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培育知识型职工队伍的探索

时间:2022-10-04 06:03:10

关于培育知识型职工队伍的探索

随着知识经济的蓬勃兴起和生产的社会化、经济的全球化、管理乃至生活的信息化,智力能力已成为人力资源中最重要的因素。经济建设和企业发展需要更多的掌握和运用科技知识的高素质劳动大军,需要一支有主人翁意识、掌握领先科技的知识型职工队伍。那么怎样培育造就适应时展要求的知识型职工队伍呢?笔者认为应从三方面下功夫:

一、适应时代要求,与时俱进,增强培育知识型职工队伍紧迫性

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是事关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的大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来越需要和依赖于职工素质的提高,企业求生存谋发展都是与职工的知识水平和技术技能素质密切相关。成功的经验告诫我们:企业在市场立于不败之地,最关键的是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劳动者。尤其是在当前就业竞争十分激烈的情况下,提高职工职业技能是各级工会对职工根本利益的维护。劳动者是生产第一要素,职工是企业的主人。推进学习型企业建设、创建学习型班组、培育知识型职工是工会实施职工素质工程的重要载体和基础工作,是工会在新形势下履行教育职能的有效途径。增强培育知识型职工的学习力、创新力、创造力是提高职工素质的重要内涵。用科学理论和先进科学文化技术知识武装起来的劳动者,只有不断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领其投身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才能发挥其主力军的作用。但目前垦区有些职工知识结构还不合理,有的思想观念还不够新、创新能力还不够强。而传统的组织学习形式和内容已显滞后,创建学习型组织、打造知识型职工队伍成为适应时展潮流的当务之急。

形势的发展变化对培育知识型职工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职工素质的提高,离不开企业的学习环境、学习氛围、学习组织和学习机制。因此要大力推进学习型企业和知识型职工建设,优化企业的学习环境、学习氛围、学习组织和学习机制,在广大职工中普及和树立终身学习的全新理念,培育一大批具有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知识型职工,不断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为垦区建设现代化大农业提供人才支撑。

二、拓宽各种渠道,活化载体,营造创建学习型职工的良好氛围

培育知识型职工队伍,既要提高职工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又要提高学习能力、劳动技能、创造才能和心理体能素质,还要重视职工的全面发展,更要突出教育培训的重点,要集针对性、适用性、操作性融为一体,较好地适应企业和职工的需求。各级工会组织首要的是采取得力措施,拓宽各种渠道,活化细胞,创建学习型组织的有机整体,为提高职工素质奠定坚实基础。

一是要顺应时展潮流,着眼于提高自身素质、迎接挑战,把强烈的紧迫感和危机感落实到学习工作上。牢固树立“想求职先求知”、“知识就是力量就是资本”、“技能就是财富”的理念。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改善职工队伍结构、知识结构和整体素质,积极打造与建设垦区现代化大农业相适应的新型职工队伍。

二是要在完善提高基础上努力创新。毋庸置疑,传统的职工读书活动需要赋予新内涵、新形式、新内容。企业内部所开展的各种学习活动,包括职工读书自学活动,为提高职工的思想素质和技术素质普产生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实事求是地讲,传统的组织学习在方法内容上显然滞后于形势的发展变化。友谊农场每年结合农时举办各种科技培训和岗位技能培训班30多期,培训职工2万多人,为垦区建设现代化大农业提供了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

三是要力戒形式主义。把培育知识型职工重点要放在基层。首先在思想上要高度重视,把“创建学习型企业培育知识型职工”放到提高企业竞争能力、提高职工队伍的素质、塑造企业文化的高度来认识,营造浓厚的创建氛围。其次要因地制宜、因人而宜,不搞一刀切。创建学习型职工应先从一线职工入手,以基层为主体,以提高各岗位职工的学习力、创造力、创新力为主要目标。友谊农场党委以“一校一屋”(北大荒职工书屋、职工学校)建设为载体,积极创新职工教育培训方式、形式和手段,着力打造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高素质职工队伍。建成基层“北大荒职工书屋”12个、“职工学校”4所并发挥作用上下功夫,从而增强了职工学习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四是要精心设计和充分利用各种载体。在强调兴趣爱好的同时更要强调组织的作用。在静与动之间要找到结合点。在注重知识积累的同时,要突出创新能力。这就需要精心设计活动载体,制定培训计划并认真抓落实。如专题性的学习,像开办学习园地等;学习和研讨交流相结合,请专家讲座等;学习与工会开展的劳动竞赛、合理化建议、技术比武等活动有机结合;针对企业各自的行业特点,采取寓教于乐的学习形式等。

三、立足工作实际,创新方法,探索实践培育知识型职工队伍的有效途径

在创建“学习型组织、培育知识型”职工队伍进程中,广大基层工会组织要立足实际,从职工和企业的实际需要出发,创造性地开展培育知识型职工活动。

1、强化学习。要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指导方针,在企业和职工中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教育引导职工树立“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和“全程学习、终身学习’,意识。增强自我发展的危机意识,主动适应知识经济浪潮对职工队伍素质的冲击挑战,不断提高职工对学习的认识,激发职工内在学习潜能,把学习作为职工的第一需求和自觉行动。

2、健全机制。通过平等协商、厂务公开、民主联席会等形式,协助企业在政策措施、制度保障、培训条件、就业录用等方面鼓励职工岗位成才,从制度上保证职工终身学习。激励职工学习新知识、运用新科技、掌握新本领,从而加快职工知识化、劳动智能化和知识产业化发展进程。

3、选好载体。结合工作实际组织开展知识竞赛、演讲比赛、才艺展示、技能比赛、岗位技术练兵等活动,为职工提供了从学习中获取知识展示才华的平台。大力实施以劳动竞赛、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技术协作等为主要内容的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程,不断改进传统的活动内容和方式,增加科技含量,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加大新观念、新知识更新和新技能的推广应用力度。

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技术练兵、岗位自学成才活动,有计划地开展文化知识和职业技能培训,进一步提高广大职工群众的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水平。友谊农场党委会引导职工深入开展“当好主力军、建功‘十二五’和谐奔小康”、创建“工人先锋号”、“为建设现代化大农业做贡献”等主题劳动竞赛和“创新杯”、技术革新、技术协作、节能减排等建功立业活动。2013年全场职工实施大小技术革新36项,创造价值610万元。

4、注重实效。要本着求真务实的精神做好职工教育培训工作,做到目标明确、内容规范、措施具体,通过分阶段、分层次、分步骤的推进落实,使职工队伍整体素质得到全面提升,切实帮助职工逐步成为适应新技术、会操作、懂管理的新型劳动者。

上一篇:农民有体面 小康才全面 下一篇:24%康满得悬浮剂防治水稻纹枯病试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