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学人格教育的学科归属及实践方式

时间:2022-10-06 08:04:40

论中学人格教育的学科归属及实践方式

思想品德教育要遵循德育生成发展的规律与个体成长成才的规律,实现规律性与目的性的统一,就必然要通过一定的载体与方式来推进。人格教育凭借它所兼具的德育延展性与主体成长性特征,日益引起中学思想品德教育与政治课教改的关注。这不仅因为人格教育在中学德育中尚处于摸索阶段,面临着学科理论架构的复杂情况:而且因为人格教育的主体(中学生)行为与心理发展的变动性与可塑性,增加了教育实践手段选择的难度。要解决上述问题,必须回答中学人格教育的学科归属问题,进而在其实践方式上进行深入探讨。

一、人格教育的理论内涵探讨

为什么要将人格教育引入中学教育的相关课程?人格教育的核心围绕哪些内容展开?如何界定人格教育的理论内涵?这一系列问题的提出和解决均要基于中学教育的现实条件而展开。

在课程教学层面,要面对“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与人格教育的冲突。几乎所有的中学课程都承担着对学生进行“三观”教育的任务,这种定性教育的认知模式通常采用外部灌输的方式,教育的手段与效果单,僵化。尤其在“三观”教育与人格教育如何衔接的问题上,总是认为只要达成“三观”教育目标,就可以完成学生人格塑造的任务;人格教育对学生个体诉求的张扬,可能会打破“三观”教育的整体性要求。由此,人格教育游离于中学相关课程教育之外,成为素质教育与“三观”教育摆设的倾向,需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在内容架构方面,要丰富人格教育的内涵。人格教育注重学生德育水平和心理特质的总和构成与整体塑造,这就需要突破德育与个体品格养成的单一局面,将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心理承受能力与心理健康水平等内容纳入教育的范畴。在中学课程教育中,不乏将思想品德与人格教育进行简单拼凑的做法,尤其在中学政治课教学中只关注教学目标的实现而忽视了人格教育需要潜移默化的特点。显然,这与人格教育的层次性和整合性要求格格不入。我们必须以人格塑造的基本特性为依据,整体架构中学德育相关课程的目标任务、原则内容以及评价方式。

在理论内涵层面,要搞清人格教育的研究取向。对“人格”内涵的界定,目前主要采用心理学的研究范式。国内的研究成果主要以皮连生关于“人格就是个人独特而稳定的全部心理特征的综合”的阐释为代表。这是以现代心理学将人格视作人的性格、气质、爱好、品德、操行、观点、态度等心理特征总称的理论认知为基础的。许多德育研究者还赋予了人格在心理特征之外的内涵,将人格定义为个体的精神面貌或心理面貌,进一步明晰了人格塑造与人格教育对主体成长发展的调节与适应功能。国外研究者侧重于人格类型分析,提出一系列定量分析的方法。如五因素人格维度模型、七因素人格维度模型、美国精神病学会的分类诊断系统等,这些人格模型及其人格量表通常采用人格构成的各因素分析法,为了解人格的量变规律、采用合适的教育与干预的方法,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二、中学人格教育的学科归属

我们不能奢望所有的中学学科都要将人格教育纳入相应的课程体系,一味“大而全”的做法则很难体现人格教育的实效。因此,提出学科归属问题,既是整合中学教育资源、增强中学人格教育有效性的需要,也是如何依托主导学科开展人格教育的必然选择。

人格教育以稳定的心理特征培育为基础。它广泛涉及人文社科、自然科学、社会实践等学科领域,必须通过学科知识分布与年级教育任务渗透来实现。由于人格教育涉及学科多、知识点分散,采用“大而全”的教育模式会将有限的教育资源离散化。如果形成并完善人格教育的价值序列,并提出相应学科渗透的目标,就能够汇聚中学教育的学科资源,这主要是学校决策层面要解决的问题。

