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的看病误区/久病成医――为治好咽炎我逼自己多笑

时间:2022-10-05 07:46:14

老人的看病误区/久病成医――为治好咽炎我逼自己多笑

老人的看病误区

文/刘燕

1.挂错号。对于“老”病人来说,挂哪一科的号不成问题,但“新”病人有时则会犯错。所以, “新”病人不妨在事前咨询一下医院的分诊护士,查询一下医院的介绍栏。医生接诊后根据病情需要也可会诊或转科。

老年人挂号时不要一味追求医生的知名度和年龄,应选择符合自己病种需要的医生就医。对于一些慢性病人,如果能选择一位医德高尚、医术高明的医生诊治,并保持持久的联系,为自己的健康做指导,将受益无穷。

2.随便抛弃病历。病历是珍贵的健康档案和医疗文件。一些老年人看一次病换一本新病历,这种随意抛弃病历及检查单的习惯不仅会给医生诊病、用药增添麻烦,还会使自己多花钱,很难保证连续地治疗疾病。

3.隐瞒真实病情。老年人如因工作、家庭及社会等问题隐瞒病情,使医生掌握不了可靠的病史,无疑会给诊断造成困难,往往耽误治疗,也必然会给自己带来危害。

4.不愿检查。许多老年人看病时只肯花钱买药,不肯花钱检查化验,拒绝接受医务人员的必要检查。殊不知,不做检查有时很难搞清楚下诊断,诊断不明,治疗的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5.拒绝必要的治疗。有的老年人对医生的诊断意见往往不够尊重,经常自以为是,医生开的药不吃,医生提出的治疗方案不予采纳,甚至必要的手术也加以拒绝。这种做法显然是错误的,只会贻误病情,甚至危及自己的生命。

6.不合理的节省。有些老年人为了省钱,常常要求医生尽量少开药,开便宜药,甚至限定医生开药的药费数额,这样做是很不妥当的。因为医生必须根据病情的需要开药,只能在保证药效的前提下节省开支。否则,花钱虽少,不能治病,又有何用?而且,这样做一次花钱虽少,却可能把病情拖重了,结果,吃药总量并没有减少,钱也没省下。

7.自己点名要药。现在,看病时点名要药的老年人越来越多。原因可能是看了一些医学书籍,也可能是听到别人说某种药效果好,也可能是经济原因。但是,各种疾病的病状、病理、治疗对策是千差万别的,各种药物的药性也是极其复杂的。因此,你究竟患了什么病,病情如何,该用什么药,该用多大药量,只有医生才能做到对症下药、因症施治。如果你点名要药,不但使医生很难恰当地用药,而且一旦出了事故,很难查清责任。

8.自我治疗。有些老年人经常凭着自己对疾病一知半解的知识,自己去药店购药治病。但往往因药不对症而效果不佳,甚至可诱发别的病,或使病情加重。

9.找熟悉的医生看病。很多老年人认为,找熟人看病可以看得更仔细,更认真,这是可以理解的。然而,让熟悉的医生给你看病,虽好说话,便于交谈,但医生可能不好意思让你去买病历本,也不好意思驳回你提出的使用某种药物的意见及不合理要求等。而这些对于医生正确诊断和独立自主地用药,都是相当不利的。

久病成医――为治好咽炎我逼自己多笑

文/范新云

我是个慢性咽炎患者,烦人的毛病缠了我7年多。发作时,一阵阵干咳,咽部就像有蚂蚁爬,干痒干痒的。

两年前,我去了大医院,开了些药,基本上把病给稳了下来。可那年秋天,家里发生了些不愉快的事,就在那几天,我的病复发了。后来,我发现,只要哪段时间心情不好,病情就会加重,咳嗽次数会增多,吃药也没有用。我再去看医生,医生听了我的汇报,立马说:“您这心态不放轻松,这病就会反反复复。”医生给我开了一些宁神静心的中药茶,有金银花、野、莲子心、薄荷叶,让我泡茶喝。

于是,我开始给自己定天条:少生气。我把“财务大权”交出去,让儿子来当家。我开始找乐子,逼自己多笑。早上找一帮老友去公园散步,拉家常。我和老伴也约好,每个月出去做一次短途旅行,每年做一次长途旅行。就这样,我的笑声多了,咽炎的毛病被抛到九霄云外,一年多来,咽炎再也没发作。

上一篇:小便变深 当心肾病/牙痛并非都是牙的“错” 下一篇:智力锻炼有奇效,刺激大脑防衰老/老人最要卧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