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教育学习心得范文

时间:2023-10-16 16:19:16

生本教育学习心得

生本教育学习心得篇1

一、学生们得到了释放

生本教育的理想就是: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生本教育”就是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老师仅仅是学生自主发展的指导者和引领者。以前在我们的课堂上,往往是老师们在口若悬河、喋喋不休的讲个不停,学生们干巴巴的坐在那里听,只是在听老师讲,而他本身并没有真正参与到学习中来,即便是老师在课堂上设计了“小组合作”环节,但也只是“蜻蜓点水”,几分钟而已,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想而知,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主体性并没有真正体现出来。“生本教育”要求教师放弃讲解,而是抛出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你一句,我一句的讨论,体现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课堂上给学生充足的空间,让孩子们自主交流、展示成果、互相质疑,在合作、交流、质疑中主动学习,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经过自己的实践获得的知识,他们特别有成就感,自信心增强,在这种氛围中学习,孩子们很放松,他们得到了释放,在课堂上很放的开,对学习更加有兴趣了。 其中,我们班的韩子健、韩世纪同学的变化就很明显,原来的时候他们俩在课堂上属于不主动积极回答问题的那类学生,对学习的参与积极性不高,但自从我们开始让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探究并走向讲台当小老师为大家讲题之后,他们俩像换了一个人似的,积极性特别高,课下还动不动就问我问题,看到他们的变化,我特别高兴、特别激动,甚至都不敢相信。通过看他们两个的变化使我更加坚信“生本教育”能拯救每个孩子解放每个老师。

二、老师的角色得到翻天覆地的变化

关于这一点,我是深有体会,以前的时候在课堂上总是像一个老大妈一样,唠唠叨叨,生怕孩子们听不懂,总是反反复复的讲个不停,自从接触了“生本教育”理念后,我才意识到,我这样的老师太强势,而且我发现在教学中我们太自作多情了,很多时候我们一厢情愿承担了许多工作,渴望孩子按照我们设计的方向去发展,但到最后却往往是自己失败。

郭教授指出:“教育的本质--是(在教师帮助下的)儿童发展”。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郭教授对于教师这一角色的重新定位。教师的职责就是帮助,帮助的意义仅仅是激发和引导。郭教授引用苏霍姆林斯基的话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生本教育”思想,不是要求教师有超出专业要求多么高的知识水平,而是有指导学生、激发学生产生学习的动力,学会学习的方法的能力,教师的这种对学生学情的驾驭能力,是与老师在平时教学中不断积累经验,不断进行反思离不开的。上了一段时间的“生本课”,我最大的困惑就是不知道在课堂上该说些什么不该说些什么了,一开始总感觉本节课的知识点应该由学生来生成,自己尽量不敢多说话,但是后来才知道,老师应该学会恰当的去引导孩子、做小结,并不是什么都不说,要把握好一个度,这一点还需要在今后的课堂上继续努力学习。

三、生本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我们通过看教学视频,发现生本课上的孩子们都是自信的、快乐的,现在我有时候体会到这一点,当学生从自己研究和探索中发现规律,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的时候,我感到非常的意外和喜悦。但是,更多的时候是憋着一股气,每次都在想:孩子们怎么这么不会合作?语言表达能力怎么这么欠缺?每次做总结时怎么总是说不在点子上,还那么啰嗦?实际上,他们的现状其实很正常,因为在前期,我们并没有在课堂上有意识的去培养孩子的这些方面的好习惯,现在,我们刚刚开始接触生本教育,作为老师都是新手,很多地方做的都不够,又何况是孩子们呢?但是,通过看他们的变化,发现他们在学习上冲劲十足,自主意识很强,慢慢的有了合作意识,更多的是学习上的创新意识,我深切的意识到,孩子们的潜力是无穷无尽的。

通过了解生本教育,我知道了一个真正优秀的教师,你教的学生取得了让你满意的成绩,这不是完全的成功,成功的另一方面还要看你有没有让你的学生体验过你的教育给他带来的无穷快乐,你为学生素质的提高做了什么,你为学生今后的和谐发展提供了哪些帮助。

郭教授在《教育走向生本》所说:“快乐的感受是人更好学习的情感基础。快乐的日子使人聪明,使人产生心理的兴奋和生理的活跃。在兴奋中,他会获得最高的学习效率和最好的学习效果。”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继续学习生本教育理念,将生本教育深入开展下去。真正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引导他们自己去探索,去发现,在反复验证的过程中

生本教育学习心得篇2

生本教育是以学生为本的素质教育。“生本教育”的内涵是:打破常规,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下面是我在学习生本教育的一些体会:

一、学生才是教学的最大资源,教学过程要以尊重学生的内部自然规律为教学前提

“生本教育”要求教师放弃讲解,而是抛出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你一句,我一句的讨论。以往我们的课堂是教师在上面讲的声嘶力竭,学生在下面似听非听。现在的三年级我就有着非常明显的感觉,上课的时候,我一个人在上学讲。总是有的学生不听,无论用什么样的方法,也是还难调动学生的兴趣。有时让学生自己来讲解吧,还扭捏不大方,声音小的只有自己才听得到。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他们在课堂上主动举手发言的热情越来越低。但“生本教育”并不这样认为,它提出“学生才是教学的最大资源,教学过程要以尊重学生的内部自然规律为教学前提”。尤其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拓展部分要根椐学生的能力,创设情境让学生进行对话,或畅所欲言。不管多与少,对与错,重在参与,加强和关注学生的操练。

二、生本教育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语言学习的效果和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密切相关,在长期的教学探索中我发现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不浓,其原因是多样的,如老师讲课过于呆板,要求学生机械式的学习和记忆,学生基础太差没有信心等。在我担任教学任务的班级里,我采取很多方式来改变这种状况,大量开展对话、竞赛、讲故事、表演等贴近学生心理的活动。例如,每天和学生用英语就他们感兴趣的话题交流,在详细讲解课文的基础上针对中等程度的学生开展抢答比赛和提问比赛,让学生自由发挥才能;或者就课文内容在课堂上表演等;与此同时,我比较留心在讲课的语言上尽可能做到生动有趣,抓住学生语言里的有趣点加以发挥,利用任何可以用的机会引起学生对英语的关注。

三、生本教育对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

生本教育绝对不是一件容易到一蹴而就的事情,相比传统的教育模式,它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是控制课堂教学进程的能力。生本教育要求将课堂还给学生,并设计很多的学生活动,这就要求教师一定要有果断控制课堂进程的能力,在适当的时候让学生从一个学习环节进入下一个学习环节。例如我经常在新课教学中安排学生就课文内容互相提问,或开展比赛,有的时候已经到了约定的时间了,由于学生对课题非常有兴趣,就会不断的提出很多的问题,课堂气氛可以热烈到令老师不忍心打断他们的地步。这个时候如果老师不及时停止学生的活动,就会影响本节课预定的任务,会导致整个学期的教学计划被耽误。其次,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和沟通的能力也是极为重要的。生本教育需要教师与学生具有非常融洽的关系,这样学生在课堂上才有可能积极配合老师的要求,顺利的和老师配合开展各项活动。我在课堂上也每天或多或少都会留时间和他们用英语进行交谈,涉及的话题多是他们感兴趣的,长期实行,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除了以上两条外,生本教育对教师的专业素质能力、创造和开拓的精神、向学生和他人学习的能力等都有较高的要求。如果教师的语言能力不够,或者教学能力不足,言传身教下,是不可能教出高素质的学生的。

当然,我们实施生本教育模式是在起步阶段,必须不断学习先进的方法和经验,勇于探索和创新,开拓新的教学领域和教育方式,甚至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设法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兴趣。

任何改革都有其发展的不同阶段,生本理念也不例外,我觉得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循序渐进。生本课堂,要求小组活动有板有眼,要求课堂收放适时有度,要求学生自学方式有效,但好习惯和好模式的形成,需要教师细致到位的指导和帮助,因此,根据不同阶段的不同特点,去调整方法,给学生一定的适应空间很重要

2、默契培养。生本课堂,要求老师把有效的时间交给学生,让他们从表达展示中收获,而教师的语言就要精练到位,一堂课效果好坏,学生可能起主要作用,这就需要老师在幕后课下做足工作,组长的沟通培训,问题学生的帮助指导,细节的深入研究,来形成和学生的默契,这样的课堂才会事半功倍。

3、激励效应。没有一个人不渴望被认可。因此,当学生主动去探究,表达有新观点,展示有新发挥时,我们一定要及时评价,及时鼓励表扬,甚至学生没有达到我们预期的效果,或偏离主题时,恰当的激励和建议,是必不可少的。

其实,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摸索,对生本教育的认识还很浅显,有时,也会有很多困惑和问题,把课堂交给学生的同时课堂纪律就有所放松,让学生展示的同时就延缓了教学进度时间,给学生主动学习的机会,同时对教师自身的知识储备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还应积极学习,主动实践,力争让学生先学乐学,让我们的英语课堂更生动更精彩!

