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混凝土灌注车技术参数和技术方案

时间:2022-10-06 03:01:44

高铁混凝土灌注车技术参数和技术方案

新近研发出的CRTSⅢ型无砟轨道板的自密实混凝土灌注方式不同于CRTSⅠ、CRTSⅡ型轨道板,需研制新型的灌注车,以满足CRTSⅢ型轨道板线路的建设。

1CRTSⅢ型板概况

1.1CRTSⅢ型无砟轨道板CRTSⅢ型无砟轨道板采用门型钢筋网同自密实混凝土结合,形成复合板轨道板结构,有效解决了因轨道CA砂浆不均匀收缩导致轨道线路不平顺的问题。

1.2CRTSⅢ型板充填层自密实混凝土灌注CRTSⅢ型轨道板自密实混凝土内含10mm砂砾,最大砂砾直径16mm,黏度大于CA砂浆。Ⅲ型轨道板是新研制的自主知识产权产品,自密实混凝土及其灌注方法都不同于Ⅰ、Ⅱ型轨道板,Ⅲ型轨道板线路尚未铺设过,没有现成的灌注车。国家轨道实验室和试验线路使用的都是非标设备。

2自密实混凝土灌注车的系统组成

2.1灌注车的基本功能要求CRTSⅢ型轨道板自密实混凝土灌注车的功能应包括:①自动走行(道岔区除外);②慢速搅拌(边灌注边搅拌);③底板自润湿;④砂浆搅拌温度保持在5℃~35℃。

2.2灌注车主要系统灌注车系统主要包括:混凝土搅拌系统、混凝土灌注系统、喷雾润湿和清洗系统、走行系统、定位系统、动力系统和辅助系统。混凝土搅拌系统主要由搅拌罐、搅拌电机、搅拌叶片等组成。经数次调研和用户建议采用立式搅拌比较合理,采用重力自流灌注方式,不需要外加混凝土泵加压,搅拌罐灌注口和轨道板灌注口之间高度应该保持200~500mm,以便保持足够的灌注压力;搅拌速度不宜过快,以防搅入更多气泡,应该在5~40r/min左右,并根据物料的特性手动调整,以搅出的物料不携带大气泡为宜。混凝土灌注系统主要由阀门、管路、灌注口等组成。混凝土灌注车经过粗略定位后,采用人工调整对准灌注口,灌注管道采用防水帆布实现与灌注口的柔性连接。设有混凝土控制机械阀门及手动阀门。喷雾润湿和清洗系统主要由水箱、高压泵、管路、喷头等部分组成。水箱注水采用外部供水车通过水箱上的快速接头对接供水,水箱具有液位显示。喷雾润湿和清洗采用高压泵;喷雾润湿作业采用人工对准定位灌注口,并通过设定喷雾时间调整程度,润湿过程由程序自动完成。润湿过程中喷头不应有滴水现象,确保板顶的充分润湿且板底无积水。清洗作业采用人工、自动清洗或者二者混合方式;清洗后的污水应该能够收集,并集中排放。走行系统由车架、轮系和驱动总成组成。底盘高度应该高于800mm,以便于通过175mm超高最高点;车架应该具有足够强度,能够承受至少14t的全重,车架采用梁式或者箱式结构;悬挂包括走行导向装置,能固定安装轮系,固定驱动电机;轮系采用单轮的四轮组走行方式,轮子采用直径为800mm的聚氨酯包胶钢轮,提高通过能力;轮距在3100~3300mm范围内可调,便于通过最大规格轨道底板宽度,车体最大宽度限制在4000mm以内,以满足隧道建筑限界;驱动总成采用两个减速机,安装在前轮座上直接驱动前轮,车辆自走行速度5~24m/min。转向采用4个减速机驱动,经初步计算设定电机功率为1.1kW,转向极限角度为5°,导向采用超声波测距控制行走轮与轨道板底座之间的距离,在前后轮处各设有一个测距控制,轮组可以自动左右转动调整走行方向,导向轮距可调,适用于2900~3100mm内规格的轨道底板宽度。定位系统包括走行控制、视频监控和自动测距等组件,以便能够实现灌注管和轨道板灌注口及润湿喷头与灌注口、观察口的粗略定位。动力系统的发电机组提供全车动力,发电机组应该达到IP65标准。辅助系统包括照明和警示电铃等部分。此外还应设计相应的人机操作装置,以方便发电机组、搅拌灌注、喷水润湿等系统的作业操作。

3CRTSⅢ型板自密实混凝土灌注车技术参数

3.1主要参数分析

3.1.1混凝土容积和质量混凝土灌注车每次灌注一块轨道板,灌注容积定为1.6m3。混凝土密度为2.3t/m3,混凝土质量为3.68t。考虑到混合主机的装载系数为0.8,初步设定混合主机的全容积为2m3。

3.1.2水容积和质量Ⅲ型板施工时的润湿要求应充分浇湿轨道板和底座上下表面,清洗需要把用完的灌注设备清洗干净,考虑富余量,水量初步定位为2m3,水的密度为1t/m3,水的质量为m水=2t。

