有些滑稽了。

服装的套数应该从剧情出发,从生活出发。

我认为下列情况是可以换的:

1、同一人物,时隔多年,人物或成长了,或变老了,人物形象有了变化,服装应随着岁月的变迁而变换。

2、剧中人物的身份发生了变化,如升了官,或削职为民,或改从它业,等等,服装必须更换。

3、人物碰到大的礼仪,如婚丧、出征凯旋等,必须按规定的礼节、制度改装。

4、剧情要求表现季节的变化,服装应该有所变换。我们必须很好地研究、掌握换服装的问题,不能让它放任自流。

三、关于服装色彩

正确处理戏曲服装色彩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应了解服装色彩与生活的关系。比如帝王、王侯多用黄、红,而平民百姓只有在三种情况下才可穿红色服装——结婚、临刑、中状元。还要考虑风俗习惯,服装设计必须非常熟悉生活习俗,以及它的变迁。除习俗外,还要了解地域特点、民族特点。

2、服装色彩要有生活依据,又要做艺术上的加工和渲染。如果机械地把生活中原来的样子,无分析、无选择地搬上舞台,作为戏曲,肯定是不行的,也是不对的。

3、服装色彩还必须考虑舞台色彩的整体效果。在舞台上表现色彩不只是服装和化妆,还有布景、灯光、道具等,因此在考虑服装色彩的同时,必须研究整个舞台上色彩的相互关系,这里有人物与人物的色彩关系,有服装与布景的色彩关系,还有服装色彩通过灯光变化的关系。

四、戏曲服装与表演的关系

戏曲服装设计者有必要熟悉本剧种的表演特色。各个剧种的不同表演形式,要求在服装样式和色彩处理上也有不同。

戏曲服装设计,首先考虑为内容服务,另外也要考虑为表演服务。因此要求戏曲服装根据表演需要增加些部分,如水袖、翎子等,以便衬托舞蹈动作,使它更美化,更有表现力。

戏曲服装与表演结合,除了式样、色泽方面需要考虑外,用料的选择也很重要,戏曲服装多用丝织品,很重要的原因是它比较柔滑、柔美,有利于表演。

五、设计与演员的关系

一般来说,演员都非常关心服装和化妆,因为它是一个角色的外貌。

特别是戏曲演员,服装样式的大小长短很大程度地关系到他们的表演动作,设计得好,有助于他们的表演,反之则会妨碍或破坏表演。

作为服装设计者,应该听取演员的意见。这是因为:

其一,演员体会角色深入细致,从内心到外形,从人物出身到人物成长与发展,演员都下过一番分析、研究的功夫。

其二,服装设计者思考人物一般是静止的,对人物动态只能是估计、预测,而演员思考人物是活动的,也可以说是“人物”本身的行动。因此他们对服装的要求往往是从许多具体问题上来的,而设计者很难想得如此周密。

其三,许多演员有漫长的舞台艺术经历,对戏曲服装有丰富的经验,懂得观众的心理和要求,能够为我们设计者提供很多有益的意见,会给我们很多启发。

戏曲服装设计,内容很多,今天仅就以上五个方面谈些看法,戏曲发展没有穷期,所以戏曲服装设计也还会有许多值得研究的话题。

上一篇:浅谈主题符号在公共空间设计中的延续与升华 下一篇:浅析中国传统文化的变迁对传统建筑园林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