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初探

时间:2022-07-14 04:52:43

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初探

【摘 要】本文就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现状进行了分析,通过对计算机鉴定考试产生的背景、概念和特点的阐述,提出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新思路——考证促学。说明在职业教育中实施计算机鉴定考试,有利于计算机基础教育明确定位、办出特色,有利于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毕业学生就业的竞争力。

【关键词】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鉴定考试

本人从事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工作已经五年,参加组织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也有几次,对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计算机职业技术鉴定考试的特点与意义有了比较深的认识,但从每次考试结果分析,我校学生通过一年的计算机基础理论学习,很多同学未能达到中级操作员水平。因此我认为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需要改革,本人认为“考证促学”的方式组织教学比较适合职业学校的学生特点。

一、当前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现状

1.各专业学生的必修课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量的急剧增加,计算机应用的日新月异,对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教育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现在和未来计算机将逐步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成为人们生活、工作、学习中不可缺少的工具,计算机应用能力将是人们的生存能力之一。搞好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可以大大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目前,在全国的各大中专院校,计算机基础课已成为公共必修课。

2.课程体系

注重基础性和实用性。通过学习计算机基础,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发展过程,认识到计算机的功能和它在工作、学习、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知道计算机的组成部分和重要的配置,学习它的基本操作,了解多媒体技术;学会并熟练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汉字录入、排版系统、数据库基础等;掌握Windows的基本操作及Windows环境下的Word、Excel、PowerPoint等常用的应用软件;了解因特网的初步知识,学会利用网络获取知识,具备分析和处理知识及与人交流的能力。职业教育是培养能够马上适应社会的技术人才,因此,我们的教材也应跟上步伐,一般来说,一本教材用2-3年就要更新。

3.考试存在问题

考试是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评价教学得失和教学工作信息反馈的一种手段,也是稳定教学秩序、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考试的主要职能,一是检测学生的学习成绩,评价学生知识水平与能力状况;二是检测教与学的综合效果,并为改进教学提供必要的依据。目前,职业学校在计算机基础的考试工作中存在不少问题:①考试的形式往往单纯采用笔试或机试;②试题的质量不高;③评分不客观,信息不反馈。因而,导致很多期末拿高分的同学,也未必能通过职业鉴定考试。

目前,很多人提出的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提出要改革教材,加大教学设施的投入,改良教学方法等。本人认为很多学校只要把现有资源充分利用好,教学质量就能上一个台阶。在这里我谈谈计算机基础教育中“考证促学”的教学思想。

二、“考证促学”思想的提出

为使职业学校学生掌握21世纪必备的计算机文化基础和应用技能,在就业中占到优势,并使计算机操作员与普通劳动者有同等待遇。劳动部劳培司字[1997]63号文件明确指出,参加培训并考试合格者由劳动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统一核发《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合格证书》。劳社鉴发[2004]18号文中,又进一步明确“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作为国家职业鉴定工作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

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面向各类院校学生和社会劳动者,重点测评考生掌握计算机各类实际应用技能的水平。

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的试题质量高,考核面广,真正能够体现考生的理论知识以及实践操作能力。很多学校都是OSTA考试的鉴定中心。我想职业学校可以用此种考试代替期末考试,因为鉴定费用不是很贵,另外,对于学生来说,考试通过可获得证书;对于老师来说,教学目标统一,任务明确,又可以减轻出卷改卷的负担。

三、“考证促学”的意义

1.加强师资建设

考证并不仅仅考学生,其实也在考老师,我深有体会。首先,一个学校申请了某个认证考试考点,必定要组织老师培训学习,这样可以加强老师的业务水平。我们在安装系统及进行考试的过程中也学了不少东西,这些都可以作为实践经验传授给学生。其次,有了考试,老师也会自觉地了解考试信息,了解考试大纲,考试题型,进而教学生如何复习,给学生辅导,我在这个过程中学到很多我读书时未学到的知识,特别是实践操作能力,我认为考试题出的很好,很多很实用的操作,对于职业学校来说重点就是要教授他们实践能力。

2.教学目标统一,较全面地考核学生水平

职业学校不像初中高中,很少考试,即使考试,往往都是考得很肤浅,很容易过关,这样没有学习压力,导致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教计算机基础的老师也没有明确定位教学应达到什么要求,在同一个学校,常出现不同老师教学进度,教学重点不同的情况。甚至很多学校最后考试也是自己教自己出试卷,试卷质量不高,最终导致教学质量不高。如果我们采用鉴定考试,明确规定我们的学生学完计算机基础必须通过中级鉴定考试,这样,我们的老师和学生目标定位明确。考试分笔试和上机考试,既能测试学生对理论知识掌握的情况,又能测试出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3.获取证书,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在我们中国有这么一句话:名不正则言不顺。怎么才能证明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呢?目前中等职业学校的毕业证书,人们普遍不认同。当然,我们可以说是:偏见,但从纯客观的角度我们又怎么检测它的“含金”量呢?全国高新技术鉴定证书作为有些用人单位选人的重要参考,我认为只要通过鉴定考试,其计算机基础能力已经达到一定程度,可以从某方面判断其计算机操作能力。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将会对计算机基础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应该思考在日新月异的新形势下如何有效促进计算机基础教学,推动计算机教学向着“培养全面高素质人才”的方向发展,为学生以后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打下坚实的基础。目前,社会上有很多的计算机认证考试,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选择一种比较适合职业学校发展特点的认证考试,将会提高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培训考核工作的通知》劳动部[1996]19号文件

[2] 教育部考试中心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MS Office教程[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3] 李茹.《计算机基础教学与考试的研究与探索》教育理论与实践

上一篇:基于高校田径科学化训练的研究 下一篇: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1+2”教学模式改革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