3.1.3灌注车总质量灌注车承载的质量主要由混凝土和水组成,其他部分的质量还有搅拌系统约1t,动力及控制系统约1t、车辆6t,灌注车满载时的总质量按14t计。

3.2动力系统功率估算动力系统主要由发电机组组成,提供全车动力。

3.2.1走行功率分析满载时走行功率应该以启动走行所需的最大功率计算。1)走行功率分析轮周牵引力在启动的时候是一个静摩擦力,所以极限值就是最大静摩擦力,称为轮轨间黏着力的最大值,其极限值接近于轮轨间的静摩擦力,即一个动轴黏着力最大值为F黏max=1000Qμmax式中,F黏max为由轮轨间的黏着条件决定的一个动轴黏着力,N;μmax为轮轨间最大物理黏着系数(接近静摩擦系数);Q为动轴荷载,kN。关于尼龙—水泥路面的摩擦系数还没有正式的文献资料,而轮胎—路面滚动摩擦系数最大为0.3,由于设计采用高强度聚氨酯,其硬度远大于普通轮胎,则其动摩擦系数更小,可以取μmax=0.25;设每个轮子承载力为4t,Q=3.5×9.8×103N=34.3kN。F黏max=1000Qμmax=1000×34.3×0.25=8.575×103N,粗略估算,轮径D=800mm,F黏max=F驱,则所需扭距为M=F黏maxD/2=8.575×103×0.4=3.43×103N•m,保持速度V=25m/min,则单个驱动轮所需功率P单=F黏maxV,P单=8.575×25×103/60=3.57kW,取两轮为主动轮,P总驱动=4P=14.2kW,可得两个主动轮的情况下每个驱动率为7.1kW。2)转向电机功率分析4个行走轮,采用4个电机驱动,前后轮组各自用机械连杆确保同步,根据试验得1.1kW电机驱动转向时的电机电流为1.4A。则P总转向=4P=4.4kW。

3.2.2搅拌功率分析混凝土灌注车应容纳搅拌的混凝土量为2m3,密度为2.3t/m3,最大需要搅拌4.6t。把水泥搅拌车和水泥搅拌站相同重量混凝土的搅拌功率进行类比,并考虑灌注车慢速搅拌的工况,P搅拌=7.5kW功率可满足使用要求。

3.2.3总功率分析其他有功耗的系统还有喷雾润湿、清洗、控制等作业,由于清洗、喷雾润湿、走行和搅拌一般不会同时作业,而且这些系统的功率比较小,走行和搅拌功率有富余,所以4kW足够,故P总功率=P总驱动+P搅拌+P清洗+P润湿+P总转向=30kW。3.3限界、车辆尺寸、上料和卸料参数3.3.1限界混凝土灌注车应该满足高速铁路的限界要求,经过研究比较如果可以满足高速铁路隧道建筑限界,便可以满足高速铁路其他建筑限界要求,避免侵界。3.3.2上料和卸料在灌注施工作业中灌注车上料主要采用吊送、桥下向上泵送方式,对灌注车搅拌罐高度没有严格限制,极少情况下使用混凝土搅拌车直接在路基桥面上泵送料方式,因为泵送管口高度最大为1800mm。卸料也就是指混凝土灌注,由混凝土搅拌罐下部混凝土灌注装置来实现,利用混凝土自重的势能,实现自流密实,灌注口要高于轨道板200mm以上,1000mm以下。

3.3.3车辆尺寸经过初步三维布图,可以得知灌注车基本尺寸为7500(长)×4000(宽)×3400(高)mm。

4自密实混凝土灌注车技术方案

4.1主要部件选型1)驱动电机选型。根据计算参数,可以选择K系列的电机减速器总成,见表1。2)动力系统(发电机组)选型根据计算的总功率P总功率=30kW,可以选择康明斯柴油发电机,常用功率30kW。

4.2结构布局设计用户的需求、轨道参数和轨道作业要求决定车辆的整体布局,灌注车基于功能全面、自动作业并兼顾手工作业进行布局设计,一方面包括润湿、搅拌和灌注三大必要功能;另一方面包括监控、自动定位、自动走行和照明等辅助功能;突出自动化功能又兼顾手工操作功能设计,还应具备临线作业装置和功能。

4.2.1手工作业工况下的灌注车润湿、清洗、定位、灌注等作业采用人工辅助的方式。主要是人工对准,自动润湿,临线手工润湿,人工清洗;灌注对准也是人工对准,人工密封,加上自流灌注。

4.2.2自动作业工况下的灌注车灌注车通过超声波定位,自动控制行走中轮系的转向,完成初步定位;然后人工操作线控板,通过视频监控将灌注管口自动定位在轨道板孔,并自动探入轨道板孔规定深度进行润湿和灌注作业,见图1。

5结论

对CRTSⅢ型无砟轨道板充填层自密实混凝土灌注车进行了全面的测试,灌注车发电机功率、走行性能以及搅拌、灌注、润湿等主要作业性能均能满足设计要求,实现了CRTSⅢ型无砟轨道板自密实混凝土灌注施工,可以推广使用。

上一篇:新建改建铁路上水站点设置的相关问题 下一篇:从空铁运输竞合关系谈空铁联运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