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实词词义推断方法例说

时间:2022-10-05 10:39:54

文言实词词义推断方法例说

高考文言文阅读的考查内容包括实词、虚词、句式、翻译以及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和概括能力等几个方面,形式上一般由三道选择题和一道翻译题组成,三道选择题中有一道直接考查文言实词,翻译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和概括能力,跟文言实词也密切相关。文言实词是文言文的构成主体,包括了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现象,正确理解文言实词的意义是阅读文言文的关键,是做好翻译题的基础。在阅读过程中,难免会遇到生疏的或者虽然熟悉但难以确定其含义的文言实词,这时我们可以采取推断的方法解决问题。

一、结合语境推断法

确定文言实词在句中的正确含义,最重要的是结合语境来推断。《考试说明》“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要求特别提出“主要考查常见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可见语境的重要性。所谓语境就是词语所处的语言环境,包括词语所在的句子本身(内部语境)和词语所处的上下文(外部语境)。文章阅读讲究“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也就是对某个词语的解释要结合句子及段落篇章的意思来进行。

例如2013年天津卷《姚敬恒先生事略》第9题B项“访以海上事”,解释“访”为“询问”,是否正确呢?我们就可以结合语境进行推断。前句“尝游于闽,闽督姚公盛延之”,是说(姚敬恒)曾经出游到闽地,闽督姚公盛请他做客;下文姚敬恒谈了自己的看法,让姚公盛点头同意。结合这两处语境,可以推断“访”解释为“询问”完全正确。

二、成语佐证推断法

现代汉语中的成语大量源自古诗文,有许多文言实词的意义可以在成语中找到佐证,所以在推断文言实词的含义时,可借助成语来推断其意义。这样的例子在我们所学课文中有很多。例如:

(1)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劝学》)

(2)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五人墓碑记》)

(3)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廉颇蔺相如列传》)

(4)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谏太宗十思疏》)

(1)句中的“彰”字,可借助成语“欲盖弥彰”中的“彰”字来推断,“欲盖弥彰”中的“彰”为“清楚”之意,那么此句中的“彰”字也可用“清楚”试解。(2)句中的“易”可据成语“移风易俗”而解释为“改变”。(3)句中的“倨”字,可借助成语“前倨后恭”推断出是“傲慢”的意思。(4)句中的“克”可由成语“克勤克俭”推知是“能够”之意。

2013年广东卷《宋史・张咏传》第5题C项“不痛绳之”解释“绳”为“捆绑”是错误的,因为我们可以根据成语“绳之以法”的“绳”推断其意义是“约束,制裁”,“不痛绳之”意思是“不严厉地制裁他们”,进而选出不正确的一项就是C项。

三、根据结构推断法

古人为文,喜作整句(对偶句、排比句),前后句位置相同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词义相近或相反,根据这一规律,可以通过已知词语的词性、词义推断未知词语的词性、词义。

例如:“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原列传》),“劳苦倦极”与“疾痛惨怛”相对。“疾痛惨怛”由“疾痛”(病字头)和“惨怛”(竖心旁)并列而成且二字意义相近,那么就可以推断“劳苦倦极”是由“劳苦”和“倦极”并列的,二字意义也相近,“极”就不能用现代汉语的“极点”来解释,应该与“倦”同义。

即便是一个短语,我们也可以根据其结构进行推断。例如“文过饰非”,“文过”与“饰非”结构相同,“过”与“非”义同,我们可以根据“饰”推断“文”是“掩饰”的意思。2013年安徽卷《史记・南越前传》第4题C项“人众车舆”,解释“舆”为“众多”,是正确的,因为“人众”与“车舆”结构相同,由“众”可以推知“舆”的词义。

四、联系旧知推断法

所谓联系旧知推断法,就是通过联系课本中学过的实词来推断词义。高考文言文阅读所考查的实词,其意义和用法大多能在课本中找到落脚点。因此,我们既要牢固掌握所学文言实词的意义,又要善于联想,根据学过的知识相互比照,辨其异同,以确定所要理解的文言实词的意义。

2013年湖北卷和湖南卷文言文阅读都考到了“诣”字,该字有“到,往”和“拜访”二义,中学教材都已学过,前者见《指南录后序》“贾余庆等以祈请使诣北”句,后者见《桃花源记》“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句,因而我们可以推断湖北卷第9题D项“明日当诣政事堂”(诣:前往)、湖南卷第5题D项“则非亮先诣备”(诣:谒见)都是正确选项;再如2013年全国课标卷《李揆传》第4题B项:“少聪敏好学,善属文”,解释“属”为“撰写”,我们可以联系《屈原列传》中的“屈原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一句,推断是正确选项。

五、确定词性推断法

根据词语在文言句中的位置推知它的词性,再根据词性进而推断它的词义。如主语、宾语常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由动词、形容词充当,状语大多由副词充当。这就涉及词类活用的问题。词类活用是文言实词的特有现象,有名词用作动词、动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名词作状语等等。

例如,《鸿门宴》:“沛公军霸上”,“沛公”是人名,“霸上”是地名,“军”是名词,此句缺少谓语动词,我们就可以推断“军”这里用作动词,“驻军,驻扎”意。又如《狼》中有这样一个句子:“其一犬坐于前”,不能译为“其中一条狗坐在前面”,因为“犬”不是文中出现的对象,《狼》一文中出现的对象只有屠夫和两只狼。因此这里“犬”就成了状语,具有了副词的性质,译为“像犬一样”。

2013年湖南卷第5题A项“亮知荆州次当受敌”,解释“次”为“驻军”。“次”在古文中有此义项,如《陈涉世家》:“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但是在“亮知荆州次当受敌”句中并非此义,因为从句子看,“次”充当“当受敌”的状语,有“依次”意,如同《陈涉世家》中“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之“次”。

六、是否通假推断法

如果一个文言词汇无法从它本身去解释它在文中的含义时,我们就可以考虑是不是通假字。如《鸿门宴》中的“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的意思是“跳蚤”,如按此义代入文句,就无法理解。结合句意思考,这应是读音相同的通假字,通“早”字。又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相如度秦王特以诈详为予赵城,实不可得”,“详”解释成“详细”不通,原来“详”是通假字,通“佯”,“假装”的意思。

2012年辽宁卷第7题是翻译题,其中第(2)句“后因酒过为有司所纠,帝亮其情,亦未加黜责”有三个分句,第一句是被动句,“纠”是“检举”意,第三句“黜责”是“罢免责罚”的意思,第二句“帝亮其情”的“亮”就是一个通假字,通“谅”,如果能够推断出来,翻译这个句子就比较容易了。

以上介绍了推断文言实词词义的几种方法,如果我们能够在阅读文言文时正确、灵活地加以运用,无疑对判定文言实词的意义、对翻译文言句子甚至对文言篇章的阅读理解都会有很大的帮助。当然,方法还须建立在“基础”之上,这个“基础”就是要有一定量的文言实词的积累,只有掌握了一定量的文言词汇,方法的运用才能得心应手。

上一篇:探索语文高考复习的新路子 下一篇:放飞思路,快乐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