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中下部烟叶烟碱含量气候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时间:2022-10-06 03:24:56

提高中下部烟叶烟碱含量气候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摘要:针对烟株生育前期低温寡照多雨的不利因素,基于生态资源时段分布特征,采取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烟苗田间前期生长与生态条件的匹配关系,明确提高南平烟区中下部烟叶烟碱含量的气候资源的优化配置。结果表明:以3月9日移栽处理最优.主要体现在该处理在保持上部叶烟碱含量适宜的基础上.同时提高中下部叶烟碱的含量,使各部位烟碱含量适中。在经济性状方面,则是以2月25日移栽处理表现较好,亩产量、亩产值和均价分别为127.12kg、2907.23元和22.87元/kg,且上等烟比例较高,达到73.74%,而3月9日移栽处理在经济性状上表现较差。

关键词:烤烟;烟碱;气候资源

影响烟碱积累的因素很多,而移栽期是其中重要的栽培因子。选择最佳移栽期是获得最佳产量和质量的必要条件,烤烟的移栽期不同,其烟株在各个生育阶段所处的光、温、水等气候条件也有所不同,烟草的生长发育及品质也有差异。气候条件是烤烟生长发育、烟叶最终产量及品质形成的主要因素。如果烟苗移栽过早,烟株长时间处于低温、光照不足的条件下,会影响烟株正常的营养生长,烟株提早进行花芽分化而出现早花,烟株叶数减少,降低烟叶的产量与品质;移栽过晚,烟苗的前中期处于高温环境下,生长加快,干物质积累少,烟叶不能正常成熟,降低烟叶的品质,进一步会影响到烟叶中的烟碱含量。本研究旨在明确南平烟区不同移栽期烟株对中下部烟叶烟碱含量的影响,为烟株生长期间气候资源合理配置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基本情况

试验于2013年在光泽烟草试验站进行。供试品种为K326,供试田块土壤质地为砂质壤土,排灌方便,肥力中等,前作为水稻。试验地的土壤基本养分状况如表1。

1.2 试验设计

田间试验设4个处理(T1:2月25日移栽,T2:3月3日移栽,T3:3月9日移栽,T4:3月15日移栽),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每小区面积100m2,每个小区至少5行,中间作为取样行,边上2行作为保护行;上中下部叶定叶位,下部叶第6叶位,中部叶第10叶位,上部叶第14叶位。试验安排2年,施肥按当地K326品种技术方案执行。

1.3 测定项目和方法

苗施肥移栽前,每个品种按照田块大五点或“梅花状”取耕作层土壤农化样,混匀风干后,按四分法取1.5kg风干土样。检测土壤的pH、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有效镁含量。

详细记载田间烟株的生育进程。按照YC/T142-2010烟草农艺性状调查测量方法,每个小区选取至少10株生长正常一致的代表性烟株,在团棵期、旺长期、圆顶期分别调查农艺性状(株高、节距、茎围、有效叶数、最大叶叶长和叶宽)。

烤后烟叶测定其济性状,统计每个小区按株数和面积折算亩产量、亩产值、均价及上中等烟比例。取各小区B2F、C3F、X2F样品2.0-2.5kg。检测总氮、烟碱、还原糖、总糖、钾、氯,并进行感官评吸。

1.4 统计分析

试验数据采用DPS软件进行处理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从表2可以看出,由于移栽时间的推迟,各处理的团棵期、现蕾期、脚叶和顶叶成熟期均有一定程度的推迟,而在大田生育期方面,T1处理为126天,T2处理为124天,T3和T4处理均为121天。

2.2 农艺性状的记载

由表3可以看出,团棵期T2处理在株高最高为15.3cm,T3处理次之,T1处理在茎围上略高于其他处理,有效叶片数各个处理相差不大,最大叶面积T4处理最大,为373.1cm2。在现蕾期,株高以T3处理表现最好为66.4am,茎围以T2处理表现最好为7.92cm,T4处理节距略高与其他处理,其他各处理均为3.3cm,有效叶片数和最大叶面积上,T1处理高于其他各处理,分别为19.5cm和1083.3cm2。打顶期时,T2处理除了在节距上略低于T4处理外,其他各农艺性状均高于其他各个处理。综合来看,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各个处理烟株的农艺性状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而T2处理在整个生育期的进程中生长较快。

2.3 经济性状分析

各个处理的经济性状见表4,从表中可以看出,在亩产量和亩产值方面,T1处理表现最好,分别达到127.12kg和2907.23元;在均价方面,同样以T1处理表现较好,达到22.87元/kg;上等烟比例方面,以T1处理表现最佳,达到73.47%;中上等烟比例方面,各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综合来看,以T1处理的经济性状表现最好。

2.4 烟叶常规化学成分分析

各个不同处理烤后化学成分见表5,从表中可以看出,T3处理烟碱含量较适宜,其次是T1、T4处理,T2处理中部叶烟碱含量均明显偏低;T1、T3和T4处理的上部叶及T3处理的下部叶总糖、还原糖含量较为适宜,其余均偏高;糖碱比以T3处理最适宜,其次是T1、T2处理;总氮方面,T1和T3处理总氮含量略低,其余处理总氮含量均较适宜,各处理钾含量及氯含量基本适宜;各处理的氯离子含量差异不显著,均要低于适宜范围。综合分析,内在化学成分表现最为协调的是T3处理的烟叶。

3 小结与讨论

3.1 试验表明,由于移栽时间的推迟,各处理的团棵期、现蕾期、脚叶和顶叶成熟期均有一定程度的推迟;在农艺性状方面,T2处理在大田生育期的长势优于其它处理。

3.2 从经济性状上来看,T1处理的表现优于其它处理,亩产量、亩产值和均价分别为127.12kg、2907.23元和22.87元/kg,且上等烟比例较高,达到73.74%,其均价高,等级结构合理,经济效益较好。

3.3 从烟叶的内在化学成分来看,以T3处理较为适宜,协调性较好,主要体现在该处理在保持上部叶烟碱含量适宜的基础上,同时提高中下部叶烟碱的含量,使各部位烟碱含量适中。

3.4 由于今年气候异常,烟叶受低温寡日照天气及日灼等自然灾害影响,对本试验观察记载及测产分级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试验结论的正确性有待进一步验证。

参考文献:

[1]刘德玉,李树峰,罗德华,等.移栽期对烤烟产量、质量和光合特征的影响I-J-I.中国烟草学报,2007,13(3):40—46.

[2]国家烟草专卖局科教司.烟叶生产与管理I-M-I.北京:北京大地出版社.2001.

[3]徐茜,周泽启,巫常彪.不同移栽期对烤烟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福建热作物科技,2003,28(3):8—10.

上一篇:玉米缓控释肥种肥同播机械化技术研究 下一篇:高产优质多抗玉米新品种银河158选育栽培及种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