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中等生潜能 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时间:2022-10-05 03:46:41

挖掘中等生潜能 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内容摘要]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帮助中等生走出困境,首先教师应该转变教学观念,端正教育思想,在“自学、精讲、勤练”的教学中,多关注中等生。其次要针对教材的知识点、重点、难点和中等生实际水平,恰当地制定教学目标,加强基本概念教学。此外,还应注意问题的分析引申,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习兴趣。

[关键词]更新观念;明确目标;分析引申

一、转变观念,调整教学策略

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有意无意地偏爱优生,对中等生关心不够,致使中等生失去了学好数学的信心。鉴于此,我加强了对教育理论的学习,转变了教学观念,特别是“罗森塔尔”效应给了我很大启示。我认识到,提高全体学生的数学学习质量,不仅要抓好优生,更要抓好中等生,要真心诚意地增加对中等生的情感投入,使他们感受到教师的诚心和爱心,从而产生了学好数学的强烈愿望。

我过去上课多“满堂灌”,学生听得昏昏沉沉,教学效果不好。转变观念后,我注重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尝试采用“自学、精讲、勤练”的教学方法。先指导学生按提纲预习自学,把不懂的问题记下来;在巡视中收集学生自学中的问题,多关注有问题的学生,鼓励他们大胆提出问题并自主解决问题;重点讲解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点;把部分课外作业改为当堂练习,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解决问题。这种与学生近距离的接触,使教与学能够保持同步,也使学生掌握了学习数学的方法,增强了学习信心,从而提高了课堂学习效果。

二、明确教学目标,加强基本概念教学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指针,课堂教学活动是围绕教学目标展开的,所以针对教材的知识点、重点、难点和中等生的实际水平,恰当地制定教学目标是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一环。教案的设计要围绕目标,不能过高或过低。如教学简单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时,我先出示教学目标“掌握转化的数学思想,能够把两个二元一次方程组成的方程组转化为一个一元一次方程”,使学生心中有数,而后让学生解答两个已学过的两个一元一次方程3(y+3)-8y=14和3x+2(2x-3)=8,并说明他们的解题思路,最后,教师提出两个方程组 和 完成转化。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兼顾到中等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和心理活动规律,这部分学生上课注意力易分散,较难掌握抽象的知识,因此教学必须具体化、直观化。我在概念教学中尽量联系生活实际,把枯燥的概念形象化、趣味化。新课导入时,根据不同课型的内容采用发现法、联想法、类比法、悬念法、问题法、游戏法、故事法等,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到教学氛围中。如三角形的稳定性教学,我出示了准备好的四边形,然后将其折成三角形,以此来揭示三角形的稳定性,在我的启发下,学生联想到很多生活中的实例,这样就很容易掌握这一概念。又如教学函数概念时,我是这样导入的:我今天早晨上街买青菜,0.5元一斤,买了4斤,问花了多少钱?如果买6.5斤,买x斤呢?学生能一一回答。我告诉学生,你别怕函数,“函”就是“隐含”,如果把买x斤花的钱设为y元,那么能得到怎样的等式?学生回答:y=0.5x。我又问:花钱的多少怎样变化的呢?在学生弄清楚是随买菜的多少而变化,即y随x的变化而变化后,我再引入书上的概念:在某一变化过程中,两个变量x、y,对于x的每一个值,y都有唯一的值和它对应,y就是x的函数;这种关系式是y=f(x),x是自变量,y叫因变量。这样的教学设计能使中等生轻松掌握概念,取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三、注意问题的分析引申,培养思维能力

解题过程可分为分析题意、探寻解题方法、实施解题方案、验证答案等步骤。中等生没有良好的审题习惯和技能,容易出现因性格浮躁、审题不严而“漏题”,因意志薄弱、心慌意乱而“怯题”,因情绪激动、转换印象而“走题”。我在教学中注意培养中等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如列方程解应用题时,引导学生列出提纲,找出已知条件、未知条件、隐含条件以及已知和未知的关系(等量关系),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又如解题“已知ABC中AB=10, BC=5, AC=8,求ABC的内切圆半径R”时,我启发学生联想已做过的类似题目“已知RtABC中斜边AB=5,BC=3,求RtABC内切圆半径R”,该题的解法为连接圆心与切点,易得R=(AC+BC-AB)/2=(4+3-5)/2=1。这种解法中,直角三角形面积为两直角边乘积的一半,那么能否利用内切圆半径表示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呢?通过这样的引导,中等生就能利用等积法求出斜三角形内切圆的半径。

教学中我充分发挥例题的作用,鼓励中等生勤于思考、大胆质疑,要求他们独立作业,做到一题多解、多题一解、难题详解,并利用一些典型例题的引申、变化,启发学生思维。如“已知两圆交于A、B两点,过A、B各画一条割线,分别交两圆于C、E与D、F,求证:CD∥EF”,解题时我让学生先画圆,自然出现了多种图形,学生各自完成证明后,我启发他们如果改变两圆的位置关系和两直线的位置关系,结论是否仍成立?学生兴趣十足,积极地思考讨论,得出了一些变形题并证明结论仍成立。我在小结时赞赏学生的探求精神,同时指出变换两圆位置关系可以得到近二十个类似的命题,让学生们课后继续思考。这样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分析探求,构成了一个有层次的师生双向思维活动,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在数学教学中,我不断进行实践和探索,积极优化课堂教学过程,以自学、精讲、勤练为主线,以富有情趣的教学方法培养中等生的学习兴趣,用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活动调动他们的多种感官,给他们创造动口、动脑、动手的机会,使他们更多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上一篇:小学数学结课环节的观察与思考 下一篇:做智慧型的“懒”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