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学生品味语言的真情

时间:2022-10-05 12:40:41

如何教学生品味语言的真情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课程的核心目标应使学生“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所以语文课的目的是学生学语言,即让学生学习作者如何运用语言文字来表情达意、叙事状物。品味语言是语感教学最主要的特征。而课文的思想感情不是靠讲解传递的,而是要引导学生感受真情。作者是先有情思而后成章,读者是看了文章再体味作者的情思。我们要学会敲击文本,倾听文本中间发出的每一个音符,探寻文本中可能的每一个裂缝,让我们的心灵与文本撞击,在撞击中拨动生命的琴弦,让自己最终在与作者同喜同悲、同欢同乐的被动接受中解脱出来,成为行动的主体。

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在品味语言这一环节中,设想与实际操作有一定的距离:学生回答问题时,或隔靴搔痒,或蜻蜓点水,总是未能抓住关键去回答,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往往放弃学生课堂上的主体作用,进行一言堂似的教学;这就使课堂教学中品味语言这一举足轻重的教学环节流于形式,未能达到真正的效果。那么,如何教会学生咬文嚼字、品味语言所蕴含的真情味?在平时教学中就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

一、重审扮演角色

在以人为本、学生为本的课堂上,教师不再是知识简单的“传授者”,而是学生获取知识的“组织者”“引导者”“启发者”,更要“蹲下身”来成为学生忠诚的“倾听者”、思维活动的激发者。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正如于漪老师说的:教师要从惯常的从“教”出发的立足重点转换到从学生的“学”出发,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考虑他们想学什么、怎么学;学的过程中会遇到哪些障碍,怎样帮助他们解决;怎样才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有主动学习的时间与空间;怎样才能挖掘学习的潜能,使他们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因此,一切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思考问题。离开了学生的“学”,教师的“教”是难以有所作为的。教师的行为目的并不在“教”本身,而在于“学”;教的真义不是“使教师教”,而是“使学生学”。

《答谢中中书》一文要让学生仿佛看到一副清丽的山水画,读到一首流动的山水诗,体味语言精练生动,理解作者的微妙心境。上课时,教师将课文改写成一首七言绝句“两岸石壁五色辉,青林翠竹四时备。晓雾将散猿鸟鸣,夕日欲坠沉鳞跃。”采用教师示弱的方式,请学生找出原作胜过改诗之处,并说明理由。教师既给学生从何处入手品析山水之美搭建了平台,又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因为学生对找出教师改的诗歌的缺点很感兴趣,还可以证明他们高人一筹,而且这一能力又在他们的“最近发展区”内。于是学生积极动脑,主动钻研文本,在有效的、动态的、有情趣的阅读体验中,品味原作的关键词,感知原作独有的美感,引领学生在山水之美中徜徉。最后经过学生齐读、用笔描写想象,整体感知了山川之美美在山高水清,美在四季常景,美在晨昏相映,美在有声有色,美在动静结合,美在俯仰生姿。这时的教师与学生成了统一体,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和引领者,思维活动的激发者,课堂充满着智慧的灵动和勃勃的生机。

二、巧借媒体美读

当今的语文课堂,多媒体技术在得到广泛运用的同时,也免受不诟病。笔者认为,如果媒体朗读确实具备优势,教师们完全可以充分利用。那么,如何教学生品味语言的真情味?关键在于使用何种方法。

朱自清《背影》这篇课文的重难点集中在让学生体会作者对无私父爱从不理解到被感动的过程。就这一重难点,笔者设计了初读背影、悟背影、再读背影三个环节。初读背影,先让学生谈感受,然后请学生找一找,父爱具体表现在哪里?问题提出后,请学生边听电视散文《背影》片断,边思考:作者从哪几方面描写背影的?学生品味了描写父亲背影的语言后,第二次请学生观赏电视散文《背影》片断。最后请学生选择感触最深的片断,读一读,赏一赏,并把自己的理解在空白处写一写。

