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中央集权的普京经验

时间:2022-10-05 02:26:27

虽然普京时代的主要政治特征是加强中央集权,但是在俄罗斯官方文件和政治词汇中避讳这个词,俄罗斯官方正式的说法是建立垂直的权力体系

2008年2月8日,普京在国务委员会扩大会议上发表演讲,总结了自己执政8年的成绩,规划了到2020年俄罗斯的发展战略。回首执政的8年,普京走过的是振兴国家的艰难之路。

1999年年中和2000年年初,在普京临危授命担任俄罗斯代总理和就任总统时,俄罗斯的形势十分令人担忧。

整顿政治纲纪,挽救欲坠俄罗斯

2000年普京出任俄罗斯总统时,中央政府没有任何权威,既指挥不了联邦主体的行政领导人,也不能控制国家的经济命脉,国家面临进一步分裂的危险。

当时,俄联邦主体的数量比苏联时期的加盟共和国多出数倍,甚至大大超过沙俄时期的省的数量。当时总共有89个联邦主体,各联邦主体之间在地域、人口、资源、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方面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首先,人口分布极其不均衡。国家的欧洲部分和亚洲部分、北方和南方、中央地区和边远地区形成鲜明的对比。其次,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很大。1990年,10个最发达的联邦主体占地区经济总产值的40%,而地区经济产值最低的20个地区只占地区经济总产值的4%。在89个联邦主体中,有80个联邦靠拨款过日子,大多数地区处于萧条状态。

最严重的是地方分离主义情绪和行动。苏联解体后的整个90年代,中央权力软弱无力,地方政权纷纷“另立山头”,在一轮又一轮的选举浪潮中,各地纷纷通过自己的宪法和法律文件,把地方和集团利益置于中央和国家权力之上;宪法被粗暴地忽视,一些联邦主体竟然宣布为“国家”,许多联邦主体的法律直接与联邦宪法对立,联邦主体之间的领土纠纷盘根错节;而爆发的两次车臣战争使国家的领土完整受到现实威胁;国内的传媒被寡头和幕后政治势力把持,服务于少数寡头和黑恶势力;恶性通货膨胀遍布全国;1999年初,拖欠工资和养老金的状况已经达到令人发指的地步,社会抗议运动此伏彼起;国家的国际地位降低,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受到严重挫伤。

这种状况给俄罗斯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造成许多问题,严重制约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普京总统上任后,为了防止国家进一步分裂和经济进一步崩溃,着力加强中央对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的控制能力。他于2000年5月13日总统令,组建7个联邦区,由总统任命联邦区全权代表,分别主管或监督89个联邦主体。与此同时,普京还整顿宪法秩序,要求在全国范围内整顿立法,地方必须在规定时期内修改自己通过的法律,地方的任何法律和法律文件不得与中央立法尤其是宪法相抵触。与此同时,尝试在全国重新建立垂直的权力体系,加强中央的权威。2004年“别斯兰”人质事件后,普京又决定取消地方行政长官的直选制,改由总统提名。实际上恢复了地方行政长官的任命制。

这一系列措施阻止了分离主义情绪的蔓延和国家的继续解体,实现了政治局势的基本稳定,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控制传媒:让其适应新规则

普京入主克里姆林宫时,俄罗斯传媒已经彻底被收买,一部分被金融寡头收买,一部分被西方势力收买,成了资本和西方势力的代言人。

在信息时代,大众传媒对人们的意识产生着不可忽视的影响。而在1990年代的俄罗斯,在某种意义上说,谁控制了传媒,谁就控制了政治进程。1996年俄罗斯总统选举前夕,在叶利钦的支持率只有5%的情况下,以金融寡头为主的利益集团利用所控制的传媒把叶推上总统宝座。当时七个金融寡头几乎控制了国家的经济命脉。金融寡头在把叶利钦送上总统宝座的同时也控制了俄罗斯的政治进程。资本控制传媒的意图非常简单,它要维护自己的利益并无限地扩大这种利益。大资本在发迹的过程中都不同程度地有着权力背景,“寻租活动”始终与他们的经营活动相伴。

金融寡头别列佐夫斯基曾经扬言:“我想让谁当总统,谁就能够当上总统”。言外之意,谁当总统都得听我的。

刚刚上任的普京必须摆脱金融寡头的围追堵截,把传媒控制在自己手里。

普京开始整顿传媒。他从独立电视台的“债务”问题入手,向金融寡头发起反击。独立电视台是俄罗斯传媒大亨古辛斯基控制的电视台。古是俄罗斯著名的7大金融工业集团中“大桥”银行的总裁,是赫赫有名的金融寡头,不仅掌握银行,而且控制着许多传媒工具。1998年年底,古辛斯基还由政府担保向美国人借资发射了一颗价值1.5亿美元的电视通讯卫星。

普京以独立电视台“债务”问题为突破口,成功制服桀骜不驯的传媒大亨,古辛斯基流亡国外。接着普京实际上开始了一场“等距离疏远”金融寡头的行动,先后使其他金融寡头俯首称臣。普京利用政治和经济手段,改组各电视频道和其他立体及平面媒体。这种做法虽然遭到资本势力和西方的抵制和批评,但是经过不断的较量,在一系列重大的事故和事件的报道过程中,当局逐渐让媒体适应了一种新的规则。这种心照不宣的规则的核心是不能反对国家,不能反对当局,不能反对宪法,媒体要负责任,要自律。