生本教育学习心得篇3

我阅读了《学与教的心理学》这本书,读完后深有感触,这本书中提到的很多的教学机制、教学理念,与我们的教育教学息息相关。读后使我的业务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对学生的心理以及学与教的心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教学是教与学的统一,只有老师和学生们的积极配合,才能达到教学的完美结合。

《学与教的心理学》这本书包括了三部分:教师与学生心理,学习心理,教学心理。它将新的学习论和教学论及其教学设计技术贯穿全书。采取了以学校学习和教学中的心理学问题为基本线索,介绍和剖析学与教的重要方面和主要环节的心理学理论与应用。论述了学习类型与教学条件的相互关系,学生人格特征与教学处理的相互影响,师生间和同学间的交互作用,等等。

我先谈谈对教与学的心理学的认识,当然这些是来自对书上内容的吸收和思考。学与教的心理学是一门把学习心理和教学心理两个分支学科结合起来,阐明学生的知识、技能和品德的习得过程,以及教师如何为学生有效学习创设适当条件,促进学生的知识、技能和品德学习的心理学新学科。它是研究学校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活动及与之相关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它涉及学校教育过程中的一切心理现象和规律。一方面深刻的体会到教与学这是两个相互影响和促进的过程,对于我们重点研究学校教学或更细些的课堂教学和我们这么多年的学习生活体会是一致的;另一方面,我也认识到教学它是一个完整的过程,而在每一个过程都应当有正确的理论去指导,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教学。教与学的心理学与教育学不同:教育学研究的是教育过程的一些基本规律,而相对应的,教与学的心理学则研究在教育教学条件下教师与学生心理活动的规律及应用。

从书中,我认识到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我国教育面临着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要提高学生的素质,首先要使教师队伍具备良好的素质。要更新我们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提高自身教书育人的技能。

2、中、小学教育的对象是青少年学生。学生的发展既是教育目标,又是教育的基本依据。教师要想取得预期的教育效果,必须了解学生发展的基本规律及其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教学中我应把握学生的认知特征,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3、帮助学生有效地学习是教师的天职。若要有效地帮助学生学习,就必须懂得和熟练地运用学习规律。所以我们教师要知道学生认知能力、动作技能和态度与品德学习的过程和有效学习的内部与外部条件。

4、教师必须学好教学心理学才能使习得的学习论原理转化为教学技能。为我们的教学决策提供心理学依据和应用技术。

5、教学设计是一项复杂的技术,需要许多心理学和教育学知识作指导。教师必须知道并理解课堂教学的一般过程。课堂上的任何教学方法或技术的选用必须适合教学目标的需要。激发和维持学习动机是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要顺利完成教学各个环节的任务,必须自始自终对课堂进行有效的管理。

6、学习的测量和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教育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的目的在于引发学生行为或倾向的改变,因此,教师就要善于运用测量来评价学生学习后的情形。目前,教师往往忙于教学,比较重视教材教法的研究,而忽视测验的信度和效度问题,更谈不上运用测量来改进教学。但是,事实上,考试影响着教与学,错误的考试引导错误的教与学,影响教学质量。

个人收获和体会:

《学与教的心理学》揭示出教育过程中应当了解学生的特点,并且阐述了这些特点对教学过程会产生何种影响。作为一名教师,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学习,学会如何有效指导学生学习将是他职业生涯中最重要的事情。

教与学应是不分离的,它就是一个共同体,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清教学的实质。学会全面地去洞察一切,学会将教学置于“共同体”中,学会在整体中去把握;不再教学分离,既要认识到自我的局限,又要善于去发掘自身的潜能。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逻辑能力、表达能力、思辩能力、交际能力和创新精神则永远是教学最本质的核心。

明白了学习的本质是人类个体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超越,我很认同“终身学习”和“学习社会化”的观念和模式。在学校,学习的不是死的知识,而是学习的能力,学习要伴随着人的一生,要学会学习。没有智慧,知识本身是没有用的。学习不仅是课堂中的事,要创造学习化的社会,我们个人也应该学会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

让学生更新了本 学习《学与教的心理学》心得体会第2页

身原有的学习观念,以前只是注重知识,技能的学习,而忽视了情感,态度,方法,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学习,而这些方面是很重要的;注重学习活动的创新性,以前习惯于接受老师或书本的现成知识,懒得思考。因为只要掌握了老师讲的东西就一取得比较好的成绩,也在一定程度上滋长了自己的懒惰情绪,而现在要转变成发现式,创造性学习,探索未知的领域。

学习不仅要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而且需要建立灵敏,完善的反馈调节机制,通过对学习评价理论的学习,更新了评价观,评价决不仅仅是考试,老师的评语。同时也要重视自我评价,而它才是学习过程的出发点与归宿,只有更多地进行自我评价,才能形成自我意识,获得自我超越。

学习的过程,首先要端正态度,在学习上勤奋,踏实,一丝不苟,在此基础上,要寻找并掌握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也就是“巧学”,有些学生整天埋头苦读,虽精神可嘉,但事倍功半,收效甚微。人们看重的是成效,结果,没有人会同情这类人。从来没有救世主,这类学生要从书本,题海的泥潭中走出来,寻求科学的学习方法,做到“会学”,而不是“死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技能学习的最根本要求是实践,要反复练习,从而熟练掌握。在此过程中,特别要注重开始时动作的正确性,如果开始就是错的,一旦形成习惯,就难以纠正。学习错误的,还不如不学。

教学是师生双向互动的活动。

整本书比较实用,很好地解释心理学与教育的关系,将心理学知识转化为教师教学能力。学与教心理学的出现是现代学习心理学和教学心理学发展的产物。它首先阐明学生的学习规律,提出系统的课堂学习理论。然后在学习论的基础上阐明教学的一般过程,包括教学目标的制定、学习任务的分析、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应用、课堂管理、学生动机的激发、课堂纪律的维持以及教学结果的测量和评价。学与教的心理学的出现把学习论、教学论和教学法统一在一个学科体系之中。有利于我们反思自己的教学,搞清自己的教学的风格与特点。

生本教育学习心得篇4

关键词:体育教学 心理学知识运用 教学方法效果

引言

近代奥林匹克创始人拜旦发表了《试论运动心理学》的论文,他最早提出了体育心理学的理论。近百年来,随着心理科学和体育科学的发展,适应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和运动竞赛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体育心理学也日渐成熟,成为帮助体育教师、教练员观察和把握运动行为,增强教学与训练效果、提高竞赛成绩,以及分析各种体育心理问题的理论依据。但是,我们中国长期以来存在着轻“教学”而重“比赛”的偏向,对于心理学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的研究不够重视。翻阅大量文献资料、词典等,我们发现,关于心理学知识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方面的研究寥寥无几,而关于运动竞赛却多得很,因此,本文就运用心理学对体育教学进行初步的探讨。

一、心理学知识在体育教学中运用的意义

体育教学是体育锻炼和运动训练的初级阶段。无论什么人,哪一级运动员,他们所受的早期体育都是从体育教学开始的。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广泛应用到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以创造一种科学,从而构成合理融洽的教学环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其心理活动贯穿整个课堂教学始末,从教师的仪表、语言、举动到场地、器械、教学环境布置;从教学的安排、练习方法的搭配,到教学教程的精心组织、指导都能直接或间接影响学生的情绪,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事实上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准确运用心理学知识,能够提高学生的心理活动水平,控制学生的心理活动强度,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心理状态,这对于提高体育教学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运用心理学知识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目前我国体育课的教学,结构大致分为四大部分,即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根据体育课结构和学生在体育课教学中身心活动的变化规律,可分把教学各分为六个阶段:(1)引起学习动机阶段;(2)满足运动愿望阶段;(3)适当降低强度、保持活跃情绪阶段;(4)发展运动能力阶段;(5)身心恢复、调整阶段;(6)小结和布置作业阶段。

如果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划分,体育教学又可分为四个部分:(1)激发学习兴趣、满足学习愿望;(2)发展运动能力,掌握运动技术;(3)促进身心恢复;(4)做好信息反馈。

