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探究

时间:2022-10-06 02:30:00

培养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探究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也必须从小抓起。然而,在教学的实践中,尤其是在农村小学教育的实践中,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还不是很乐观。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如何培养农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进行深入探究。

一、培养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必要性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中自有颜如玉”等名言俗语,都无不强调多读书的好处。因此,我们必须在阅读教学中重视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进行思考,加深他们的理解和体验,从而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增加阅读兴趣。要真正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仅靠四十分钟的阅读教学课是不够的,必须将阅读延伸到课外,让学生积累知识,收集信息,开阔眼界才能使学生的情感受到熏陶,审美情趣得到陶冶。

二、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现状分析

学生所必须积累的语言材料,相当大部分都是通过大量阅读得来的。然而,现在的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量少,阅读兴趣也不高,导致了他们大多写作能力低下,这极大影响了教学效果。当然,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不浓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1.家庭环境原因

农村家庭的经济条件及文化底蕴相对较差,家长的阅读意识淡薄,不能成为学生课外阅读的榜样,未能给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有调查指出,有40%的农村家长认识上不到位,从来没有思考过学生的阅读情况;50%的家长行动上不支持,都认为课外阅读会耽误学生的“学习”时间;85%的家长影响力不够,因为绝大多数家长从事经商或体力劳动,根本没有阅读的习惯,所以无法给学生以正确影响。

2.学校教育现状

在农村小学教学中,“应试教育”的评价体制根深蒂固,其教育观念与教学方法仍存在着许多弊端,很少人能认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从而缺乏对学生课外阅读的组织与指导,严重阻碍了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形成与提升。同时,目前有的教师虽然看到了学生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课外也鼓励学生多看书,却缺少具体明确的指导目标。

在学校方面,学校未能给学生提供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学校的图书室大部分只是摆设,且书的质量也良莠不齐,这必然导致农村小学生知识面狭窄,难以激发他们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的形成。

3.学生阅读现状

在农村,相当一部分学生的课外时间都用于纯粹的玩,他们对课外阅读毫无兴趣,课外阅读习惯很差,阅读的方式方法也不够科学。学生课外阅读范围狭窄,未能开阔视野,没有积累所成,这也就导致了部分学生作文水平差,词汇贫乏,知识面窄。

此外,农村学生的读书氛围也不浓。调查发现,在读书内容方面,随意读的占8.7%,读教师推荐的书籍的占10%,根据自己爱好选择读物的占86.7%。由此看出,学生读书的目的不够明确,随意性较大,读书氛围方面营造得不够浓,大部分学生读书的欲望没有被调动起来。

三、培养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策略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应该如何及早引导学生去正确面对丰富多彩的阅读世界,博览群书,促进学生发展,使他们生活视野开阔,个性、心理健全呢?我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实践探究。

1.创造良好条件,保障学生的阅读环境

应加强时间保障,让家长配合选择读物。通过家长会、家访等形式向家长宣传课外阅读对丰富学生的知识,陶冶情操,提高教学质量的意义,让家长多带孩子到书店、图书馆,帮助孩子选择合适的图书,努力为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

2.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课外书

笛卡儿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位心灵高尚的人交谈。”因此,找到适合学生读的课外书籍尤为重要。由于学生处在认知水平比较薄弱的阶段,教师和家长就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学生自己喜欢的课外书,以帮助学生逐步提高阅读兴趣。

3.在教学中,加强学生阅读方法的训练

在阅读的方法上,教师应给予适当指导。学生懂得了阅读方法,就能够顺利地进行阅读。如阅读一份报纸,教师可指导学生采用科学的阅读方法,有重点的阅读。学生碰到不懂的字词,教师就引导他们借助工具书来阅读,并引导每个学生把自己在阅读中学到的好词佳句抄写下来,要求学生在读书过程中,随读随记。

4.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营造浓郁的阅读氛围

各种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有利于营造轻松愉悦的阅读氛围。教师可以运用讲故事的方式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教师要有目的的向学生介绍历史名人成才的故事,让学生感受到课外阅读的魅力。教师还可以巧借课文激趣,有意识、有系统地将课内外结合起来,扩展学生的课外阅读量。

总之,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并非一蹴而就的,教师和家长必须细心引导,创设良好的环境,培养其兴趣。让我们共同努力,使每一个孩子都喜欢读书,能快乐阅读,让书香伴随他们健康成长!

(责编 刘宇帆)

上一篇:让学生自主识字的策略 下一篇:浅析数学课堂气氛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