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新课改下的自主学习

时间:2022-10-20 05:28:57

浅议新课改下的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指学习者在老师的指导下,依靠一定的资源,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自发、自由、自主的获取信息、建构知识体系的过程。它是培养学生学习的一种能力,是教育的一个目标。这种能力需要从小培养,这个培养和指导的过程需要通过课堂教学来完成。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

一、激发兴趣是自主学习的前提

托尔斯泰曾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兴趣。”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能否主动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是否有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关键是看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否被激发,只要学生有学习兴趣,他就会自发、自主地去学习。在语文教学中,我采取以下方法来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1.创设生活情境培养自主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生活情境是丰富多彩的,在语文教学中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在学生鲜活的现实生活环境中发现、挖掘,利用学习情境的资源来激发兴趣,进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记得我在教授《祖父的园子》一文时,结合课文中“祖父的园子是一幅明丽的漂亮的富有童话色彩的画。”引导学生体会祖父的菜园,也是作者的乐园。这里一切都是欣欣然的,充满生机的。这里的花是自由的,鸟是自由的,虫子是自由的,菜是自由的,什么都是自由的,空气里弥漫着自由,童年的作者也是自由的。趁势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自由自在的乐园生活,继而巧设悬念:为什么“我”对园子念念不忘呢?谁来谈谈自己的感受?你们的童年生活是什么样的?此时学生茅塞顿开、各抒己见,争先恐后地说:“因为园子美如画,慈祥的祖父也非常疼爱她”、“因为作者在园子里玩闹累了,就可以睡下,就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因为园子里一切都是活的,愿意怎么,就怎么,一切的一切都是多么自由阿”、“这里的一切在她眼里都是有生命的”……学生边说边争论着,学习兴趣越来越浓,在体会作者自由自在的生活时,也感受到了自己童年生活的情趣。

2.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激发自主学习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掌握知识和获取技巧的主要原因是良好的情境,如何在教学中创设良好、轻松、愉快、和谐的情境,激发学生情感的共鸣,使学生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和条件。”课堂的气氛平等、民主、活跃,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油然而生,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容易调动。比如我在教学《童年的发现》之前,先让学生回忆自己童年的“发现”,再在通过查阅课外书,上网等途径收集有关科学家发明发现的资料。我还为孩子们创设情景,自编自演,课堂气氛活跃,孩子们在玩中学到了知识。

3.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激发自主学习兴趣

(1)借助多媒体来激趣。在教学《草船借箭》中的重点句子“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时,借助多媒体先投放了两个教学片段:一个是“大雾漫天,江上面对面都看不清”的情景;另一个是诸葛亮的“笑”情景。随后让学生探讨诸葛亮的“笑”有什么丰富的内涵?启发引导学生说出诸葛亮的这一笑,笑出了他的自信,笑出了他的大度,笑出了他的胸有成竹,笑出了他的神机妙算,笑出了他的英雄本色。

(2)借助讨论来激趣。在教学中,我们应想方设法创设交流、合作的学习机会,满足学生学习心理上的需求,让学生在交流与合作、探究的活动过程中,表现自我、了解他人。体验个人与集体或他人合作的乐趣,集思广益,攻克疑难,达到和谐发展的目的。

二、质疑解难是自主学习的关键

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巧妙地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让学生想一想、说一说、议一议、做一做,积极主动地参与讨论、合作、探究,使学生养成勇于发问、大胆质疑、潜心探索的良好习惯,这样学生才有学习的主动性。在教学《草船借箭》时,播放多媒体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然后激疑设疑,再点拨学生解疑:

(1)草船借箭的起因、经过、结果怎么样?(起因: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经过诸葛亮从准备造箭到借箭成功;结果:周瑜长叹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2)分角色朗读第二自然段。想一想,从对话中可以看出周瑜和诸葛亮分别是什么样的人?(周瑜表面客气,内心暗藏杀机,表现出了他心胸狭窄,凶狠狡诈。诸葛亮明知周瑜不怀好意,却以大局为重,从容镇定,胸有成竹。)

(3)分组讨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表现在哪里?(默读后用直线在书中标出来)。

(4)熟读全文,请同学们试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诸葛亮的才干。(足智多谋、智慧超群、精明能干、知识渊博、神机妙算)

三、点拨引导是自主学习的保证

良好的学习方法,能够使学生更好地发掘天赋和潜力。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同时教师要适时疏导、恰当点拨,引导自主学习。

在学习《草原》一文时,对课文的疑难处(学生对西部缺乏了解)适时进行了点拨,教学效果非常好。因为在上课之前我让学生通过网络、影视、报刊等资源更多更好地了解西部,认识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意义。并将搜集到的有关西部自然风光、历史文化、西部建设等方面的内容进行课堂分组展示。上课时出乎我的意料,平时不动手、不动脑的同学都搜集到了非常好的资料,同学们对西部探讨非常感兴趣,而且还感受到了充满诗情画意的草原风光与民族风情,体会到作者对草原的热爱和对民族团结的赞美之情。

四、激励机制是自主学习的良方

教师应该在课前要认真地备好课。对好、中、差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和激励,尽量使他们能自主地学习,体验成功,这样学生就各有所获,各得其乐。如在上《草原》一课前,用幻灯片出示了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

(1)学困生能熟读全文,了解课文内容,并能说说“翠流”、“襟飘带舞”、“群马疾驰”、“疾恶如仇”的意思

(2)中等生能读懂课文,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3)好学生能有感情地背诵第一二自然段,并能体会蒙汉情深、民族团结的思想感情。结果一节课下来,教学效果比较显著,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了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不断得到提高。

总而言之,在平时要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并且要作为一个目标长期来培养,大胆创新,最终实现学生的和谐发展。

上一篇:浅谈比较法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论体育教学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