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在高职汽车整形技术专业中的实践探索

时间:2022-10-05 09:30:24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在高职汽车整形技术专业中的实践探索

摘要:大力推进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和改革的突出问题,本文旨在探讨在高职汽车整形技术专业中推进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及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和对策。

关键词:工学结合 高职 汽车整形技术专业

所谓“工学结合”就是教育和生产活动相结合,强调学生的理论知识和生产实践的相结合,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就是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培养学生,学校负责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企业负责培训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加学生的实践经验。国外职业教育很早就对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研究,并形成了一定的教学模式,如德国的“双元制”教育,英国的“三明治”教育,美国的“合作教育”等等。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我国也对工学结合的才人培养模式进行了研究,怎样促进工学结合的本土化,使其符合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实际情况,符合中国的市场的需求,符合高职学生的需求是一个重要的课题。笔者拟以高职汽车整形技术专业为例,探索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希望能对工学结合这一人才培养模式的完善和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有所帮助。

一、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在高职汽车整形技术专业实施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工学结合是中国高等职业院校教学性质的要求

高职院校不同于普通本科院校,其办学宗旨、培养目标、培养方案都和本科院校有所区别,总体来说其办学宗旨就是面向社会、面向市场,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专业技能型人才。高等职业院校的特殊性质决定了其人才培养模式的特殊性,只有走工学结合的路子,培养出来的人才才是理论和实践水平都具备的,适应人才市场需要的,在入职之前就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和经验的人。

(二)工学结合是汽车整形市场的要求

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提高,私家车越来越多,汽车的后续消费占汽车消费的很大一部分,其中汽车保养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尤其是随着汽车保养观念的渐入人心,人们在汽车美容保养整形方面的投入也会增加,所以说,汽车整形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需要大量高素质的专业汽车整形技术人才。但就目前的汽车整形市场来看,从事汽车整形的多是文化水平较低的从业者,虽然他们的实践经验丰富,但是从长远来看是不利于汽车整形行业发展的,由于没有受过专业训练和文化素质较低使他们在汽车审美方面,在与顾客沟通方面,在技术改进创新方面都缺乏一定的能力,而且目前汽车整形师也大多数是师傅口传身教,所以说采用工学结合的模式培养出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兼备的高素质技术人才是汽车整形市场的迫切需求。

(三)工学结合是提高高职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必要手段

中国大学生在工作中普遍显示出来的现象就是空有书本知识,实践能力、社会经验很缺乏,这种现象对于以专业技术为优势的高职院校的学生尤其是致命的,因此高职院校必须注重对学生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两者中的任何一者都不能放松。通过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让学生在学校学习专业知识和文化知识,在企业增强自身的实践能力和经验,二者相互促进,既能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同时又能在实践中发现自身在专业知识的不足,通过学习弥补自己的不足,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

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在高职汽车整形技术专业中的实施策略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以学校和企业为载体的,因此涉及学校、企业和政府三方面,要完善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处理好他们之间的关系,明确职责。

(一)企业的职责

首先,企业应为学校提供物质支持。我国有大批的“211”“985”重点院校,是国家重点建设的院校,而高等职业院校得到国家的拨款是少之又少的,高职院校主要是以专业技术的传授为主,这对学校的基础设备和高技术人才要求很高,尤其是汽车整形技术专业需要很多专业的工具、设备以及专业技术人才,需要大量的经费。高职教育所培养的人才大多在企业中,为企业创造了大量的利润,可以说高职教育的最大受益者是企业,所以企业可以加大对高职教育的投资,这是一种双赢的做法。企业的资金注入完善了学校各方面的建设,为培养出优秀的人才提供了基础,同时这些优秀的人才输送到企业,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人力支持。

其次,企业是高职院校的向导。企业对市场是最为敏感的,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需要什么样的技术,企业都是最清楚的,因此高职院校可以把企业当做市场的向导,根据企业所提供的市场动向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企业也应主动和学校合作,对培养目标的制定,专业课程的设置,专业成绩的评估等方面提供一些建议。

此外,企业应成为学校的实训基地。企业有大量优秀的专业人才,有先进的技术设备,是学生进行实习的最佳场所。具体的操作方法可以采用德国的“双元制”教育,即学生既是在校学生也是企业的学徒,以企业培训为主,以学校教授为辅,也可以采用英国的“三明治”教育,让学生先进校学习,再到企业实习,然后再回学校学习。

(二)学校的职责

第一,学校要转变教学观点,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充分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高职教育的特殊性就在于培养特定职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职业针对性很高,对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要求很高,所以教师要转变以往的以课程学习为核心的教学观点,完成以理论知识为中心到以实践应用为中心的转变,以培养应用性技术人才为培养目标。

第二,学校要和企业充分合作,根据市场需求合理制定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汽车行业的发展日新月异,学校如果不和企业、市场接触就不能很好地掌握当前汽车行业所出现的新技术、发展的新趋势,按照陈旧的教学内容教授出来的学生必然是和社会脱节的,毫无竞争力的。因此学校一定要以企业为向导,充分地对汽车整形行业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在此基础上共同制定出适应市场需要的培养方案、课程内容。

第三,学校要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可以引进企业的专业人才到学校进行授课。汽车整形专业需要一定的理论知识,同时也需要实践知识,理论知识可以由本校的专业教师担任,实践教学教师可以聘请企业中的技术人才担任,他们实践经验丰富完全可以胜任这份工作。一般来说,企业的人才到大学教课都是以兼职身份进入的,其实学校可以将他们纳入正式的人事编制,提高其相应的报酬,这样不仅能够提高企业人才的积极性,还可以长期和企业保持联系。

第四,学校要完善工学结合的教学考核体系。通常情况下的学校考核都是以学生在学校的成绩作为主要考核对象,而忽视了学生在企业实习成绩的考评。完善考核制度,可以让学生明确实践能力是和理论学习并重的,提高学生的实践意识,两者并重的考核制度才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考察。具体来说,考核的内容应包括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两大块,学习能力包括公共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实践能力包括学校实践课成绩、企业实习评价,还有参加的技能大赛获奖情况等等。

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下,充分发挥学校和企业的优势,使二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是高职汽车整形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 陈维彬.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与实践探索[J]. 教育与职业,2007(21) .

[2] 王向岭.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 南方论刊, 2010(1).

[3] 李秀玲. 高职汽车整形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

[4] 苏姿燕.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可持续发展探析[J]. 科技信息:学术研究, 2008(3) .

(责编 张宇)

上一篇:年旅游服务供应链绩效评价方法探究 下一篇:对高等院校实验教学改革的几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