体育教学不论采用什么结构,不论是分几个部分,不论是分几个阶段,在教学过程中都应特别注意根据教学心理特点,教学心理过程,应用心理学知识来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心理动因。良好的学习兴趣是掌握知识技能的前提条件,因此上好体育课必须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从而为整个教学过程顺利进行打下良好基础。要想保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适宜心理状态,关键要抓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自信和意志等几个心理活动的环节。因此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欲望,就必须了解学生心理,适当引导、培养、激发。比如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实行快乐体育教育,让学生在体育中获得快乐而不是辛苦繁复的练习。

1.1端正学生学习态度,调动学习积极性。健康的身体是学习的基础,事业成功的保证。体育是促使人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文化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在体育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使学生懂得健康的体质是孕育人才的摇篮,事业成功的基石。现代教育发展成终身教育,学校体育的任务也是在向终身体育发展。教师必须把这些道理介绍给学生,把学习体育的目的与社会意义、生活目的等教育结合起来,可以成功地培养学习体育的兴趣。

1.2根据学生心理发育程度来引发求知欲。在校学生一般处于身体和心理发育阶段,求知欲强,好动争强兴趣广泛。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个特征,积极引导学生的求知欲,这种欲望表现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动机的对满足要求的渴望中,在教学中除了向学生讲授大纲的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外,还要强调强身健体,锻炼意志,修身养性的含义,使学生明确提议锻炼是长期的系统的,不间断的身体练习,但要遵循持之以恒循序渐进,大中小运动量结合等锻炼原则。以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兴趣,使他们对系统地学习体育知识和锻炼身体的方法手段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

1.3在教学中创设一定的任务,使学生面临某种实际任务,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认识兴趣。比如体育课前恰如其分地规定本次课的学习任务,每个动作必需达到的标准,以及成绩的要求等,都能有效地引起学生的知识兴趣。考虑到体育教学中成绩的显著性,任务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任务过高会使学生产生畏惧情绪,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任务过低,学生不屑一顾容易产生消极情绪。

1.4把美学渗入体育教学课程,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人们因爱美而追求美,因美而愉悦。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能渗入美的意识,使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得到一种美的享受或使教学成为美的追求。教师应充分利用教育者的身份和地位,向学生授课的同时展示美的形象给人以美的享受。有的教师缺乏审美意识,如不修边幅,不拘小节,乃至蓬头乱发;有的教师方言过重,口头语太多。有的教师上课两眼朝天,表情呆板,声调平流;有的动作过于夸张等。上述不美的形象往往给学生听课带来不良影响,驱使学生的注意力或学生听课感到吃力。一个体育教师如果能做到衣着得体,言语清晰,动作优美,比如教一套武术动作,你示范时做到时而刚劲有力,时而飘逸欲飞,站如松,行如风,美感十足,又对学生做些适当的引导,学生不对你感兴趣才怪。

2.满足学习欲望,促进学生积极思维

2.1集中注意力学习。教师能否迅速地吸引学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是上好体育课的关键。从一堂课的开始就应使学生由课前分散状态随着集合队伍检查人数而将注意力转移到体育课上来。对基础差的学生的点滴进步及时鼓励能增强这些学生学会动作的信心,对基础好的学生多提几个问题,如跳远时如何解决好助跑与踏跳的结合等,使这些学生通过积极的思维,对学好动作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课中的区别对待教学方法能使每个学生学习得生动活泼,从而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

2.2活动性游戏。体育课特别是技术课,最大的特点是要学生直接从事大量的各种身体练习,才能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因此,不仅要集中注意力,及时采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采的活动性游戏及徒手操等,使学生全身各主要肌肉群,关节,韧带都得到充分的活动,提高学生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使大脑处于良好的机能状态,心理上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为进入基本部分做好充分准备。

2.3复习提问,学生示范。体育课的开始或者进入基本部分教学后。教师要采用复习提问,或由学生做示范表演,给学生一个回答问题复习动作,自我表现的机会。还可以通过学生正误对比的示范和分析组织学生互相观察,互相帮助,以使出现相似错误动作的同学在互相观摩中找到产生错误动作的原因,促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思维,提高学习自觉性。

2.4考虑体育的竞赛性。竞赛能显示学生运动水平的高低,能激发个人或小组的强烈兴奋,而互争高低不服输的心理状态,有利于学生维持较长时间对某一活动的注意集中,有助于掌握技术动作,达到体能锻炼的目的。如进行50米计时跑向学生提出看谁跑得快,鼓励学生跑出好成绩,提高学生兴奋性,气氛热烈,情绪高涨,这样既达到了一定运动量的练习,也从中不断改进了跑的技术。

3.发展运动能力,掌握运动技术

运动能力是指学生的机体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如走,跑,跳,投,攀,爬……等能力,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劳动中、运动中不可缺少的,而运动技术是各项技术的总称。这些都必须通过各种身体练习来熟练地掌握和稳步地提高。在这一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学习成效性对学生学习带来的影响。

3.1积极运用鼓励的语言,使学生在学习中形成良好的心理状态,体育教学要求学生通过大量的身体练习来掌握运动技术和发展运动能力。在体育课中,教师应不断调整教学节奏,多采用鼓励的手段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提出个人掌握技术动作的程度,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取得的进步和存在的不足,练习起来兴趣更大,也能开动脑筋改进技术动作,对学生的某些不良现象的批评或练习中错误动作的纠正要注意方法,既要严肃认真,又要热情,切忌简单粗暴。

3.2准确把握学生心理现象提高练习效果。教师在课中要经常注意掌握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经常观察学生身体情况的变化和运动中的反应,如有的学生身体不适或运动中反应力不从心,疲惫时还勉强与其他同学一起练习,就往往会出现伤害事故,此时教师若能观察学生的形态,及学生注意力等的变化,及时询问了解区别对待,就能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这样就能使体育教学活动进行得既紧张又活泼,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掌握体育基本知识,学会一些基本运动技能,提高基本身体素质。

4.促使身心恢复

体育教学中,学生通过基本部分的运动练习,机体受到了一定程度的运动负荷。不仅肌肉处于紧张的用力状态,而且运动中枢神经也处于高度的兴奋状态。因此课的结束部分,必须选择一些能够放松的运动内容,如轻松自然的放松走,徒手操或一些暖和的活动性游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练习中逐渐恢复到相对安静状态。使学生机能得到一定的恢复,这既是体育教学不同于其他基础学科的一个特点,也是体育教师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

5.做好信息反馈

经过基本部分后,学生获得生动的运动表象,明确基本概念,了解技术要领后,要想真正地掌握还必须经过一个信息反馈过程,事实证明,在体育教学中利用多种形式的反馈,可以有效地调整学生完成动作时产生的偏差和错误,提高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通过教学小结表扬与批评,预告下节课的内容等方式进行及时的、阶段性的、启发性的信息反馈。这样既是对本节课的总结,又能为下节课的教学打好基础。

结论

综上所述,在体育教学中很多方面都涉及到心理学,并且应贯穿于教学的开始和结束。成功的教师不仅要具有高尚的师德、渊博的学识、精湛的专业技术,而且还应懂得一定的心理知识,掌握一定的教育技巧。了解和掌握心理学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形成,有助于增强学生体质和培养他们的体育活动能力,同时可以保证体育教学工作的科学性、可靠性和坚实性,从而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促进整个体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布鲁纳.教育过程[M].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92.

[2]李相勤.试谈心理学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天中学刊,1999.10.

[3]吴玉华,曾飙.心理学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95.6.

