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模式

时间:2022-10-05 04:38:44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模式

为进一步提升高中英语的教学质量,有效培养高中生的语言运用技能,我国的英语教育工作者经过悉心研究,提出了“问题引领”的阅读教学模式。在阅读目标的指引下,以学生为中心,借助要求学生讨论的问题预设,充分激发其学习积极性,从而推动其英语学习进步和发展。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主导地位日益提升,阅读教学的聚集点逐渐转移到提问设计上来,这是阅读教学不可或缺的方式和手段。英语阅读的问题如果设计精准、新颖到位,不但可以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激活他们的英语思维,还可以激发他们的表达思维和创新欲望,提升其英语课堂的阅读参与度,最终达到培养其阅读理解能力的目的,实现教学效果的优化与提高。本文将阐明这一教学设计模式的基本特征和优势,指出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正确教学理念和丰富教学形式,教师应当精心设疑,利用问题情境优化提问设计,在阅读与导入反思环节中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水平与语言综合素养。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三个主要环节

1.Pre-reading(阅读前)现阶段英语读前环节基本采取头脑风暴法(Brain-storming)。这一方法最初起源于精神病理学,现在更多地强调为推动和激发产生新的理念与设想而不加任何限制的自由探讨与联想,鼓励学生之间在互相商讨与启发的背景中培养发散性思维,继而帮助学生加快阅读信息理解与英语思维共鸣。2.While-reading(阅读中)阅读中环节的主要方法包含scan-ning,skimming和detailedreading若干种。略读(skimming)部分要求学生限时通读全文,用快速浏览的方式培养学生在阅读初期迅速捕捉文章主题、预测其发展与结局的能力。扫读(scanning)部分是要求学生对细节进行阅读理解,培养其捕捉具体信息与重要内容的能力,训练他们在提取、筛选和重组文本信息过程中归纳和概括文意的能力。细读(detailedreading)方法是要求学生深入分析阅读段落当中的语言,培养其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比如理解文章中结构较难、意义复杂的词句与结构,挖掘作者的主观写作意图和具体阐述观点等。3.Post-reading(阅读后)阅读后的环节也可以称作评价性阅读,也就是reproduction,要求学生以完成一定预设活动的模式,进一步思考文章的观点、主题、语言风格及写作手法的特色等,以任务驱动模式为动机,以独立思维为杠杆,实现对文章的深入理解。

“问题引领”阅读教学设计模式的实践操作

在基于问题引领模式的英语阅读教学设计当中,最关键的步骤是要选择恰到好处的问题,作为教学模式设计的起点,成为贯穿整个课堂阅读教学的主线。在课程的具体设计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考虑学生课堂阅读学习的现实需要,立足于每个学生独特的英语思维模式,把知识点转化成可以探求的问题创设,通过学生把握问题的解决方式来激励他们独立思考,积极主动地阅读,培养其探究精神。另外还要考虑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包括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认知能力的不同。1.以问题导入课堂阅读教学,推动学生构建主动思维在阅读前环节中,教师需要利用新观念和新设想,鼓励学生自由探讨与展开联想。在熟悉完阅读文章以后,紧抓有助于学生进行概念知识与信息重组的内容设计阅读任务与活动,引导学生带着疑问和目的阅读英语篇章,这样便能启迪智慧,引发学生创新思考。阅读理解其实是一个建构知识的过程,英语信息的采集并非借助阅读资料来获取,而是要求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串联起原先的英语背景知识和以往的学习经验,互相联结整合,并构建和加工这一系列阅读信息,进而产生自己独特的见解和观点。因此教师在问题导入环节,需要紧抓问题这一核心要素,帮助学生调动与回顾先前所学的英语知识,有机融合新旧阅读体验。2.用问题活跃课堂阅读氛围,精心设疑并加深文本理解精彩的导入为阅读教学设计模式做好了铺垫,在阅读中环节,教师还必须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阅读文章及材料。问题设计是培养发散性思维的源泉,教师提问应根据高中学生的现实英语能力,合理利用启发式的问题激发其思考阅读问题的兴趣和主动性,促使他们觉察到篇章段落的语言与内容细节部分,实现阅读效率提升的目标。教师需要提升自身的阅读教学水平,精心设计问题,完备教学内容。首先要掌握先进的阅读教学法,其次在问题设置环节需要依照教学内容,遵循层次性和价值性的原则,结合多种不同的教学方式及手段,贴近生活实际设置问题。在教学与西方文化相关的阅读文章时,可将中国文化当作导入元素,引发共鸣。设置悬念性问题是诸多高中生探求英语阅读求知欲的动力来源。教师可以在学生已经形成的概念和对某些问题的生活体验基础上,鼓励学生对这些问题做出更加精确的陈述、解读和诠释,制造悬念,引发学生的无限遐想,加强对阅读文章内容及问题的关注度。教师要提升开发与整合英语阅读教材文本的水平,打造课程生成能力,采用开放式、互动性与创造型的课堂阅读教学模式,构建起师生交流互通的平台,使学生在民主、平等和宽松的氛围下愉快阅读。

作者:张志刚

上一篇:桐木结构承重及机械加工研究 下一篇:软件设计模式课程教学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