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走过小学英语学习的“受难地”

时间:2022-10-05 10:16:35

怎样走过小学英语学习的“受难地”

摘要:圣经里有个有名的地方,称为“各各地(Golgotha)”,它是《圣经》中所说的位于耶路撒冷的古代犹太人的刑场,也是耶稣被钉上十字架的地方,因此这也是被人称为“受难地”。小学英语学习作为一门外语学科,由于种种原因也正在成为一些学生的“(Golgotha)受难地”。本文中笔者针对这一现象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希望能为广大同仁的教学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受难地;小学英语;学生

在小学高年级英语教学中,我们会发现很多这样的现象:一些英语学习的困难生在英语学习上严重脱节,难免自暴自弃,因此他们视英语学习为受难地;还有不少学习的被动生,他们没有主观的学习意愿,只是在教师或者家长的反复要求或者逼迫下艰难地在英语学习的路上前行;还有一些有主观意愿,但是缺少良好的学习方法的学生,他们或许曾经在低年级取得过优异的成绩,但他们对高年级繁多的语法知识觉得无所适从,因此失去了学习兴趣,开始对英语学习持受难态度。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主要是英语学习中消极的情感因素。那么,如何使学生摆脱这些消极的情感因素,如何走过这一“受难地”呢?以下是笔者针对这一问题所做的具体分析。

一、英语学习中存在的消极情感因素

新的《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是英语学习的关键,而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阻碍英语学习的消极态度却普遍存在,它们一般有:

1.自卑。英语作为一门语言,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操练。如果学生遭遇过失败,就会在心理上留下“失败”情绪的记录,如此往复就会导致学习者在潜意识里把自己评价成一个“英语学不好的人”,这种消极的心理暗示在很大程度上使学生上课时不敢发言、小组合作时不敢大胆交流,英语学习效率大滑坡,恶性循环也就自此开始了。

2.胆怯。对于刚接触英语的小学生来说,一方面他们对英语学习充满着好奇和渴望,学习的情绪也很高涨;另一方面他们又对英语学习充满胆怯,因为英语毕竟是一门外语,同时英语的实践性强,必须有比较强大的意志支撑着,才能持之以恒地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也才能比较熟练地运用英语。

3.应付。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学习内容的增加,学生的胆怯心理和畏难情绪很可能会逐渐多起来,主要表现为:上课时很少主动参与,课后练习也是敷衍了事,甚至认为英语学得好当然好,学得不好也无所谓。

二、如何消除学习中的消极情感因素

教师要想帮助学生越过英语学习的“受难地”,指导学生在英语学习的逆境里进行自救,就必须对症下药,使学生走出英语学习的情感误区。在英语教学过程中,笔者认为可以采用以下几条对策来增进学习者积极的情感态度,消除消极的情感因素:

1.增强自信心。教师可以通过提示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被遮挡了的闪光点,也可以指导他们了解并正视自己的薄弱环节。具体的做法是鼓励与激励双管起下。比如性格内向、胆怯害羞的学生在口语训练时通常是“金口难开”的。对于这类学生,教师要以鼓励为上策,帮助学生消除紧张情绪。如用言语和手势向他们表示:Very good!Excellent!因为只有让学生体会到喜悦才能走出自卑的阴影;或者介绍“疯狂英语”创始人李阳的名言“I enjoy losing my face!”并以此与胆怯者共勉来摆脱胆怯的纠缠。

2.融洽师生情。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有效克服消极情感的重要前提。只有融洽了师生真情,师生之间才能产生交流的渴望,才能真正互相了解。为了能和学生成为真心朋友,教师还应经常性地做一些个别访谈、问卷调查,或者指导学生用内省法和追溯法进行自我评价。同时,教师要面对全体学生,懂得学生的个体差异,关心爱护每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把信任和尊重传递给他们,让他们感受到真诚和信赖,营造出“亲其师、信其道”的师生真情。

3.评价及时合理。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恰如其分地用好体态语言进行即时性评价,如真情流露的眼神、恰当适度的肢体等;其次是抓住每一个切入点,运用描述性的语言进行具体、明确的评价:“正因为他(她)认真地进行了模仿,所以读书声真好听”“读得真流利,the smiling face is for him/her”“这个单词的重音他(她)掌握得真好,give some claps”……这些中英文结合的评价用语,不仅让被表扬的学生明白了自己的优点,更让其他学生明白了自己努力的方向,如此的评价语言才能收到实实在在的效果;再次当有的学生回答问题有所偏差时,我们也应及时鼓励他的勇敢,侧面纠正他的错误。如在教学一篇英语课文时,我问道:“How far is it from here?”一学生马上回答道:“It’s on Hong Kong Road.”。明显这是个错误的回答,而我却说:“En,yes,so it’s far from here,right?Then can you tell me the exactly distance?One kilometer or two kilometers?”学生在我如此的提醒下,马上纠正了自己的答案,其他学生也并没有发出嘲笑的声音。

4.活动有趣、有效。在英语课堂教学的组织、呈现、巩固等各个教学环节中,教师可以用各种方法来渲染课堂气氛,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耳悦、心悦,以达到“唤醒”的效果。如在教学6B Asking the way中,我要求学生分角色扮演并将教室布置成了街道地图,学生分别饰演其中问路的人、路过的人及警察等角色,这使得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很高,一扫以往沉闷的气氛。此外,教师如果用夸张的简笔画、多媒体动画进行课堂辅助教学,学生会感受到趣味盎然的学习氛围,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消除消极的情感因素。如在教学教材中的“Look and Say”部分时,教师可以制作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观察每幅图的内在联系,让学生串联出故事情节,形成连环画的概念来操练语言点。总之,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尽力为学生设计更多、更精彩的活动,让学生乐于英语学习,这样才不会有更多负面情绪的产生,教学效果才会更好。

综上所述,学生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出现的种种消极态度是因为他们在负面情感的指引下产生的,这也使得他们在英语学习中出现了很多的学习的误区,因此会视英语学习为“受难地”,我们只要采取正确的方式使他们接受积极的、正面的情感暗示,就一定能够使他们走出小学英语学习的“受难地”,感受到英语的快乐,从而使我们的英语教学更加有效。

上一篇:对高中历史教学设计的思考 下一篇:浅谈如何在技工院校语文教学中锻炼学生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