生本教育学习心得篇5

[关键词] 生本教育 教学模式 高中化学 教学理念

一、什么是生本教育

生本教育就是以生命为本,以激扬生命为宗旨的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教育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教师的作用和价值就是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组织学生主动学习。郭教授在他的《教育走向生本》[1]一书中给生本教育下的定义是:所谓生本教育,就是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生本教育已经在广东、香港等地方的许多小学、中学开展起来,并且已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成为当今中国最有生命力的素质教育模式之一。

二、为什么要采用“生本教育”的教学方法

回顾历史,我们发现,无论是1200多年前韩愈的《师说》所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还是半个多世纪前苏联凯洛夫的《三中心论》即“课本为中心、课堂为中心、教师为中心”,都是教师说了算,学生往往处于被动、从属的地位,其聪明才智受到限制,潜力得不到应有的发挥和拓展[2]。而生本教育却颠覆了这一传统模式,开创了教育教学的新天地。

三、生本教育的特点

生本教育的特点,首先是突出学生,一切为了学生;其次是突出学习,让学生自己学会学习比学到知识重要许多倍;最后是强调交流式学习。

四、生本教育理念下的化学课堂教学及效果

(一)创设生动愉快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师如果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而只是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3]生本教育的化学课堂首先是教师课前积极充分地备课,给学生创设学习情境,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使学生带着好奇心与问题进入学习。如学习原电池一节,可拿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5号电池及手机、MP3、数码相机里的电池来创设学习情境。

(二)小组合作交流学习模式,调动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小组合作学习是生本教育的主要形式,是学生对问题共同探讨、共同解决的过程。通过小组合作预习探讨已经把本节课原电池中电流的形成过程基本了解。因此,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就是鼓励学生大胆地谈见解,通过课堂上组与组之间激烈的争论,让思维碰撞出火花,使问题越来越清晰,知识越来越深入。学生通过这样的交流与合作,也增进了情感交流。当然,教师要及时加以适当的引导。

叶澜教授指出:活跃、和谐、民主、平等、欢乐的课堂氛围是学生的潜能、创造性、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生长发展的“阳光、空气和水”。这样开放、活跃的课堂氛围,将课堂交给学生,把自主还给学生,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三)教师点拨拓展,使学生的学习更具系统性、深入性。在我的化学课堂上,对于每个学生的发言我都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这样学生才能在课堂上找到自信,同时在以后的学习中也会格外用心,因为每个人内心都有被认可、价值被体现的需要。但肯定以后,我会紧接着提出问题。由于学生知识能力的局限,他们的回答很多仅仅停留在“是什么”的阶段,而教师需要引导他们去思考“为什么”,这样才能使问题得到更清晰的解决。往往一节课我都会用约10分钟的时间来点讲一些难点;在重难点都突破的前提下,还会引导学生去梳理总结本节课的知识。

(四)当堂检测,查漏补缺,使教学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当堂检测”是在课堂中完成、用于检验学习效果并能及时反馈学习情况的作业,它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中师生能及时、全面地获得反馈信息。这些信息的及时反馈,就能成为进一步调整教与学的新信息,促进教学相长。我的化学课当堂检测内容分A、B等级,需要全体学生掌握的是A部分。B部分内容是拔高类型,往往学生在完成A部分内容后会继续去做B部分内容,这样对后进生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对于出现的问题,学生也会自觉地请教同学或老师,使问题得到解决。

通过这四个环节的课堂教学,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极大发挥,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能力,教学效果相对以往有显著的进步。

五、体会与思考

一名优秀的化学教师,只有根据化学学科的特点,充分把握好化学教学的规律,并灵活地运用教育心理学知识,才能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才能使学生在这种氛围中不断提高化学成绩和个人素养。在今后的化学教学中,我要继续深入学习生本教育理念,真正地把学习的自交给学生,引导他们自己去探索发现,并在反复的探索和研究中学习知识,快乐成长,让生本之花香飘化学课堂。

[参考文献]

1.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P.197)

2.沃尔夫冈 布列钦卡《教育科学的基本概念》(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P.78)

3.李定任 王兆 《比较教育研究》(2000.2:P.31)

生本教育学习心得篇6

本文在提出问题的基础上阐述了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发展背景和内涵,针对高校辅导员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人本主义的高校辅导员德育工作实现路径:改革德育活动形式,由被动灌输式向主动学习转变;建立情感型师生关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德育活动;改革德育评价机制。

【关键词】

人本主义;高校辅导员;德育工作

一、问题的提出

人本主义心理学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是继行为主义学派和精神分析学派两大势力之后的“第三势力”,是研究人的本性、动机、潜能、经验与价值的西方心理学的思潮和运动。以马斯洛和罗杰斯为代表,人本主义教育理论主要集中在对教育目标、学习理论、课程理论和教学模式的阐述上:注重学生学习潜力与内在驱动力,提倡内在学习、意义学习和学会适应变化的学习观;重视学习者的主动性;重视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及融洽课堂氛围的创造;重视学生身体、认知和情感的全面和谐发展,强调情感、价值观等心理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关注学生成长,集中体现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高等教育是教育系统中最接近、最受社会发展影响和制约的阶段,高校学生的成长是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高校学生作为联结高等教育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的重要主体,相比其他教育阶段的学生,具有独特的生理、心理发展特征,其认知、情感和个性心理都处于较高的水平,特别是从心理发展阶段特征来说,已进入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思想活动表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价值观趋向多样化,其活动的主体性和积极性不断提高,表现出强烈的参与意识。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和知识经济的到来,学生的德育发展水平作为衡量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其重要性不可忽视。高校传统德育目标的政治性与工具性取向制约着高校育人功能的发挥,德育模式的灌输性和德育内容的教条性影响着高校德育的效果,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制约着学生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高校辅导员作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德育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与指导者。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出发,高校辅导员在开展德育工作时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的自我实现、健康成长与成才。

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概述

20世纪中期,受西方世界对后现代社会人性异化和反战、反主流文化运动影响,以存在主义和现象学为哲学基础,人本主义心理学开始逐渐登上历史舞台。当时占据西方心理学主导地位的主要是行为主义学派和精神分析学派,人本主义心理学批评前者的机械主义、过分关注客观方法而忽视主体价值及动物模型,并在对精神分析理论批判性继承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分析视角,认为心理学应该以人性为主旨,“以人为本”,“以整体的人为对象”。20世纪60年代后,人本主义心理学对教育领域的关注度逐渐增大,其基本教育理论建立在对当时美国教育制度的抨击的基础上。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洛•梅指出,美国当时的教育制度是学生“焦虑”和“失望”的主要根源,学生的价值观依附于以分数为代表的外部标准,结果是降低了自我体验,特别是当这些标准是外部强加而非个人选择的时候,对学生自身的发展与成长极为不利。这种机械化和非人格化的教育制度只重视知识灌输而轻视人的培养,只追求背诵记忆而忽视创造性的思考。人本主义心理学从尊重人性的角度出发,抗议只要求学生适应学校发展的传统教育,呼吁全面改革教育制度,建立起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人本主义教育新体制。

1、人本主义教育目标——自我实现

人的自我实现论是人本主义教育目标的核心思想。自我实现原本是一个哲学概念,在心理学中起源于荣格和戈尔德施泰。马斯洛和罗杰斯在继承前人思想的基础上,更为全面地阐释了自我实现的教育目标。(1)马斯洛的教育目标论。马斯洛认为人类行为与动物行为之间有极大不同,人类未来发展的潜在倾向是积极向善的,人的潜能是一种内在价值。从这种潜能论出发,马斯洛将“自我实现”视作教育的终极目标。即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利用和开发天资、能力、潜力等,竭尽所能完美自己的人性和人格。(2)罗杰斯的教育目标论。罗杰斯把自我实现——充分发挥自我机能——视为教育的根本目标。和马斯洛不同的是,他所谓的“自我实现”侧重于促进学生的变化和学习,即培养能够适应变化、知道如何去学习的人。他认为高速发展和充满变化的当代世界是现在人们面临的新的教育大背景,静止的知识是不可靠的,只有把学生培养为学会学习和能够适应变化的人,让他们意识到变化是唯一可循的依据,才能有效应对多变的时代。

2、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传统的学习观强调学习者的认知水平,对学习者的情感、情绪并不感兴趣,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在学习过程中情感与认知是学习者精神世界不可分割的部分,是彼此融合在一起的。(1)马斯洛的学习论。马斯洛反对以教师满意、得到奖励或“赚取学位”为主要目标的外在方面的学与教的外在学习。传统课堂里,学生总是出于某种非自愿的原因不得不去听课。理想的大学目标应该是使学生发现“自我同一性”,即理解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挖掘自己的真实愿望,经过学习成为真诚的、忠实的,让自己的行为和言谈成为内在感受真实的表现,并根据内心的声音发现个人的使命和归宿。摈弃传统机械的、被动的、以外部奖励为目标的学习,马斯洛认为学校学习应该是帮助学生观察其内心世界,并从这种自知之中得到一系列的价值观。(2)罗杰斯的意义学习。根据学习是否能够引起学生的变化、全面渗透进人格和行动中,罗杰斯将学习分为无意义学习和意义学习。前者只涉及心智、“在颈部以上”发生的学习,不涉及感情或个人意义,与完整人格无关。罗杰斯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实际上许多内容对学生来说无个人意义。意义学习是超出事实性知识积累的学习,能使个体的行为、未来的行动选择、个人的态度和人格等多方面都发生重大变化的学习,是一种与人的各部分经验都融合在一起的学习。意义学习是智育与德育为一体的人格教育和价值观教育,是一种把“逻辑与直觉、理智与情感、概念与经验、观念与意义等结合在一起”的学习,通过这种学习,学习者可以把自己的情感与理智带进学校、融入学习,对学习全身心地投入,继而成为一个完整的人,而非传统教育下学生身心割裂开的学习方式。

