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办学的难点与对策

时间:2022-10-05 04:39:53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办学的难点与对策

【摘要】以包头地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为例,分析当前产学研结合形式下校企合作办学的难点问题及其产生这些难点问题的原因。提出解决这些难点问题的对策,即政府主导下的校企合作政策是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保障机制和建立校企互惠共赢的人才培养机制以及市场导向的校企合作互利共赢机制。

【关键词】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产学研合作

【Abstract】AsaexampleofhighervocationalinBaotouregion,analysisuniversity-industrycollaboration,inrecently,thedifficultpointproblemsandthereasons。Presentsthecountermeasuresforsolvingtheseproblems,thatis,intheleaderofgovernmenttobuildthesystemforcooperation,buildthesystemfortrainofpersonwithability.

【Keywords】vocationaleducation;schoolingandenterprisecooperationuniversity-industrycollaboration.

包头地区自1998年建立第一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以来,至今已经走过了十五年的历程。在这十五年中,尤其是2002年以后,由于包头是我国得天独厚的工业城市的地理条件和区域环境,包头地区的高职院校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至今又新建了以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为首的六所高职院校,从学校数量、办学规模、在校人数等方面都超过了包头地区的普通高等学校。由于这些新建的学校基础差,底子薄,发展速度快,在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尤其是在校企合作办学方面,与国家的要求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有很大的差距,存在许多的难点问题。

1 当前高职校企合作存在的难点问题

1.1 校企合作育人还处于初级阶段。当前,企业参与学校的人才培养仍然处于解决“认识实习或生产实习”等问题的简单模式。在全程参与人才培养,尤其在培养方案、课程开发、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合作,缺乏校企之间的有机互动。

1.2 校企合作的实质性进展缓慢。由于校企之间价值追求的差异以及企业与学校合作属于非法定的义务,以致造成学校的合作意愿强烈,而绝大多数企业却缺乏热情的状况,正所谓“剃头挑子一头热”,导致校企合作实质性的进展缓慢。

1.3 顶岗实习缺乏质量监控。顶岗实习在包头地区的高职院校均有不同程度的开展,但多数是工种比较单一,不能在技术岗位群内多工种轮换实习;实习内容与培养目标要求不尽相符,顶岗实效性不高;技术含量不高,甚至存在变相为廉价劳动力使用的情况;企业对顶岗实习的学生不闻不问,学校对顶岗实习的管理也比较薄弱,方法简单,过程监控性不强。

1.4 校企的深层合作动力不足。高职院校愿意在企业的经营、管理、技术改造、产品研发等过程中主动服务企业。但是,由于高职院校的办学历史不长,科研和服务的范围、层次、能力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对企业缺乏一定的吸引力,大多数企业只愿意和名牌大学或本科院校合作。致使企业与高职院校的深层合作动力不足。

1.5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是符合职业教育规律和中国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然而,长期以来校企合作之路十分艰难,资源共享、利益共赢仍然是理想多于现实。其中一个原因是,校企合作不仅要搭设校企间知识技能的桥梁,更要搭建文化融合的桥梁。这也是校企合作的难点和关键点。

1.6 政府支持不到位。经济体制转型后,许多与产业、行业相对应的政府机构逐一撤销,改为行业协会,政府在校企合作中应履行的相关职责定位不明确,组织、协调和管理职能不到位,企业与职业院校之间的合作即没有相应的法律保障,也缺乏各级政府的相关支持政策。

2 解决校企合作难点问题的对策

校企合作存在的难点问题,其根本原因是校企之间缺乏深度融合的长效合作机制。这种机制不但是高职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基本保证,也是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笔者认为以下几方面,是解决校企合作难点问题的基本对策。

2.1 政府主导下的校企合作政策是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保障机制。发达国家成功的经验和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证明,校企合作需要政府宏观调控,需要政策引导和财政支持。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必须遵循政府主导的原则。政府要在资助、评估和协调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运用政策手段和经济杠杆调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政府要制定校企合作的支持政策,出台校企合作的政策文件,强化校企合作的功能,增强协调社会各方的能力。