摆脱大资本的控制,规范了大资本的行为

当上了大国的总统却不能控制国家的政治进程,这就是当时普京的处境。他面临着强大的资本集团势力的围攻。摆脱控制,遏制资本的影响是普京面临的最重要、也是最困难的任务。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迅速实现了社会政治制度和财产关系的转变。政治制度的转变是通过共产党统治实现的,而财产关系的转变是通过私有化完成的。俄罗斯的私有化具有明显的泛政治色彩,并带有三个显著的特征,即闪电性、官僚性和野蛮性。

1990年代中期,俄罗斯形成一个强大的资本集团,并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7个最富有的金融寡头控制了近70%的国内生产总值。他们形成了一个与国家政权并列的资本权力集团。

对所有这一切,当时的私有化设计师丘拜斯在2002年曾经坦言:“当时百分之九十五的任务是政治方面的,只有百分之五是经济方面的。”

正是这种由政治原因主导的私有化使少数金融寡头控制了国家生活的一切方面。

对于国家而言,资本是不负责任的,资本关心的首先是利润。因此要振兴国家,首先要摆脱大资本的控制,尤其是摆脱由大资本组成的“家族”的影响。这是普京面临的最困难的任务。

2003年10月25日,俄罗斯石油大亨、尤科斯石油公司总裁霍多尔科夫斯基被捕;当天,俄总统办公厅主任沃洛申向总统递交辞呈;30日,检察院冻结尤科斯公司部分股票。这说明,普京摆脱资本“家族”束缚的行动开始了。

尤科斯石油公司和霍多尔科夫斯基案件以尤科斯公司的部分财产冲抵债务和霍多尔科夫斯基的牢狱生涯而告结束。尤科斯公司冲抵债务的资产被国家石油公司购买。

首战告捷,普京又通过政治和经济手段逐渐对国家财富进行重组,强化了国家的作用,规范了大资本的行为。在国际石油市场价格连年攀升的形势下,俄罗斯国家掌握了大量的物质和货币财富,借此解决困扰多年的外债和国内社会问题。国内社会政治形势稳定,经济连年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普京也始终保持居民的高支持率。

理性对待批评,敢于走自己的路

俄罗斯复兴了。俄罗斯经济已经恢复到苏联解体前水平,目前经济总量已经超过法国和意大利,进入世界七强,国家又以大国形象重返国际舞台。

对于俄罗斯崛起的道路,俄国内外有着截然不同的评价。俄国内多数政治力量和大多数人拥护普京的路线。而西方则进行激烈的批评,他们认为俄罗斯,确切地说,普京是走集权兴国的道路,是从上世纪90年代民主的倒退。美国和西方批评普京不民主,搞集权。对此,普京提出了“民主”的思想,意在强调国家大于民主。“民主”的提出标志着俄罗斯承认与西方价值观存在差异,标志着俄罗斯要走自己的发展道路,标志着俄罗斯在继承自身文明,这与上世纪90年代追随西方民主时髦的理论和做法截然不同。

有趣的是,虽然普京时代的主要政治特征是加强中央集权,但是在俄罗斯官方文件和政治词汇中避讳这个词,因为在西方政治学,包括俄罗斯学术界的政治词汇中,“集权”无疑是一个贬义词,俄罗斯官方正式的说法是建立垂直的权力体系。其实,集权与民主,无非是一种管理形式,是根据国情实施的。所谓的民主制,它应该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反映大多数人的意志;对权力系统实行监督和制衡。这是一个方向,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因国情的不同会有所区别。

俄国内也有少数人批评普京加强中央集权的做法,认为建立垂直的权力机构,加强中央集权助长了和腐败,遏制了经济尤其是中小规模经济的发展,延缓了经济结构的调整。这种批评或许有一定的道理,但是目前的管理形式不过是对1990年代那种无政府式的,或寡头式民主的否定。俄罗斯在探索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

不管怎样,俄罗斯复兴了,崛起了。它的崛起和当年苏联解体一样,开始对世界产生影响。随着俄罗斯的崛起,我们看到了一系列有趣的现象。首先,俄罗斯在国际舞台上更加有信心,大国的心态开始恢复,俄罗斯人又找回民族自尊心;其次,美国和欧洲对俄罗斯的崛起抱着非常复杂的心态,对崛起的俄罗斯在前苏联地区活跃的外交活动和在国际事务中的高调姿态抱有警惕和警觉的心理;第三,大国关系和国际关系格局开始进行微妙的调整。近两年,俄美和俄欧关系中不时出现一些小的摩擦,实质上就是俄罗斯崛起的效应。而且可以肯定,随着俄罗斯崛起速度的加快和国力的增强,国际关系将越来越复杂,变数越来越多。(作者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欧亚社会发展研究所常务副所长、研究员)

上一篇:俄罗斯重拾“强国主义” 下一篇:70%的高支持率带来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