3、人本主义的教学观——以学生为中心

人本主义反对传统知情分离、重教师轻学生、重教法轻学法、重智育忽视全面发展的教学观,强调学习者在教学过程中的中心地位。人本主义“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把学生看作“人”,尊重学生的需要和个人经验,给予学生足够的信任,促进他们发展自己的潜能,最终达到自我实现的目标。教师和学校应创造一切机会和条件,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变化。(1)非指导性教学。“非指导性教学”指区别于传统教学直接告诉学生怎样做、详细指示的指导方式,强调指导的间接性与非命令性,重点在为学生的学习构建一种非指导性的课堂环境,以真实的情感对待学生,引导学生自发地寻找问题、发表看法、进行交流,从而形成认知。(2)师生关系。传统教学中,教师是知识和权威的拥有者,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和服从者,知识的传递是单向的。和传统教师角色相区别,罗杰斯认为教师扮演“促进者”的角色,在非指导性教学中,他们不起组织、指示和评价的作用,而是学生的促进者、鼓励者、帮助者、辅导者、合作者和朋友。教师是学生进行意义学习和非指导性学习的促进者,教师应充分信任、了解、尊重学生,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完成自我实现。

4、人本主义课程观

传统的学校课程重视学科结构且偏智育,忽视人的情感、情绪等因素。人本主义的课程论批评以学科知识为中心的课程观,认为课程内容如果对学生没有个人意义的话,学习就不大可能发生。因此,课程应从“面向完整的学生”的立场出发,主张“知情统一”,将学生的情感和认知、感情和理智、情绪和行为融合在一起,从而开发学生的潜能,最终实现学生个人自由发展、自我实现的课程目标。人本主义所持的是整体主义的课程取向,强调心智、情感、心理和精神的平衡发展,认为课程是学习者用来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的手段。

三、高校辅导员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1、德育工作目标的政治性与工具性制约着高校育人功能的发挥

德育的核心内容是道德教育,在高校传统的德育模式中,道德教育的目标是服务于国家教育总方针的,重点在德育的社会功能、政治功能,旨在为国家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是一种政治性兼具工具性的目标取向。高校辅导员作为德育工作的组织者之一,在德育工作上始终居于主导地位,使得学生缺乏主动性,无法全身心投入其中,学生内在的道德需求、个人价值的实现被忽视,无法实现道德教育中尊重个人的自律与自由,制约着“以人为本”育人功能的发挥。

2、德育活动形式的单一性和德育内容的教条性影响着育人效果

德育活动和内容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我国高校辅导员开展德育活动存在形式单一性的现象,同时,德育内容陈旧且充满了教条性。辅导员主要通过主题班会、团日活动、谈心谈话等渠道开展德育活动,主要内容包括爱国主义、学风建设、诚信守信、竞争创新等方面,目的是引导大学生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养成良好的心理品格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秀品质。这些活动看似立意深远、意义宏大,但多以集体活动、说教灌输形式展开,活动内容理想化、教条化、统一化,难以满足大学生了解社会、培养独立人格、探索精神生活的实际需求,难以引发学生们的兴趣与共鸣,缺乏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这样的德育活动很难达到育人的效果。

四、基于人本主义的高校辅导员德育工作实现路径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打破了传统教育中学习、教学、课程、师生关系等多个领域的固有观念,特别是对学生中心地位及学生自我发展教育目标的提倡,为教育改革打开了新的视野。高等教育阶段的学生在身心发展上处于较高水平,是形成价值观、情感、创造力等的关键期。传统教育模式对学生的培养,长期以学科知识为中心、以任务为导向、为找工作而设计的理念进行,高校辅导员德育工作亦是如此,缺少对学生的创造性、生活目的与意义的指导。高等教育应满足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与可持续发展,为个人提供良好的就业和生活前景,为个人的自由发展和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创造条件。高校辅导员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力量,应以人本主义教育观为指导,创新德育工作模式,既要培养符合国家与社会需求的理想人格的学生,同时也需要兼顾学生自我实现、整体发展的需求。

1、改革德育活动形式,由被动灌输式向主动学习转变

德育活动方面,辅导员主导的德育活动主要集中在主题班会、谈心谈话和团日活动方面,学生通过思政类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实践获得德育相关的知识与体验。应创新德育活动形式,更新德育内容,考虑学生学习的动机、兴趣、态度等心理因素的特点,了解学生心中真实想法、困惑与诉求,以此为中心,在原有的德育课程内容和活动中加入时政类、社会类的热点、焦点事件等素材,并加强实践与理论的联系,适时开展相关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始终保持良好的学习态度和意义学习的心向。

2、建立情感型师生关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德育活动

德育活动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是一种“促进者”与“推进者”的角色关系。辅导员作为教育者,应充分信任、了解、尊重学生,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完成自我实现。同时辅导员与学生之间应建立一种情感型的师生关系,在德育活动开展的过程中,鼓励学生进行反思、促进他们自我意识的觉醒,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创造有利于学生进行交流的和谐氛围,以此促进师生双方的情感体验、以及对人际关系体验的满意感。

3、改革德育评价机制

根据罗杰斯非指导性教学和意义学习的思想,学生的自我评价是判断学习内容是否具有个人意义的关键环节。目前高校对学生的德育评价主要以综合测评的品德行为表现为主要形式,包括担任社会工作、社会实践、校园文化活动和荣誉得分等方面,根据各自权重得出综合分数。评价采取教师评价、学生评价与自我评价结合的形式。总体上依然是以教师评价为主,对学生的自我评价重视不够。高校辅导员应该加大德育评价对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测评的力度,让这种评价形式起到激励学生信心、发现自我不足、主动完善自我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车文博.人本主义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5.

[2]车文博.西方心理学史[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3]陈学宏.走向人本主义教育的学校管理[M].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3.

[4]高觉敷,叶浩生.西方教育心理学发展史[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6.

[5][美]卡尔•R•罗杰斯:个人形成论:我的心理治疗观[M].杨广学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6][美]夏洛特•布勒等.人本主义心理学导论[M].陈宝铠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

[7][美]马斯洛.人的潜能和价值[M].林方主编.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8][美]马斯洛.人性能达的境界[M].林方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

[9][美]马斯洛.自我实现的人[M].许金声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

[10]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11]赵同森.解读人本主义教育思想[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

[12]张卓玉.第二次教育革命是否可能:人本主义的回答[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13]黄盛秋.论人的潜能价值与大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创造观与教育观得到的启示[J].文史博览,2006(24)51-52.

[14]张熙.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模式和主导主体思想[J].教育研究,1996(2).

[15]商磊,刘析鹭.人本主义教育: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中的丢失与寻找[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

[16]王爱萍.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人学向度[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6)38-40.

[17]肖庆顺.罗杰斯人本主义课程观概说[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7(2)83-86.

[18]杨允.再论高等教育中的人本主义——由一堂语文课想到的[J].科技信息,2010.36.69-70.

生本教育学习心得篇7

关键词:学困生; 厌学心理; 自信心; 研究

1.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 研究的背景

(1)宏观背景

学习困难是世界各国教育发展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美国已经实行了将近半个世纪的义务教育,实施的年限是12年,教育经费相对比较充裕,但是中学生不合格率达到 25%~50%,每年有 150~200万的半文盲拿着中学毕业文凭离开学校,使美国半文盲人数达2300万。按照最保守的估计,有2900万美国成年人看不懂报纸的大标题、包装盒上的说明、武器使用说明书等等,大量的美国公民不具备基本阅读能力,根据美国国情普查局宣布“30%的美国人是文盲”。日本的教育是好的,但是据日本学者松厚达哉调查,日本学业不良学生存在率约为 20%。根据一项调查结果,学习困难学生在小学和初中的检出率分别为 5.41%、31.62%,初中检出率为小学的 5.84倍,小学与初中合计的平均检出率为 8.76%。由于调查统计的方法以及所取样本范围的不同,学习困难学生的检出率并不完全一致,但国内外的调查一致认为,最保守地讲,学习困难学生占学生总数的 6~10%。以此为标准来计算,我国学习困难学生大约在一千万左右。大量的调查表明,大批的学习困难学生存在于世界各国的基础教育之中,初中生教育是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的关键阶段,也是连接中职教育和高中教育之间衔接的纽带,这阶段学习教育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到整体教育质量的发展。

