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时间:2022-10-05 07:01:09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一、我国高职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高职教育目标过于狭窄

高职教育目标狭窄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目标过于功利化,社会、企业、岗位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高职教育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忽略了高职学生综合素质与人文素养的提高。为社会输送合适的人才固然是高职教育的目标,但并不是全部,高职教育不同于职业培训之处就在于不仅要考虑社会发展的需要,还要考虑受教育者个体的长远发展需要,这两者虽有交叉,但绝不重合,仅强调前者,必然是目标趋于狭窄化。二是功能过于单一,高职教育只强调为学生的就业服务,几乎退化成了就业教育。事实上,有不少高职学生还有很强烈的升学愿望,但这一愿望在现有的高职教育体系中被忽视,学生要升学,只能靠自身努力,难以从学校寻求到支持,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选择性和个性的自由发展。此外,高职教育的多元功能,如为社会服务、为企业培训员工等在我国高职教育体系中被压缩、减少。三是服务对象过于狭窄。现有的高职教育主要强调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和劳动者,但随着整个社会的开发和劳动者迁移频率的增加,高职教育仅仅致力于为地方经济服务是不够的。

2.高职教育运行模式过于封闭

高职教育运行模式的优劣直接影响其生机和活力。目前高职教育主要沿用的是普通高等教育的模式,即采取定时间、定地点、定顺序、定课程的按部就班的模式。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高职教育的灵活性,使其局限于学历教育,对非学历教育和各种培训重视不够。高职教育的各子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相对封闭,由此出现了种种问题,如中职和高职的衔接问题、教育与培训的整合问题、普通高等教育与高职教育的沟通问题、职业资格证书考试与高职课程融合问题等。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高职教育缺乏一体化的运行模式,各子系统之间的沟通和衔接不畅,开放性不够。

3.高职教育课程过于学科化

高职教育课程过于学科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课程内容与岗位的职业能力要求脱节。目前高职教育课程内容中,普通文化知识﹑理论知识偏多,专业理论知识偏多,在专业理论知识中存在难度偏高的倾向,导致了高职教育课程内容与岗位职业能力的严重脱节。二是课程结构与工作结构脱节。目前,虽然典型的“三段式”课程已不多见,但多数高职院校的课程仍沿袭“三段式”的课程框架,主要包括通识性的文化课﹑专业理论课和专业实践课,并体现了前者是后者学习基础的观念。由于通识性的文化课和专业课自成体系,其课时比例经常发生冲突。课程结构与工作结构相割裂的现状使得学生学完所有课程后,难以在工作情景中灵活加以运用,难以解决实际问题。三是所学知识与工作任务脱节。传统的高职教育教学过程只涉及相关的学科知识,而没有把这些知识与需要完成的工作任务联系起来,由此导致学生虽然学会了知识,却不清楚为什么学,学了有什么用。四是实践环节体现得不够充分。在高职院校的课程安排中,实践是指规定时间里的见习和实习,然而受学校实习设备和校外实训基地的限制,不同的院校安排的见习和/或实习时间长短各异,有些院校对实习过程缺乏统筹规划、管理和监控。

4.高职院校师资结构和质量参差不齐

高职教育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拓展,但师资力量远远跟不上需求。从总体结构看,绝大多数院校的教师仍然是以大学毕业生和其他高校调来的教师为主,有实操技能,特别是来自生产一线的技术骨干还严重不足,兼职教师的比例过小。尽管高职院校师资来源已经放开,但由于我国高职教师准入制度的不健全,有时会导致需要的教师很难进入,而进入的教师未必合适,师资的质量难以保证。另一方面,有些来自企业的技术人员虽然实践能力很强,专业理论很扎实,但学科教学能力弱,难以有效地传授专业知识,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高职院校师资培训方面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培训不到位,表现在培训目标不明确,学术性、示范性、技术性有待整合。第二,培训模式不科学,表现在职业性、实践性、情景性有待加强,培养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教学有待改革。第三,高职院校还普遍缺乏灵活多样的培训机构,自主﹑个性化的培训内容以及激励性﹑发展性的培训效果评价等。

二、解决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瓶颈问题的对策探索

1.建立符合高职教育的目标体系

为培养出能够立足于新时代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高职教育应当调整和改革原有的目标体系,克服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狭窄化的弊病,建构新的目标体系。新的目标体系应具有以下特征:不仅满足社会对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及劳动力的需求,而且能满足学习化社会中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需要,关注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包括就业和升学等各方面的需要。培养的人才除掌握过硬的职业能力外,还应具备任何岗位都需要的基本能力,如解决问题的能力﹑自控能力﹑判断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高职教育要从培养机械的﹑被动的﹑缺乏变通能力的技能型劳动者转向培养灵活的﹑主动的﹑变通能力强的知识型或智能型劳动者,以适应知识经济背景下工作性质的转变。不仅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注重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结合,还应注重职业能力与综合素质的整合。不仅要注重培养地方经济所需要的人才,而且要注重地方需要与国家、世界需求的整合,注重加强培养国际型人才和劳动者。

2.构建高职教育的良性运行模式

根据时代要求和高职教育面临的困境,高职教育运行新模式应具有弹性化和一体化的特征,以保证高效益和高质量的良性运作。高职教育运行的新模式主要应把握以下几方面。第一,根据市场经济的核心原则,高职教育运行模式应从供给型转向需求型,把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作为高职教育的目标,满足用人单位的不同需求,实现与市场的无缝对接,实现从学校到工作之间的顺利过渡。高职教育要与各级各类教育相互衔接,与中等职业教育﹑本科及研究生层次的教育相互沟通,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并重,使学生的发展路径更通畅。要把培训体系纳入高职教育体系,促进这一体系的发展壮大。采用学分制来保证高职教育的弹性化运作,弹性化包括弹性的学制﹑弹性的时间和地点等,以此吸引更多的人进入高职院校。

3.创新高职教育的课程体系

课程是高职教育的核心问题,高职教育要发展,课程必须创新。高职教育课程的创新应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以培养技术实践能力为主要目标,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做,走出学科化误区。地区差异和学校差异会导致高职院校在办学条件和外部环境等方面的差距,根据这些差异,可相应采取不同的课程模式,整合各种优质资源,建立多元整合的实践导向课程模式。但是否要引入实践导向的课程结构模式,要视课程的实训条件﹑产学合作程度和师资力量等实际情况而定。专业课和文化课都应围绕工作任务展开,使彼此从一种分离状态逐步走向一种契合与服务的关系,逐渐实现整合。把学历教育和职业资格证书课程整合起来,实现从学校到工作的零距离对接。

4.加强高职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建设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提法和做法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现意义,但这只是权宜之计,是我国高职教育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必经阶段。从长远来看,“双师型”教师并不是最理想的高职教育专业课教师,理想的高职院校教师在专门技术上应呈现整合的“一”,而不是目前我们强调的“双”。只有将专业理论知识与专业实践能力整合为一体,才能满足工作的需要。二者的整合还标志着一种专门技术的形成,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实现高职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使其成为本专业的专家。此外,高职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经历掌握专业知识﹑获得专业经验和教师培训三个规范化的环节,其中专业经验的获得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注:此论文为2011年度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高新区创业环境与创业绩效关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粤科基办字[2011]3号,编号:S2011010001875)、广东省科学计划项目“广东科技人才基地”(粤科函人字[2009]1443号)及广东省教育厅2007年教改项目“‘工学交替,教学做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粤教高[2007]162)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

上一篇:略说“课眼” 下一篇:博客小世界 写作大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