人格教育以独特的心理特征培育为亮点。它属于个性养成教育范畴。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与学校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大环境下,人格教育的过程具有普遍性与特殊性。其普遍性围绕提供中学生人格塑造的动力机制展开,通过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锻造来综合体现人格的本质力量。在此意义上,人格塑造需要内外部条件的支持,人格教育与“三观”教育的价值取向相同、教育过程合拍。其特殊性主要表现为学生个性的张扬与调适。我们必须从学生人格塑造的渐进性与可塑性入手,为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提供方法引导与方向调整,将多因素作用的育人机制与人格教育的过程有机结合起来。

人格教育还要以特定的学科归属为支撑。人格教育要增强针对性、提高实效性,必须加强重点学科与骨干课程的建设。要把中学政治课作为学生人格教育的主渠道和核心课程,在中学政治学科的性质、目的与任务之中渗透人格教育的知识与能力要求;要整合政治学科的教育资源,从教材利用、课堂教学、课外实践、社区教育、重大纪念日与节庆活动等环节着手开展人格教育;要明确政治学科与课程开展人格教育的具体目标,将个性养成与人格塑造的阶段性特征与实践方法融合在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的过程之中。笔者结合江苏高中政治学科发展与课程建设的实际,认为人格教育的重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把握。其一,经济生活要明确人格塑造的外部条件,围绕个体生存与发展的需求,将经济现象、经济活动的规律与公民自我意识的培养衔接起来;其二,哲学生活要增强人格塑造的内在动力,满足学生认识人、自然与社会的一般性要求,将自我认识、自我实现与理想追求结合起来;其三,政治生活要把握人格塑造的价值取向,不断提高学生的政治方向与参与意识,将人格塑造放置在社会政治生活的现实语境之中。

三、中学人格教育的实践方式

一要增强学科活力。中学各学科要继续在提升人文素养、培育科学精神、鼓励发明创造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扩大学生合作交流的范围,磨炼学生敏锐的洞察力、发展的独立性与积极的进取心,将人格特质的形成全面融入学科发展应用进程。要按照新课改的要求,不断创新教育手段与教学方法,增强学科教育的针对性、时代性与有效性,实现学生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的统一,加强知识传授与经验生成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推动学生高尚人格的形成。要依托政治学科的发展,发挥人格塑造中的主体作用,将机械灌输的理论教学模式转化为学生独立探究、大胆质疑、自主学习的方法,通过理论与实践、竞争与合作、求知与做人等原则与方法的结合,弥补学生人格缺陷,发挥学生个性特长和兴趣,不断完善学生全面发展、健康稳定、敢于超越的精神品质。

二要激发心理动力。心理健康教育是中学人格教育不可忽略的重要一项,涉及学习与生活的适应、学习方法的把握、青春期心理应对、人际交往能力、生活消费观念等诸多层面。由于中学没有普遍开设心理教育课程,上述与人格教育密切相关的目标与任务,必须借助心理辅导活动来推进。因此,激发人格教育的心理动力至关重要,需要增强学生的心理耐受能力与行为耐挫能力,立足中学生思想认识上的局限性和生理心理上走向成熟的过程,客观分析中学阶段青年人格不断走向成熟的典型特征,将负面的、滞后的方面展现出来,供学生自我认识与评判。要在中学生自我价值选择的心理过程中注入情感教育的积极因素,将理想、职业、交友等人格塑造的话题放到生活情境之中去讨论,并通过方法引导与理论升华,以期达成群体情感共鸣,从而推动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

三要形成网络合力。这里的人格教育网络建设主要包括两层涵义。其一,中学人格教育要实现网络化与一体化发展,就必须坚持理论与实践对接、形式与内容结合、知识与技能融合、校内与校外互动,整体培育并提升中学生的探究能力、合作意识与社会适应力。其二,人格教育还要契合网络教育环境发展实际,拓展虚拟化教育空间,做到“虚功实做”,可以通过建立知心家园、生活小秘书、在线互动等形式,答疑解惑,交流信息,构建有利于学生人格教育的网络环境。

上一篇:由嵩山“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看世界遗产的保... 下一篇: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创新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