(2)中观背景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发[1999]9号)中明确指出,教育要面向每一个学生,面向学生的每一个方面,使所有学生都得到生动、活泼、健康的发展和成长。国家正在研究制定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将义务教育中优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的问题作为一个重点纳入其中,主张实现“有教无类”的教育公平,启发每个学生的认知水平,争取人人都享有一个公平的受教育机会。毫无疑问,学困生作为教育实践中普遍存在的一个“弱势群体”,理应享有平等的教育资源,但由于社会的、家庭的以及自身的原因,这一群体实际很难享受应得的教育资源。

(3)微观背景

在教育教学工作实践中,我们发现学困生和非学困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存在着不同的心理特征和表现。通过对200名学困生和200名非学困生的问卷调查统计发现,学困生一般存在以下的心理特征:

①胸无大志,缺乏学习的动机。这类特征的学生主要表现为孤僻、自卑,凡事十分敏感,常常自暴自弃,得过且过。他们对学习缺乏足够的认识,常常是在老师催、家长逼的状况下被动学习,勉强完成学习任务。因为在他们心中受社会或家长的影响接受了一种错误的思想,读书无用,没读书的照样可以成为煤老板、房老板类型的千万富翁、百万富翁。

②远离他人,学习兴趣转移。社会的发展也给学生带来了诸多不良的影响,市场经济的大潮,五光十色的生活,对这类学生产生了极大的诱惑。如不良书刊、电脑游戏、色情录像等的存在,使这些自闭的学生沉湎于其中而不能自拔,轻者精神萎靡不振,重者打架殴斗,违法乱纪,荒废学业,不思进取。有的因父母感情不和,家庭离异,缺乏健康的生长环境,心胸变得狭隘、自私、仇视一切,当然,对学习也失去了任何兴趣。

③我型我素,对学习感到无望。由于学困生底子薄、基础弱,有意无意地遭到家长和老师的冷遇,严重伤害了其自尊。日久沉疴,导致他们越来越对教师感到反感,认为学习是为了老师好,家长好,故意在班内搞恶作剧,扰乱正常的课堂秩序。

④自暴自弃,对学习不思进取。有些学生由于父母的期望值和功利意识太强,经常对孩子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拿自己的孩子和邻居家的孩子比较,按成人的思想要求孩子学习,达不到要求,就对孩子打架指责,久而久之,导致其产生严重地厌学心理;有些父母成对投身于职场,无暇关心家孩子的学习与生活,在缺乏父母应有的关爱和教育下,孩子大多自暴自弃,不思进取,荒废学业。

⑤无所适从,对自己失去信心。为了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成功转型,我国的课改不断进行,有很多孩子从小自信心不足,习惯了传统的教育模式,无法适从新的课改计划,而对学习日渐沉落。

针对以上三个方面的背景,我们不难得知学困生厌学心理的根本原因在于自信心不足,为了帮助学困生摆脱厌学心理情绪,实现人人享有受教育的平等机会,我们选择了此课题。

1.2研究的意义

(1)理论意义 现代教育是以发展提高学生素质为主的教育,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是教育发展模式得必然趋势。本课题根据学困生厌学心理的特点,抽取具有典型性的学困生样本对学困生厌学心理进行了健康教育的具体实验,并将实验前后的学困生的心理特征,学困生与非学困生的心理特征进行了前后对比,对症下药,制定出了学困生厌学心理的成功转化方案,就如何提高学困生进行了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给出了合理的对策,既适应了国家“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发展”的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也为国家中长期教育和发展规划纲要建言献策。

(2)实践意义 转化学困生的厌学心理,用教师的宽容、耐心、爱心唤醒每一个孩子心中的潜能,从而让学生体验到幸福,成为一个心智健全的人;通过 “学困生”厌学心理的研究与探索,实现教育观念和方式的变革,实现教师教学观念和方式的变革,实现学生成人成才观念和方式的变革,从而在变革中促进学困生的可持续发展;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一定的规律性,教师在转变“学困生”的厌学心理的过程中,既有经验又有教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就能够揭示出育人的规律性,针对不同学科的共性就如何加强家庭、学校、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针对学困生的个性特点,怎样从兴趣、爱好、特长等方面创造条件,指导学生全面认识自我,着眼于自身优点,提高学困生的自信心,帮助学生养老良好的心理状态和学习习惯。本课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研究,不仅解决了本校大部分学困生的厌学心理,而且也探讨出了所有学困生的带有规律性的教育方法和途径。

2.研究过程

2.1 研究对象

本校初一至初二年级中抽取100个学困生作为样本

2.2 研究方法

(1)观察法:根据所抽取的研究对象,分派给各科任老师及班主任观察学困生课前课后的表现情况所反映的心理活动,将其记录在案;并就实验前后学困生的厌学心理表现程度进行观察,以制定合理的方案。

(2)问卷调查法:根据对学困生厌学心理的观察表现,找出其共性和个性的特征,设计调查问卷,取得更为翔实的资料。

(3)心理咨询法:对研究对象采取各种咨询方式如心理咨询、电话咨询、来信咨询和面对面谈话等方式,进行心理分析、研究、辅导,最终矫治。本课题以面对面谈话法进行辅导。

(4)总结法:针对学困生厌学心理的实验方案前后对比,形成阶段性、结果性总结报告,综合分析研究学困生厌学心理的特征,探讨心理特征的内在因果联系,辅之以个案分析法,教学改革实验法和经验总结法,制定出合理、可行的对策与方案。

2.3 研究步骤

(1)第一阶段

①组建课题研究组,落实人员责任,对学困生厌学心理活动进行观察与分析。

②根据观察结果选取样本,确定研究对象。

③编制实验方案,培训实验人员。

(2)第二阶段

开展实验活动,设计调查问卷,收集材料,形成阶段性总结。

(3)第三阶段

根据阶段性实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就有关实验方案进行修订,并对学困生群体开展心理辅导活动。

(4)第四阶段

综合分析、研究、归纳、交流研讨及终端成果最终显现,就学困生实验前后的心理特征建立档案,实行跟踪辅导。

3.研究措施

3.1 认真领会文件精神,提高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和领悟。

(1)组织心理健康教育研讨会议、专题讲座。在课题组长的带头下,通过开会讨论的形式,组织教师学习了国家、省教委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文件精神,学习先进地区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聘请知名心理学专家来校就心理健康教育作专题讲座,从不同角度对教师予以辅导培训,使教师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提高了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领悟水平,并为课题的提出、实验方案的制定提供了思路和操作方法。

(2)制定心理健康教育的自学制度,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指导能力。学校统一购买了心理素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书籍以及关于先进地区学困生厌学心理转化的成功案例书籍,分发给各科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学习,并定期进行检查和抽查,以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指导能力。

3.2搜集资料,观察学困生的心理活动。

(1)成立实验小组,设计心理活动方案。在校领导、校教研室的带领下,学校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小组,组织各班主任根据平时的观察和对心理健康理论学习的领悟,精心设计心理活动课程教学方案,突出对学困生厌学心理特点的强调,采用丰富多彩的形式,上好每一堂心理活动教育课程。

(2)深入课堂,搜集第一手材料。课题组成员深入各科目课堂进行听课,观察不同学生对不同学科的厌学情绪表现,进行一一记录;并与非学困生的情绪、学困生的课后表现形成对照,搜集第一手材料。

3.3 设计调查问卷,确定实验方案。

(1)导致厌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为了解榆林市苏州中学学困生厌学现状,课题组精心设计了一套调查问卷,问卷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困生心理健康、学习信心、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因素等对其的影响,目的是想了解学困生厌学的主、客观原因,对症下药,解决学困生的厌学心理。

(2)本次调查问卷在校教研室的领导下,对校三个年级普通班、重点班、实验班中1000名其中学困生500名、非学困生5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回收问卷989套,回收率达90%,有效问卷978套,有效率达95%。问卷的回收率和有效率符合问卷调查的基本要求。

(3)对回收的有效问卷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分析各问题的反馈结果,得出各选项的百分比,从而进行比较学困生和非学困生的心理特征,在此基础上确定实验方案。

3.4 积极探索,转化学困生厌学心理特征。

(1)对照实验方案、学困生与非学困生的不同特征,聘请一些专家在有关年级做心理健康讲座和咨询活动。

(2)成立学生心理咨询室和设立青春热线信箱,积极开展心理辅导工作。

(3)建立学困生厌学心理档案,进行跟踪访谈与心理辅导。

4.成果分析

4.1 课题的研究促进了学校科研活动和教育质量的提高。

课题的研究取得了许多先进的成果。课题组成员先后 篇,篇名为课题先后在三次省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学校工作总结会上进行了交流,受到好评。学校的教育质量受到表彰。

4.2 课题研究提高了教师队伍的素质。

4.3课题的研究促进了学困生的转化。

中学生厌学现象的产生,既有来自自身的主观原因,也有来自家庭、学校、社会这个大环境的客观原因。课题组通过问卷调查,发现有72.5%的学生来自自身的原因,其中又有59.5%的学生自信心不足而导致厌学,31.7%的受家庭环境影响而导致厌学,8.3%的学生受社会因素影响而厌学。根据这一结果,我们制定了一套杜绝厌学心理特征的策略方案,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1)学困生的学习目标明确,学习兴趣和自信心显著提高。

内 容 实验前(%) 实验后(%)

你对学习有兴趣吗? 15% 76%

你学习上有明确目标吗? 24% 78%

你对前途充满了信心吗? 16% 82%

由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实验前学生学困生对待学习的兴趣基本很小,目标很迷惘,自信心也消失殆尽;试验后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学习目标明确,有了为之奋斗的信心和决心。

(2)学困生的人际关系得到较好的改善。

(3)学困生的不良心理明显降低,意志力显著增强。

内容 你认为对学习没有兴趣与哪些因素有关? 对于学习,你有以下哪些症状?