2.2 建立校企互惠共赢的人才培养机制。

2.2.1 建立校企双向兼职制度。教学模式全面转型,要求教师既能做课堂上的老师,又能做车间里的师傅,为此需要学校一方面有组织的选派优秀骨干教师和管理人员实质性地参与企业兼职,与企业合作开展科技项目研究与技术攻关、进行产品开发和营销策划,不间断地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培训在职员工;另一方面有计划地聘请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和技术能手担任实践课教师,共同参与教育教学全过程,参与专业建设、制定职业岗位标准、开发实践训练课程、实训基地建设、指导实训等,从而即解决了学校实践教师不足的问题,又培养了教师的动手实践能力。2011年9月,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与上海中锐“华汽教育”项目合作班正式开班招生,先期赴中锐集团进行培训的几名教师担任合作班的教师或班主任,中锐集团考虑到学校实践教学师资缺乏的实际情况,选派3名企业专家到学校指导教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2.2.2 共建校内外生产性实训基地。一是按照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则,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企业提供技术、设备和师资,以企业为主建立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二是利用在校学生人力资源和企业技术及设备资源实施有机结合,在企业地域建立校外生产性实训基地。

2.2.3 灵活实施订单培养。由于企业用人需求的周期短与学校人才培养周期长之间的矛盾,订单培养就有一定的风险。另外,订单培养学生的针对性强,增加了学生在订单以外企业就业的难度。为此应采取培养周期适当灵活的、不可太长的,要长、中、短期相结合的对策;同时,教学内容要适度宽泛,不能过专,要做到宽基础。第一年侧重专业通识能力,第二年侧重专业通用能力,第三年侧重专业特殊能力和进入订单或企业顶岗实习。

2.3 建立市场导向的校企合作互利共赢机制。要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必须遵循市场规则,激发企业内在的原动力,满足企业从校企合作中应获得的利益,在促使企业主动参与职业教育的同时,学校从中获得利益。2.3.1 学校要突出培养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以向企业提供优秀人才为着力点,增强对企业的吸引力。一是要做到专业设置与地方支柱产业对接、人才培养规格与企业需求对接、课程与岗位工种任务对接、校企合作贯穿全过程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规格与区域行业企业人才需求的吻合度;二是在保证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基于工作过程的任务引领型课程改革,力求提高专业课程与岗位工作任务要求的结合度;三是不断完善“练岗、轮岗、顶岗”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四是认真开展“职业技能竞赛、科技发明比赛、创业设计大赛”三大创新竞赛活动,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在人才市场上得到利益。在与“华汽教育”的合作中,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从始至终考虑到企业的利益,从学生的学费中拿出相当一部分资金,作为对企业的回报。2011年和2012年我校组织了两次“华汽杯”汽修技能大赛,受到了学生和企业的一致好评。同时企业代表积极主动参与我校的教学改革活动,为我校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2.3.2 提升教师的技术创新能力,以解决企业技术难题为切入点,增强对企业的服务力。一是加强组织指导,根据行业企业需求,建立相关应用技术研究机构和产学研创新团队。重点支持和培育适应企业需要及应用前景好的项目和技术创新团队,主动服务企业;二是各基本教学单位要根据自身专业特点,选择合适的企业作为技术合作挂钩单位,通过技术咨询服务、技术改造、技术引进及推广等方式为企业提供服务;三是依托合作单位,在服务过程中寻找科研课题,联合申报科研项目,共建开发中心,解决企业技术上遇到的困难;四是成立专利技术孵化中心,为发明专利前期研制、实验、申报和应用推广提供全程服务。

2.3.3 以扩大企业社会影响为出发点,挖掘学校的潜在服务能力,增强对企业的贡献。学校应该站在主动为企业创造价值的角度上,充分挖掘社会服务潜能,扩大服务范围,为企业赢得更大利益。

3 结束语

面对产学研校企合作的难点问题,包头地区的高职院校要采取积极的对策,及时调整机构设置,充实教育科研和技术服务与推广方面的人员设置,下大力量解决校企合作方面的难题,下大力气推进学校教学模式的全面转型,争取取得实质性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中国高教学会产学研合作教育分会。必由之路——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结合操作指南【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7)

上一篇:浅谈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策略 下一篇:学习计划的重要性及其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