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文化的美育功能

时间:2022-10-06 05:32:30

旅游文化的美育功能

在不少研究文字和高校旅游专业课程设置中,“旅游文化”是从管理专业需要的动机出发,立足旅游管理立场,旨在“发展经济”的学问和学科。从这样的视角,不重视抑或看不到旅游文化美育功能不难理解。但学术界尤其是美学界对“旅游文化”的审美教育功能,不能视而不见。

国内“旅游美育”教材虽然逐渐增多,但难以在实现和突出旅游的美育功能方面有所突破。毋庸讳言,理论界对旅游文化这种社会热点的迟钝和失敏,与旅游活动在国民生活中的地位和与时俱进的要求不相称。要改变这种现状,有必要通过对旅游文化美育功能做深入的讨论,并促使这种讨论与管理部门对旅游文化的美育功能的重视和开掘结合起来。

国内外“旅游研究成果”多站在促进旅游立场,旨在发展旅游经济。而发掘旅游文化美育功能的研究,旨在提升旅游者文化素养,帮助旅游者提高旅游质量。在利益上立足于旅游者立场。只是立足旅游者一隅,并不意味着我们忽视旅游活动对促进经济发展的意义。从根本上说,在激活更多旅游者旅游本能,提升更多旅游者的旅游兴趣和效率之后,“旅游业”的潜在市场才能进一步扩大,旅游经济的发展才有扎实的基础和进一步发展的空间。

旅游审美文化的美育价值

既然国内外大师都那么赞赏旅游文化的美育功能――只是没有用专业术语说出来,那么,旅游文化的美育功能何以长期被教育界视而不见,被排除在“美育”体系之外呢?,不回顾其中的历史缘由,也很难澄清认识。

19世纪末德国美学家席勒在《审美教育书简》中正式提出“通过又有生活、又有形象的艺术,培养美的心灵和健全的人性,就是审美教育”这个概念之后,与席勒同时代的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1776-1841)在学校课程中设置了歌唱、绘画、文学等课程。后来,世界许多国家的教育体系中也逐步加入了美育。从这个意义上说,“美育”是一类以艺术为主要内容的教学实践的总和。在眼下国内外教育部门设置的“美育”课体系中,大体上是以赫尔巴特的美育观为认识基础的。

在赫尔巴特设置美育课程的时代,“旅游业”还没有出现。在赫尔巴特的美育课程体系中,也没有“旅游文化”。 这大概是旅游文化长期被排除在“美育”之外的历史原因。到今天为止,旅游文化的美育功能也没有得到西方世界的重视。譬如眼下美国哈佛大学正在进行的关于艺术教育的“零点计划”,便没有“旅游文化”的相关内容。而管理国内教育体系的专家和官员,大多把“国外新潮”当成了我们追求的方向。我们不妨回顾一个简单的事实:新中国教育课程设置,前十七年受苏俄的影响,80年代以后受欧美影响。如果国外没有对旅游文化的美育功能充分重视,我们的素质教育体系又何谈“旅游文化”的地位呢?再说,美育和艺术教育――尤其是美育――在国内课程设置中,本来就处于豆芽学科的地位,长期不能和德智体课程处于平等地位,要在这样弱不禁风的“美育体系”中再加上一门旅游文化课,其难度之大,令人只好摇头。