分类 成绩差 玩游戏 打 架 结交朋友 想到学习

就紧张 谈到学习就烦 身体不舒服 遇到考试

压力大

实验前(%) 76% 64% 48% 32% 89% 92% 34% 96%

实验后(%) 31% 16% 11% 9% 27% 24% 16% 38%

(4)学困生的纪律性增强,人生价值趋向积极。(绘曲线图)

(5)学困生的整体素质得到提升。

内容 类型 学困生 非学困生

学习兴趣 提升 浓厚

人际关系 改善 良好

组织纪律 增强 严谨

自信心 提高 提高

4.4 课题研究加强了班级团队的合作。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和班级“一对一”(针对每个学困生厌学的特点不同,选择一名非学困生帮助一名学困生)的帮扶策略,不仅加强了学困生克服厌学情绪的意志力,而且加强了健全了整个班级的心理机制,加强了班级团队的合作,形成了一股浓郁的学风、学气。例如,小华,一名初一的学生,厌学的主要症状是对学习不感兴趣,认为学习是为了父母而学。课题组成员和他的班主任多次到他家家访,与家长共同作他的思想工作,并主动接近他,帮助他,让他认真对待学习,并指定所在班级的某某同学主动帮助他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引导他找到厌学的自我因素,慢慢地使他认识到自己是聪明的,有学好的可能,让他逐渐感到学习没那么枯燥。初二下学期,他已不再觉得是为了父母学习,基本能与老师配合,遇到困难也会主动向老师和同学请教。但情况还是不大稳定,特别是考试考不好时,厌学症状总会回落。在此期间,我们帮助他分析考试没考好的主、客观原因,并在班级设定了鼓励奖,这类学生只要综合成绩提高一分,都会有一张鼓励奖的奖状和一个小小的纪念品,继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初三时,他不仅能够与老师配合,并且能够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经常与一些同学辩论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而且他也认识到学习是走向成功路线的基础要素。针对不同的学困生的不同厌学表现,我们挑选可以弥补不同学困生厌学的心理健全学生进行一对一的帮扶政策。如今,大部分班级的打架、斗嘴、捣乱的学生几乎没有了,相互关心的多了。而且,先后有数名学生通过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和帮扶政策,考上了榆林市的重点高中,且成为班级的佼佼者。这些学生不仅使自身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还起到了典型的示范作用,带动了其他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促成了整个学校班级的作风建设。

5.经验总结

通过对学困生厌学心理的研究,我们受益匪浅,具体经验总结如下,以供借鉴:

5.1 要和家庭进行沟通,为孩子创建一个良好的根基。

家庭作为孩子的第一学习场所,家长作为孩子的启蒙老师,其教育方式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态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据我们调查,有约百分之九十的学生不参加劳动,有约百分之六十从未洗过衣服、做过饭。家长的过分溺爱必然会削弱孩子的意志力。学校对症下药,对这类学困生的家长进行了专访,并召集家长定期参加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让家长自我反省其在教育上的失误,主动加强和班主任、代课老师的联系,分析孩子的问题,与时俱进,学习健康的育学方式,通过这种孩子和老师共同学习的方式,为学生创建了良好的学习根基,对于学困生厌学青学的转化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5.2 学校要对学困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动力。

学校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要矫治和克服学生厌学,首先要加强心理健康辅导,促进师生之间感情交流和心理沟通。教师要本着一颗坦诚的心,认真倾听学生的内心感受。现今的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基本都是温室里的花朵,自我意识较为强烈,经受不起任何挫折,稍有不顺,精神就会受到重大挫折,如果不及时加以疏导和配合,就会自暴自弃,产生厌学心理。

针对这一情况,一方面我校组织了多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了针对性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教育学生的学习的真正目的,并以主题班会、板报、广播等形式,聆听学生心声,用真诚去感化他们;另一方面,我校改变了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在课堂和课后活动中给学生讲述一些名人奋发读书的故事,激发学生的理想热情,使学生渐渐地认识到了学习的重要性、端正了学习态度。此外,我校还开设了青春热线信箱,成立了心理咨询师等有助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动,全方位、全角度地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5.3 教师要改进教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想学生学得好,还需要我们帮助学生克服厌学思想,培养起积极学习的兴趣。学生厌学,绝大多数是因为学习方法不对,死记硬背,造成成绩差,丧失学习信心。因此,新奇性、形象性、矛盾性、多变形、时代性的教学方法,往往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刺激学生的感官,进而会促使他们主动接近、了解未知事物,解决新问题。

近年来,在市政府的帮助下,我校的教学条件不断地得到了改善,多媒体教学设施基本具备,购买了与教学相关的大量教学教具,如录像、图书等教学辅助手段,同时外派年轻教师继续教育,丰富了教师的教学知识。所以,我校的教师在教学过程基本都能以充沛而丰富的情感、巧妙的课堂设计、艺术的教学语言、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情境,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愿学、乐学、思学,从而形成了自主学习的氛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起到良好的作用。

5.4 社会要积极配合,为中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为了克服学生的厌学现象,社会方面要进行积极的配合与改进。如整顿违法经营的网吧、电子游戏厅等娱乐场所,为中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中学生的出版物更要做到健康、向上、科学、文明,影视文化作品;要以健康的内容陶冶人,等等。我校积极争取有关部门的协调,杜绝了各种不健康的书籍和娱乐场所在校门口摆摊设点,以分散学生的学习注意力。

6、结论及课题前景

6.1结论

学困生的厌学心理不是孤立自发的,它是家庭、社会、个人、学校教育失范的综合作用的产物。为了给中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就要从各个方面加强管理。其中学校的教育对学生的自信心又起不可忽视的作用,而学校的教育关键在于教师。因此我们得出结论:只有提高教师的理论知识水品、加强教师自身的素质、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改进教师的教学方法,才能从源头上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我们还认为必须加强市、区、校的三级健康教育培养体系,使广大教育工作者适应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需要,使全体学生有一个健康的心理,才能把整个中学生的教育推向更高的层次。

6.2课题前景意义

治贫先治愚,治愚先治人,要想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缩小贫富差距,就必须从教育着眼。而义务教育水平的高低不仅是学生的基石,也是社会的基石,义务教育搞不好整个教育体系就会失效,甚至会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失范。因此,本课题对学困生厌学心理矫治的研究有着广阔的前景。它惠及的群体不只是学生群体,而是全体社会成员;它的意义不仅有利于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建设,也有利于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的完善,具有可供开发的无限潜在价值。

参考文献

[1] 肖光畔著.中国教育问题调查.大众文艺出版社,2005

[2] 李子勋著.陪孩子长大.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

[3] 徐长荣著.初中生厌学心理研究及分析.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

[4] 皮连生著.智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5]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编写组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6] 邱莲著.学优生与学困生自尊、社会支持、人性哲学应付方式比较研究.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3

[7] 陈家麟、张玲著.学校心理咨询的认识误区及消除对策.素质教育大参考,2009

[8] 杨绍清著.家庭因素对城镇初中生幸福感的影响研究.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

______________

生本教育学习心得篇8

关键词:教育心理学 教育学 学生教育

引言

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化的具体传播者,在人类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纽带的作用。当代学生都有这样的特征:生活在飞速发展的21世纪,对各种新事物接受速度快,思维相对靠前,观念比较新颖,敢于向旧观念说不,勇于创新,善于质疑,对自身当前现状不满意等,但是他们也有攀比、崇尚名牌这些比较大众的毛病。随着“90后”“00后”的长大,教育工作尤其是学生教育工作就变得更加复杂与多变。当前的教育要适应新的环境与变化,掌握好、应用好教育心理学的理论与知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满足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具体实际需要,帮助学生战胜各种心理障碍,从而达到有效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这也对我们的教育工作者提出了许多的挑战。

