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迟延的法律成因

时间:2022-10-05 11:47:25

诉讼迟延的法律成因

诉讼迟延的成因是多元的,其法律成因,即因程序法本身所固有的缺陷成为诉讼迟延诱因的情形,理应受到更多的关注,引发更深层面的探究。笔者认为,在我国,民事诉讼迟延的法律成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民事诉讼法中缺漏对诉讼迟延形成反制的诉讼原则。诸如缺少“不间断审理原则”、“一次提出原则”等。现行民事诉讼法中的“及时审理”只是一项任务,且“及时”的表意含混,兼有“弹性”,使其难以成为准据;(二)审限的规定具有“皮筋”效应,并成为诉讼迟延的合法理由。在缺乏监督机制下的审限制度,其法定时限模糊,其控制强度削弱。通过“复”报“复”批,以及简易程序向普通程序的“切换”,使审限得以“拉伸”。此外,不到审限不结案,似乎成为“习惯作法”。大量案件,在审限的“底限”内突审结案(各级法院的年底突审,是一例证),遮掩了个案诉讼迟延的事实;(三)法院之间解决管辖争议的方式繁琐,直接导致诉讼迟延。目前,法院之间管辖争议的解决是采取“协商”、“报请”(逐级进行)和“指定”的方式,这将拖延时日,造成讼累,尤其双方为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法院时更甚。相反,实行直接指定的方式则便捷得多;(四)实行“证据随时提出主义”,导致延期审理和诉讼中止。在这方面,民事诉讼法第132条、第136条的相关规定为当事人实施“证据突袭”提供了依据。尽管法院通过安排“庭前交换证据”,或规定“举证时限”等方式来制约“证据突袭”,但因无法可依,难以真正实施;(五)对诉讼权利的滥用,缺乏制约和处罚机制。诸如回避申请权、管辖异议权、支付令的异议权等诉讼权利的滥用,都可导致程序的中断、迟延;(六)对法院依职权调查证据的范围及如何查证等问题缺乏明确规定。这方面尽管有相应的司法解释,但其仍属“弹性规定”。这使法院在更多场合中依职权调查证据(测谎仪的使用既是例证),从而使本该依举证责任的结果审结的案子拖延下去;(七)期间规定的缺漏或规定的不合理。如鉴定、处理人民法院之间的管辖争议等期间都无规定,且不计入审限,少则几星期,多则数月,甚至更长。此外,受送达人下落不明的,一个案子便要先后公告送达两次,最短公告期,每次也需60日;(八)民事诉讼法所规定的处理案件的便捷方式不够丰富,目前只能机械地援用简易程序,并适用二审终审制。对小额诉讼及在替代性解决办法方面没有规定,难以启动快捷灵便的程序。

综上分析,笔者认为:消除诉讼迟延的法律原因,惟有通过完善民事诉讼法才能实现。

上一篇:关于自主创新金融约束成因及政策建议 下一篇:体育教学中消极型行为现象的成因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