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言的任意性问题

时间:2022-10-06 12:24:24

论语言的任意性问题

摘要:自从索绪尔在其《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提出了著名的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原则以来,语言学界对此一直争论不休。本文将从探讨其任意性本源的角度来阐释其核心内容,肯定索绪尔在提出语言的任意性方面的突出贡献,并且探讨其作为一种理论体系所存在的缺陷和不足。

关键词:索绪尔;任意性;理据性;缺陷

中图分类号:H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2-0000-01

前言

语言学家索绪尔是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人之一,其《普通语言学教程》为普通语言学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其中,索绪尔提出了一个中心论点,便是语言的任意性是语言符号的第一和根本属性。作为普通语言学的学习者,只有弄懂语言的任意性问题,其他的语言学问题才能迎刃而解。

1.任意性的提出及其涵义

索绪尔是在批评命名主义的基础上提出任意性的原则的,他批评了把语言看成是一种分类命名集的观点,指出语言符号连接的不是事物和名称,而是概念和音响形象。其中,概念就是能指,音响形象即是所指。同时,索绪尔还很明确地指出,“能指和所指的联系是任意的,或者,因为我们所说的符号是指能指和所指相连接所产生的整体,我们可以更简单地说,语言符号是任意的。”也就是说,所指和能指之间没有自然或必然的联系,不能从能指推断所指,也不能从所指推断能指,能指和所指之间具有任意性。

在语言学中,一般情况下,我们认为,能指和所指相对应的就是语音和语义,换言之,能指和所指的任意性关系就是语音和语义之间的任意性关系。这意味着,我们可以给一个确定的声音任意安排一个意义,也可以给一个确定的意义任意安排一个声音,这种安排完全是任意的、偶然的,语言符号和客观事物之间没有必然联系。当然,这主要指的就是语言作为一种符号的形成初期,语音和语义之间完全没有相关联系,是一种由于人们的约定俗成才会使得两个原本毫不相关的语音和语义产生一种关联,而在其稳定应用形成符号之后,语言便有了强制性。可见,任意性并不等同于随意更改,致使其产生的社会性根源也不等同于没有规章制约,语言的这种任意性原则不仅使得人们有了相对固定的交流方式,并且使得语言变化在理论上成为可能。并且,语言的这种任意性是不可论证的,即对现实中跟它没有任何自然联系的所指来说是任意的。

2.两种任意性:绝对任意性和相对任意性

索绪尔在强调任意性原则的不可论证性的同时,并没有忽略符号的可论证性。因此他又引入了绝对任意性和相对任意性的概念。绝对任意性就是不可论证性。相对任意性就是指语言符号的音义联系相对可以论证,可以解释分析,其和语段关系、联想关系都是密不可分的。同时,索绪尔也并不认为,语言是绝对不可论证的。人们的心理给一大堆符号的某些部分带来一种秩序和规律性的原则,就是相对论证性的作用。这种观点看似和其前面观点相左,但是其实不然。那么,语言符号的音义关系到底是任意的还是可论证的呢?

索绪尔其实已经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给了我们答案。在《教程》中,他指出:“只有一部分的符号是绝对任意的;别的符号中确有一种现象可以使我们看到任意性虽不能取消,却有程度的差别:符号可能是相对的可以论证的。”“相对的可以论证的概念包含:(1)把某一要素加以分析,从而得到出一种句段关系;(2)唤起一个或几个别的要素,从而得出一种联想关系。”之后,他便以法语词汇举例说明绝对任意性和相对任意性的区别。他说法语中的“vingt”(二十)是不可论证的,而“dix-neuf”(十九)却不是同等程度上不可论证的,因为它会使人想到它赖以构成的要素和其他有联系的要素,“Dix”(十)、“neuf”(九)。“二十”在法语里面是单纯词,而“十九”则是合成词。同时,索绪尔还强调,语言在创制初期确实是绝对任意的,可是一旦进入符号系统便具有了一定的可论证性,音义之间便存在了一种暗示的联系,所以,相对任意性的概念才被提出。但是,这并不足以动摇任意性这一根本原则。语言虽然含有某些非任意性的或可论证性的成分,但是归根结底可论证性是相对的,是以语言的任意性为基础的。

3.任意性与理据性

语言符号究竟是任意性的还是理据性的,一直是学术界探讨的热门问题。自从索绪尔提出语言的任意性问题后,在得到许多语言学家的支持与赞同的同时,也遭到了许多人的强烈反对。其实,语言的任意性和理据性问题并不一定需要绝对对立的、割裂开的去分析。理据性是指某个事物与命名特征之间的联系,是历时性的概念,带有一定的主观性。而任意性则着眼于共时,二者不是水火不容的,而是可以共存共生的。理据性并不是任意性的对立概念,任意性是会受到理据性的制约的,而理据性也要以任意性为前提,二者相辅相成,并不一定构成矛盾的双方。

而部分语言学家所提出的拟声词、感叹词的理据性也丝毫不会影响到语言的任意性的绝对地位。语言学界中的很多学者以语言中存在着许多的拟声词、感叹词来否定符号的任意性原则,对于这个问题索绪尔的答案显而易见。索绪尔并不否认带有某种象似性的拟声词的存在,只是由于其存在数量有限,作为第一信号系统的拟声词所引起的反应与一般词语所引起的反应是不同的,因此应将其作为非语言符号来对待。而对于感叹词来说,其数量依旧有限,我们可以说一个感叹词其内部包含着自然表示出来的东西,其声音和要领之间存在着联系,但是对大多数感叹词来说,仍然是可以被忽略的。

4.任意性的缺陷

毋庸置疑,世界上并不存在十全十美、毫无瑕疵的理论,索绪尔的任意性原则理论也不例外。由于索绪尔对于任意性原则的表述过于含混,造成了人们对于任意性的很多误解,同时,索绪尔对于任意性原则的论述也并不完备,存在着许多的缺陷与不足。语言任意性理论的提出缺乏明确的论证过程和特征描述,缺乏整体性。但是,这些缺点与不足并不足以抹杀其伟大的功绩,毕竟,能够提出这一理论供后人学习和钻研就已经为语言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们不应对前人吹毛求疵,而是应该针对这一理论,为其提供更加完备的论证过程,阐释出更加详尽的特征描述,用以彻底击退否认语言任意性存在的论调。所以,我们不仅对于语言任意性的研究,甚至是对于语言的其他重要研究均尚待深入进行,争取为语言学的研究赢得重大突破。

参考文献:

[1]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高名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2]乔小六.对索绪尔_语言任意性_的再认识[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2):105-108.

[3]史小建.对索绪尔语言符号任意性的再阐释[J].安徽文学,2007,12:168-169.

[4]詹勇,钱益军.关于语言符号任意性原则的几点思考[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3):86-87.

[5]魏育邻.如何理解索绪尔的任意性[J].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1(1):24-28.

[6]张晶.索绪尔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原则[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9(5):114-115.

[7]郑玮.再论语言的任意性[J].法制与社会,2007,06:653-654.

上一篇:西方“典型观”与中国“意象观”之简要比较 下一篇:基于语料库对“巧遇”一词词类标注的初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