一、当前小学教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教育心理问题及相关现状

学生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不容忽视的一环,许多学生教育工作者如班主任(中小学)或辅导员(大学以上)都感觉学生工作难做,这是当前存在的现实。小学教育培养的对象是小学生,他们生理上发育还不成熟,心理上也不太成熟或是说处在一个相当低的水平,个性特征不明显,独立思考和独立学习能力相对中学生都比较弱。所以说教育工作者要掌握心理学知识,懂得合理运用于教育教学工作中,能够将教育心理学具体理论恰到好处地应用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通过作者本人在西安带家教对孩子的了解以及参阅相关资料,了解到这一现状的存在及其严峻性。

二、提出相关措施

具体做好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罗森塔尔效应”的有力把握

“罗森塔尔效应”也可叫做“教师期望效应”,所谓教师期望是一种非常大而且潜力十足的教育教学力量。经过一段时间,学生会从教师的行为与表情中感觉到教师对自己的不信任,从而会以不积极甚至消极的态度来对待教师,这种消极态度的日积月累,会导致学生拒绝老师的要求。有些性格内向的学生,老师的一次态度不好,很可能会给其留下阴影,影响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最后这些学生常常和教师所预料的那样,学习成绩一天天下降,品行也一天天变坏。这样不是说教师当时自己的看法对,而是自己的看法影响了一个小孩的以后发展。所以说老师的期望对学生至关重要,尤其是未经世面的小学生。在这里作者简单地举一个例子,我带家教的小孩是西安红星小学三年级学生,她特别希望自己在班里当个班干部,因为班主任对班干部比较偏爱,比起普通的学生更加关心。这就是学生期望的得到老师的积极期望。有一次发生了这样的事,班主任未经班级体学生投票,就私自指认了一个学生做班干部。于是,这个小孩非常不服气,因为她觉得那小孩没自己学习好。在这指出的是这个班主任就这件事而言没有在学生心目中树立公平公正的形象。很可能,这样以后,班级的学生都会认为老师偏心,在同学们心目中树立起不好的形象。在这,我想说,老师是个良心活,小孩真的特别需要老师的信心、赞扬、鼓励。教育工作者尤其是班主任要学会好好利用“罗森塔尔效应”,认真鼓励与关怀每一个学生,切实对每个学生都寄予合理的期望值,从而使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都可以努力地克服自身的自卑感。最终,使他们成为老师与同学眼中的好学生。

(二)巧妙的应用心理暗示

什么是暗示?暗示一般指人或环境以不明显的方式向个体发出某种信息,个体在无意中受到这些信息的影响,并做出相应反应的心理现象。不管是对在班级中学习好或成绩不好的学生,暗示的作用都是积极有效的。学生教育工作者如班主任或辅导员可以用技巧性的语言或表情,给予学生有效的诱导和暗示,从而使学生逐渐改变原有的自卑感和不好的态度,达到学生向自己说自己心里话的目的,从而达到鼓励学生的目的。在这提出的是,这一方法对性格比较内向的学生作用更加明显。

(三)善于应用鼓励的语言

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工作中,如果无意间的行为与言语伤害到某个学生的自尊心,这个学生就会不喜欢这名老师的课程,甚至讨厌这位老师。这就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积极的语言对学生影响大,

相反,消极的语言也会给学生带来伤害。就这一点作者可以拿本人做个真实的例子。作者本人从小胆子小,性格比较内向,上课轻易不敢发言。有一次全县统考,本人拿了第三名。那个新来的班主任对本人格外好,也可能有那次第三名的影响,以后作者本人成绩一直表现很好,后来还做了班长,因为我知道老师欣赏本人,相信本人。因此作者觉得自己应该好好学习,不辜负老师的期待。试想,如果新来的班主任还是拿以前的眼光看作者本人,本人一定一直还是那个胆小的女孩。因此,班主任应该善于用鼓励的语言给学生信心,在同龄人面前得到表扬,对学生自身影响巨大,对学生以后的生活与学习态度也影响巨大,所以作为班主任一定要明白这点。

(四)关爱心理效应的应用

美国心理学家特尔福德是这样认为的,可以促使学生学习的基本动机可分为两种,其中的一种就是我们常说的社会交往动机,另一种就是荣誉动机。前一种表现出的是学生发自内心的愿意为他自己所喜欢的老师而发奋努力学习,从而获得老师的关心与信任;后一种就是希望自己能获得他人的认同、赞扬等方面,而且这两种动机对学生学习自学性和自主性非常重要。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班主任,应该要经常表扬自己的学生,多抽出点时间去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等情况,切实地帮助学生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这样就能让学生在心上想到自己是得到老师的“关心”与“信任”的,就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当今社会下小学生的压力和负担都比较重,使他们缺乏一些自信心,而其中相当大一部分又是独生子女,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在家里的中心地位,到学校如果得不到老师的“关注”,心理上会有较大的落差,学习不自觉,就不自信了。鉴于小学生的这些学习心理特点,班主任就更应该从关心学生出发,在生活上和学习上主动爱护、帮助他们,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使他们感觉到老师的“关心”,因此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上去。

(五)和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

当学生对班主任或辅导员诉说自己生活中的苦恼和学习中消极的情绪时,班主任就担当起了心理治疗师的角色。首先班主任要注意细心倾听学生的烦恼,让学生在这里可以放下自己的所有包袱,然后根据他们问题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一一开导。其实往往教师只需要耐心地倾听,学生将自己烦恼都说出来,达到一个倾诉的过程,问题基本就解决了一半了,接下来就需要教师正确的引导与开导过程了。因此作为新时代的一个合格老师一定要耐心倾听学生的烦恼与困扰。

(六)对情感教育的有效和合理的应用

可以这么说,情感教育一词在西方学者的基本定义中,它一般是指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反应。它是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所产生的。总的来说,情感教育就是指学生可以接受到愉快、开心的教育。因此,在班主任或辅导员的教育工作中,运用情感教育在提高教学效率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对学生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情感教育就是一种思想转化,班主任的某一种要求和意见,学生只有真正产生对班主任的信任感,才会对班主任的建议和要求产生认同感进而接受。相反,如果学生认为班主任或辅导员的行为与建议不是对自己真正的关心时,学生就会有行为上的不接受。因此,只有班主任或辅导员对自己发自内心的关心,教师充分应用情感对自己的学生进行教育,尤其是对学习、思想上比较后进的学生,使他们亲身感受到来自班主任或辅导员的关爱与温暖,他们就会渐渐消除对班主任或辅导员的对立情绪,这时,教育工作者帮助他们学习与思想上进步就更容易了。所以,在这一部分学生的教育工作中,正是由于班主任或辅导员对学生的关爱与信任才会使他们进步,可见情感教育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通过以上讲述我们可以发现,心理学的具体理论与方法应用于学生教育教学工作,具有重大的指导作用。运用心理学理论与方法,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也可以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因此,要想使教育更加科学化,就必须学会如何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解决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就西安而言,大多家长格外关注小孩的初期教育及小学教育,辅导班就像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学生放学后要上各种各类的辅导班,周末还要上奥数、奥语、英语补习班。所以说,小学生虽然在校压力小了,但是择校考试是他们不得不上越来越多的补习班,他们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所以说,虽然补习班的出现相对减轻了学校班主任及代课老师在成绩等方面的压力,但是班主任依然是小学生主要思想与学习的教育者,可以说,如果在校老师可以有效运用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学生就可以在学校高效率地进行学习,这样以后就不用参加各种各样的课外补习班了。所以说,在校教育工作者的作用真是任重而道远。西安小学生面临着较大的升学压力,5大名校是他们的最高目标。这就要求班主任在关注学生成绩的同时更

要关心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要求我们班主任及相关教育工作者学习相关教育心理学知识的掌握及如何应用。

【参考文献】

[1]张岗英.管理心理学新论[j].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10.

[2]纪秋发.北京中学生青春期教育状况[m].当代教育研究,2005.7.

[3]华东六省一市教育学院编著.教育心理学[j].福建教育出版社,1983.12.

[4]辽宁等四省编.儿童教育心理学[j].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7.

[5](加)江绍附(著),邵瑞珍等(译).教与育的心理学[j].江西教育出版社,1985.7

[6]教育部人事司,教育部考试中心.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上一篇:美丽的雨范文 下一篇:北京情人节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