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中语言意识培养的策略

时间:2022-10-06 03:14:28

英语教学中语言意识培养的策略

【摘 要】大学英语教学中,语言意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地位,这就要求要把语言意识的培养放在英语教学的重要环节中去。本文以此为研究视角,分析了影响英语语言意识培养的主要因素,提出了一些具体的策略。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影响因素;语言意识;策略

英语作为一门具有强大交流沟通功能的语言,成为大学里必修一门基础课程,越来越受到大学教育的高度重视。英语语言意识,是大学英语教学的关键环节,关系到学生对英语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质量问题。近年来,尽管许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语言意识,也尝试采用过无数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不得不承认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进行语言意识培养的教学活动并不容易,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对此,为了有效地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言意识,本文分析了教学中影响语言意识培养的因素,进而提出了培养学生语言意识的主要策略,从而推动大学英语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提高。

一、英语教学中语言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语言是人类表达情感和交流思想的工具,要教会学生如何使用语言这种工具就要把语言使用意识放在英语学习的首位。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树立全新的语言学习意识,并将其贯穿在整个日常教学中。随着文化之间相互渗透,英语可以适应中国习惯,不再是一门高深学问,而是有着实际意义的交流工具,可以促进国家经济和整个民族的长远发展。因此,这就要求大学应该重视对学生英语知识和英语语言意识的培养。随着英语教学的不断改进, 语言意识的重要性不容忽视。然而,在实践教学中,许多教师对语言意识的认识不够,在教学中比较忽视,甚至有的教师将意识和语感进行混淆。不少地区英语试卷的较好区分度与考生的语言意识强弱直接相关,从表面上看是知识问题,但其根源则在于语言意识不足。因此,语言意识的意义不言而喻。近年来,对语言的得体性的考查体现得更加充分,只有掌握得体的英语才是真正习得英语。而这一切都对学生的语言意识提出挑战。因此,改变传统的以语法为主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真正参与到英语学习中来,改变被动接受英语语法知识的学习模式, 培养大学生英语语言意识。

二、影响大学英语语言意识培养的主要因素

(一)英语教师。教师是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学习的主导者和引导者,在教学中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英语教师自身的业务能力和专业水平,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的高低,也影响到学生语言意识的培养。在实际教学中,无数老师就知识而授知识,就考试而讲技巧,就任务而完成任务,而对为什么学习,如何学习以及如何提高学生去学习英语的意识等领域却关注很少,研究很少。这样,使得大学长期以来的英语基础课程都是以学分为目标,缺乏对学生毕业后英语应用能力和意识的灌输与引导。

(二)学生自身的因素。学生是学习知识的主体,学生的语言知识基础储备情况和对英语学习的重视程度,也将影响到对英语学习成绩的效果。如果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够,对英语学习呈消极甚至抵触的学习态度,那么无疑会影响其学习质量。因此,这就要求教师要强调语言学习的意识的同时,也要学生自己持之以恒,正确认知语言意识的重要性。

(三)英语学习的环境。环境是事物发展的外部因素,在一定时候会改变学生内部思想,动摇学生积极动机。如今,在大学里,英语作为一门非英语专业的基础课程,而非专业领域里的主干课程,使得很多学生仅仅是为了获取学分,对欠缺对英语重要性的认识。在这样的意识下,许多学生都不喜欢英语,造成上课睡觉、逃课等现象严重,而考试效果极差的现状。除此之外,校园里的英语学习角、英语协会、英语比赛等活动仍然不成气候和规模,使得学生没有一个踏实的学习环境和氛围,这就导致英语教学缺少地道的语言环境。

三、加强大学英语教学中语言意识培养的主要策略

(一)加强英语教师培养和业务能力的提升。英语教师是教学中培养语言意识的关键者,教师个人素质和业务能力如何,直接决定其培养的效果和质量。对此,学校要加强对在职教师业务能力外出学习和业务进修的培训机会,让更多的教师走出校门,和更多的学校进行交流和学习,这样就会拓展教师的视野,提升其业务能力。同时,教师自身要善于研究,把精力放到真正培养学生身上,不断追求和创新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

(二)塑造良好的外部学习环境。大学是一个学习的地方,学校校园的硬环境和软环境影响到学生学习的动力和积极性。因此,作为学校要创造英语学习的外部环境,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英语活动,塑造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只有这样,学生才会自觉地、有意识地主动学习这门语言。

(三)教学中多领域开展语言意识培养。课堂教学是树立学生语言意识的主阵地和平台,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实施培养。第一,以词汇为依托树立语言意识。在词汇教学中不仅停留在形、音、义的讲解,教师更应该对词汇的内涵和词义的合理延伸进行指导,词汇教学重点放在如何使学生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为实现特定的交际功能正确地运用这些语言形式。第二,以阅读为载体增强语言意识。语言意识是对语言的直观感受,表现为对语言知识的活学活用、融会贯通。教师一定要充分利用教学材料和资源,进行阅读理解的指导,引导学生欣赏其中用词之灵活和高雅,在阅读文章中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和语言意识。第三,以文化为内涵渗透语言意识。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意识的培养也离不开文化意识。因此,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重视中外文化差异,让学生领略语言之神妙,从而将文化意识的培养和语言意识的培养融为一体。

参考文献:

[1]常汝吉.英语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师范教育司组.英语课程标准研修[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Harmer,J.The Practice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Hawlow:Longman.1983.

上一篇:高校创业文化建设路径浅谈 下一篇:应用云服务提高课堂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