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树立微型小说的精品意识

时间:2022-07-21 05:08:05

要树立微型小说的精品意识

在编辑中国年度微型小说的过程中,我忽然发现了一个问题,就是微型小说“精品”不多。有时候我们连续阅读三四本微型小说刊物也选不出一篇可用的东西,浅薄的、雷同的、仿制的和平庸的东西却屡见不鲜。面对兴旺、繁荣的微型小说盛景,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和思考。

如果分析其原因,我想这与微型小说作者浮躁、急功近利的心态有着密切的关系。

首先,一些作者在利益的驱使下,为适应一些媚俗刊物的需要,追求发表数量,较少考虑“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艺术质量要求,动辄一年写上千篇作品,其“大干快上”的高产风采堪称“劳模”。从而使作品质量骤然下降,出现了结构单一,语言干瘪,情节重复,手法雷同的缺陷,缺少新、奇、特、鲜活、生动的艺术敏感和变化。有的微型小说作家则害怕在刊物上少出现自己的名字会被读者冷落或遗忘,就开始“挤牙膏”,不断生产一些粗制滥造的作品。其结果是,不仅没有把自己的名字留住,反而把自己过去的好名声也糟蹋了。

如果进一步探讨这个问题,就会发现,只追求数量而不追求艺术质量的现象在微型小说作者中普遍存在。客观地说,任何一个作家,都不可能没有败笔,不可能保证每篇作品都是精品。但作为一个成熟的作家,则应该对自己的水准有一个基本的把握,不能为了追求数量,粗制滥造地“批量生产”,让“残次”作品草率出笼,让读者失望。

事实上,那些写了上千篇作品的微型小说作家,真正让人能记住的作品也就那么几篇。有一个现象可以说明这一问题,微型小说选本出版后,发行量很好,而微型小说作家出版的个人专集,发行量却少得可怜,多数只印一两千本。这就说明一个问题,微型小说作家个人作品数量大,但精品佳作少,不足以达到能够撑起一本集子的实力。

作者对发表数量的追求,不可避免地导致微型小说刊物质量的下降,引起读者的不满,出现读者流失的危机。就像电视小品一样,一阵繁荣之后,观众越来越苛刻、挑剔,小品创作越来越难,质量一般的小品就很难引来观众的掌声了。微型小说也是如此,没有高质量的艺术品位做前提,打造具有思想性、趣味性、文学性的精品力作,一般水平的微型小说必然会淡出读者的视线。

二是由于一些作家创作数量多,造成了创作资源枯竭,不得不采取借鸡下蛋的方式进行创作,结果造成作品雷同、似曾相识。很多作品,其情节惊人的相似,起初我曾怀疑这些作品有抄袭之嫌,但仔细研读,却发现语言表述方式、结构、细节都有很大差异。后来我明白了,这些故事情节来源于同一条新闻或传闻,只是几位作家做了不同的加工处理而已。这是由于作者生活资源枯竭,又急于写出作品,不得不翻报纸、看新闻,来找可写的故事,结果使作品越来越边缘化,这些作品虽然有故事,但缺少作家的个性体验和血肉,只能算作用叙述语言改编的新闻、通讯报道或小品文。

写小说不是搞摄影,只要能吃苦,有一个好的设备,勤能补拙,几千张照片总会有几张让人满意的作品吧!而写小说不是这样,创作源泉来自于作者所经历、所感受的生活,并通过作者主体的审美创造来实现其艺术效果。所以说,一个小说家拥有的小说细节是有限的,不能肆意挥霍自己的才情,那样就不会出现江郎才尽的尴尬局面。玩一些小聪明,会露出“艺术失真”的马脚。

三是参与微型小说创作的文学队伍越来越庞大,也越来越庞杂,从而导致微型小说作品出现了鱼目混珠、泥沙俱下的局面。有的微型小说,艺术品位降低到了幽默、笑话、故事、段子……的层面上。这是由于一些作者对于微型小说艺术要求的无知或者是片面理解造成的,同样也与部分刊物编辑的文学素养、审美趋向有关。其一,一些刊物的编辑,对微型小说文本的判断、辨别模棱两可,没有明确的标准,结果使一些非小说的作品在微型小说的刊物或栏目里发表,结果误导了作者与读者,使许多人对微型小说的文本产生了误解;其二,由于作品质量没有量化标准,各种报刊的编辑在选稿的时候,也只能凭自己的艺术感觉来判定一篇作品的“死活”。而编辑的艺术感觉来源于经验,这就容易使那些知名度比较高,作品质量却并不高的作家的作品发表出来,结果给作者和读者都造成了一种错觉,对微型小说“好”与“坏”的判断出现了严重的偏差。

综上所述,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要求我们的微型小说作家树立精品意识,把精品意识贯穿到创作之中。在创作之前,要有意识地把作品质量放在第一位,一年少发几篇作品没什么,要从思想性、艺术性上下功夫,耐得住寂寞,沉得下来,厚积薄发,力争创作出达到或超过自己最高水平的精品力作。

一篇作品能否称得上精品,需要历史、时间的验证。或许,你的千篇作品只是一堆文字垃圾,很快就会被历史的巨浪冲洗干净;或许,你只写了一篇作品,却在历史的长河中浮出水面,成为了传世之作。

让我们一起努力,在微型小说这棵枝繁叶茂的大树下,施肥、浇水,使这棵大树花红果丰,在“数”的繁荣之上达到“质”的辉煌。

上一篇:旅游文化的美育功能 下一篇:当代文艺与民族文化形象的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