但随着现代旅游活动的兴盛,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后,旅游经济飞速发展,“旅游”这种曾经沉睡的人类本能得到相当大范围和程度的唤醒和激活。到今天,比如有人喜欢画画,有人喜欢唱歌,有人喜欢弹琴,有人喜欢跳舞,有人喜欢诗歌……只要“钱”“闲”条件允许,几乎所有人都会对外出旅游有强烈的兴致和欲望。旅游活动业已成为现代生活的家常便饭,成为现代人几乎必不可免的日常生活形态之一,也成为一种覆盖面最大的全民性审美活动。具体说来,旅游活动中“审”美的因素,渗透和贯串了每一个细小的环节。譬如我们不会否认音乐、美术、舞蹈等艺术门类的“源泉”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在平凡的生活中。而旅游活动既是对艺术源泉的审美活动,又必定使旅游者获得程度不一的辨析美丑的情趣和能力,这种能力适用于各种艺术门类,而不是某一门学科。譬如学了美术、舞蹈、书法、摄影……中的某一种技能,可以提升某一方面的技能和欣赏、创造的能力,但是,如果我们学会了如何在旅游活动中汲取艺术能量,不就学会和提升了从艺术源泉获取各种艺术门类的欣赏能力和原创能力么?所以我们说,只要把旅游活动的审美教育功能利用起来,其审美教育价值,不在任何一种艺术门类之下。

换个角度看,艺术和艺术学研究的文字,往往会突出艺术教育“寓教于乐”的优势。但和旅游比起来,眼下的“艺术”教育,实际上早已掺杂了大量的“灌输”形式。许多儿童的艺术天才,实际上是家长拿着鞭子监督下,在物质利益诱惑下,在各种“规矩”约束下修炼和刺激起来的。与之形成对照,家长们不仅不需要任何激励手段鼓动孩子去旅游,相反,在很多家庭,家长会以“旅游”作为奖励或者“诱饵”鼓励子女学习,以“旅游”为激发孩子们学艺术技能积极性的动力……这个现象足以证明旅游审美文化的魅力。换言之,旅游文化的美育功能也最容易在春风化雨的温暖、和谐中,不知不觉地实现。而做到这一点,正是审美教育功能的最高境界。

“旅游审美文化”的两种质疑

有人认为:旅游未必都是审美,有时和审美无关,有时还是“审丑”,所以旅游文化未必都是审美文化。这种观点,主要来自经济学视角。从美学视角看,壮美的景物就是要在人的心理上产生一些与优美心理迥异的反应。譬如在苏轼游记散文《石钟山记》中,作者夜乘小舟进入“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的恐怖情境,难免会产生丑感和恐惧感;而在收获了“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坎之声,与向之噌口宏者相应,如乐作焉”那种“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的奇异之美后,他的审美满足却又溢于言表。这种审美心理,虽不像“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雨亦奇”那样直接,但享受的价值或许更大。韩愈当年游到华山险要处,吓得号啕大哭,投书山下,为自己安排后事……却留下千古传颂的旅游佳趣,也是同样的道理。对于旅游者心理来说,任何旅游情趣,都是与审美相关的,再说,就算审美对象是“丑”的――如恶鬼,骷髅之类――也属于审美范畴。

同时,也有人根据《辞海》对“文化”的定义,把文化理解为“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而自然生态旅游是审视天然美,不属于“文化”范围,所以有意无意地把自然风光旅游排除在“旅游文化”之外。这个看法也值得商榷:天然风光虽不是人类创造的(譬如长白天池),但景区管理者既然把“天然风光”管理起来,提供给旅游者欣赏,这些“自然”便打上了“人”的烙印。无论从欣赏者还是从景区管理者的角度,这种观赏纯天然自然风光的行为,都是文化行为。这些旅游者掏钱购买的对象,就像附着在“文化景观”(如四川三星堆)上面的“审美文化”一样,是附着在自然旅游资源上的审美文化。这些自然风光怡情养性的效果,就是它的审美教育功能。可见自然风光完全具有旅游文化的资格。它的美育功能更是不容怀疑和抹杀的。

即使旅游文化的美育功能为社会所认识和理解,距离提升教育对象审美素养还有不小的距离。套用个俗话说,认识和理解旅游文化的美育功能,“好比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要使这种潜在的“功能”转化为效益,相当繁琐、复杂,需要覆盖全社会的庞大工程。理论界、教育界,政府管理部门、宣传部门,旅游者、相关企业群……方方面面都有许多的工作要做。

上一篇:悖论中的善和美 下一篇:要树立微型小说的精品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