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比较法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10-06 01:45:04

浅谈比较法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比较就是通过对比分析的方法发现事物间的异同。在比较中,我们应当按比较的标准进行,注意在不同事物中的差异和相同之处,在差异里发现类似之处,在类似里发现相同之处。因此比较法是积极有创造性的,是培养活跃且举一反三的能力的好方法。

【关键词】客观事物;阅读分析;共性与差异

初中是学生们思维开始健全的时候,教师在培养学生们读写能力的语文教学中,应注意加强对其灵活地运用比较法来进行学习和思考的能力,通过阅读分析发现所学知识的差异和共性,从而可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中的理论知识。这样的学习方法对学生们是尤为重要的,应在现代语文教学中大力提倡和发展。

一、对同一作家不同时期的作品的对比

通过对不同时期的作品对比,我们会明白作者由于不同的阅历和生活状态可以得知作者身后的成长经历及背景,了解到由于时代变迁所带给人们不同的感受。现在拿李清照的词做例子,当李清照年少时,生活无忧无虑,不断地接受中国传统文化审美训练,几乎在同时,李清照边创作,边评判他人的思想,不断研究文艺的理论。李清照不但能享受美,而且能驾驭美,她一下跃上一个较高的起点,这时她采是一个待嫁闺中的柔弱少女。就在这期间,李清照创作出《如梦令》这样欢快的词来: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而当她出嫁后,由于刚刚陷入爱情的美好意境中,和赵明诚缠绵悱恻的爱情生活使得她情志高昂,在这时她写出了《减字木兰花》: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教郎比比看。

这是婚后的甜蜜,是对丈夫的撒娇。从中也透出她对自己美丽的自信。

而当李清照步入晚年,由于丈夫的死去,自己报国无门,只剩一个人孤独的活在这个世上,求不到知己时,她有写出《声声慢》这样忧愁的词来: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它,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这首词极力表现了作者在晚年郁闷愁苦的感彩。

如此比较,可培养其学生们“知人论世”的情操,从而在今后的阅读学习中会有极大的兴趣。

二、比较法在文学作品与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们把文学作品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对比的能力,这样,能更好地让学生理解作品里面的内容和其映射出的现实意义。

(1)在文学作品中找现实依据。初中生在文学作品里应当认识到其现实意义,而在作品里找出现实依据,文学和现实进行比较分析,使我们更好的把握在文学创作时作者的思路时怎样的,对于将来我们的创作是有极大的借鉴意义的。比如在《济南的冬天》这篇文章里,作者笔下多表现出来的景物刻画,和熠熠生辉的思想特征,都体现的淋漓尽致。这篇小散文又映射出简单和谐和美好的现实生活,在文章中我们能看出作者对生活充满希望,这样“和煦的冬天”怎能叫人不充满希望?所以学生们应该联系自身,在生活中找到一样的风景,在这样的意境中像作者老舍那样尽心的感悟生活的真谛。

(2)在现实中寻求文学素材。我们学习语文的主要目的是用一种辩证的灵活的方法去阅读文学作品,和在自己的文学创作中找到更好更有效的出路,帮助我们打开思路,在创作的道路上找到属于自己的写作手法。但是文学作品来源于现实生活啊,我们必须做好文学与现实之间的比较,认识文学时现实的升华。

无论是刻画一个人物,还是描写一处景色,都要从现实入手,通过品读文学作品,我们可以找到现实生活中的创作灵感来源。比如说曹雪芹根据自己小时候的经历,加以修饰和变换,写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来;杜甫根据安史之乱时人们的惨痛经历,写出《三吏》、《三别》来;司汤达根据社会现状写出《红与黑》来等等。这些都体现了艺术来源于生活的道理。

在对现实与文学作品的比较中,我们会更加明确地认识到现实是文学创作的基础,文学时现实的再升华,通过这样的比较法,学生们会在以后的阅读和写作中有更好的进步与发展。

三、用比较法了解古文与现代文的差异和共性

因为我们国家历史悠久,古文繁多,在现代语文教学中,古文也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对古文的阅读是相当有意义的,能让我们对自己国家文化传承工作有更好的帮助。我们通过对古文和现代文的对比阅读中,能发现内容和思想的不断演变,同时也能发现古今文学创作者相通的一些共性。

(1)古文与现代文形式的不同。我们在阅读古文佳作时,感觉朗朗上口,比较明快。比如,“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这句较简单的句子,能映射出很多东西,用现代文释析的方法需要用更多字来表达。古文篇幅往往较简短,一句话就能简单明了地表达出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现代文篇幅一般较长,但是对于现代的中学生来说,现代文是很能被被接受和认可的,因为现代文差不多就是我们的语言工具。

这就是古现文章在形式和内容的不同,各有特色,我们可以通过两种文体的不同找出内容所要表达的意义的共性,从而更好地克服阅读障碍。

(2)古文和现代文的思想异同点。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我们距离中国古代社会越来越远,古文中作者所要表达的一些意思已经被现代人很难接受,于是教师应把以传承中华文化为重任的思想带入课堂教育,使学生们在学好现代文的同时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思想。这样的对比,相信能够加深学生对文学理论概念的认识,在平时学习中,是很有帮助的。比如《论语》里的句子在现代文里经常被引用,这些句子是否有现实意义,在现代文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在《论语》中是否能得到解答。

通过对古今文章的不断认知,我们就会认识到古文和现代文的异同之处,学生们才能更好的进行阅读和创作。又因“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所以,在初中的语文教育中,应该让学生们更多的去接触不同类型的书籍和知识,通过古今文的比较我们就能更好地理解古今文所要表达的意思。

总结: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把培养学生们的阅读和写作兴趣放在第一位,灵活地运用比较法引导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更好更直接地领悟文学的魅力,才能更好地为我国文学事业做出出色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许明庆.浅谈比较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研究,2009(3)

[2]黎焕珍.谈比较法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教学探寻,2010(4)

[3]蒋田德.比较法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作用[J].教学期刊,2010(2)

上一篇:现行数学教材中的“三多”与“三少” 下一篇:浅议新课改下的自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