笔者观察到,学生两次观赏电视散文《背影》片断时的反应截然不同。第一次在进行语言赏析之前观赏,学生对父爱不理解,因而表情大都很平静,个别学生看了父亲攀爬月台时笨拙的动作觉得可笑。品析描写背影的词句后,再听读电视散文《背影》片断,学生沉浸在浓浓的父子深情之中,一脸凝重,表现出深受感动的样子,有的学生甚至有想哭的冲动。学生对“背影”所蕴涵的“父爱”也肯定不会只停留在抽象的认识上。媒体的美读用两次比第一次试教时只观赏一遍效果要好很多。借助媒体第二遍的美读,引导学生理解感受作者从字里行间透露出的那份父亲对儿子至亲至爱的深情。理解了父亲对儿子的深情后,学生选择感触最深的片断朗读得十分动情,在朗读中悟出了父子间的深情,巧妙地实现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这次教学不仅让我认识到借助多媒体美读品味语言的真情味,还启发我合理巧妙地运用已有教学资料来提高课堂效率。

三、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著名特级教师余映潮说:“课堂上的朗读,小而言之,是培养语感、积累语言的极为重要的正确途径;大而言之,是教学改革和教师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培养文明的高素质人才不可或缺的教学手段。”因此,朗读理应成为语文课堂上悦耳动听、美妙迷人的乐章,要多开口示范,练好范读基本功,运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加强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有些课堂朗读在读之前没有要求,朗读过程中没有指导,读后不能及时评价反馈,学生只是被驱赶着为读而读。那么,如何通过教师指导学生朗读,教会学生品味语言的真情呢?

诵读法成功的关键是要读出声音的各种形态,如节奏、语调、语气等,只有这样,才能听到“古人”的心声,才能触摸到言语主体的情味。教授《满井游记》第二节时,教师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读出声音的各种形态。首先要求学生能流利地朗读课文,接着请一位学生读第二节前两句,要求读出文言文的感觉。发现学生读得太快,教师及时予以指导:写景也是在抒心情。这篇文章念得快慢不同,表达的心情也不同。然后,教师分别用激昂和缓慢的语调范读,进而就要求学生读出节奏。学生读得语速较慢且停顿较生硬时,教师指导学生如何把握朗读节奏。通过提问,学生明确了“稍、微”能体现作者心情之后,上课教师有感情地示范朗读“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然后提示:下面有一下子放飞心情的感觉,读“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时语速可稍快些,语言像抛出去的球一样。学生找到感觉后,教师继续指导:读文言文时可以摇头晃脑地读,像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寿镜吾老先生一样,就能读出文言文的感觉来。

上述这位教师在指导朗读时有自己的方法。他先让学生自己琢磨,在学生遇到困难时才示范朗读,即所谓“不愤不悱”。用不同的语气、语调范读,通俗易懂,让学生理解了语速快慢在表情达意上的不同。使学生的认识由浅入深,由感性到感知、顿悟。课堂上充满了学生朗朗的读书声,反复的朗读,能使学生读得正确、读得流畅、增强语感。学生在反复朗读中体察语气,逐步读出作者见到一幅幅生机勃勃、喜气洋洋的早春画卷时欢快、恬适的心情。学生读后音过情留,口有余香,字字句句仿佛出于己之口,浓浓情意仿佛出于己之心。

四、联系生活体验

有人说,教学过程就是学生的一种特殊的生活过程,这个过程单一了,学生发展就会单一;这个过程丰富了,学生的发展就会丰富。品味语言也是如此。语言是反映生活的,又是为生活服务的,语言与生活密不可分。在阅读教学中,对于课文语言的深层含义、特殊情味,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体验去揣摩、去体味。只有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积累,设身处地地体验课文所描绘的情境,使语言文字在头脑中形成的图像逐渐鲜明具体,此时的感受才是真实的。如果学生在品味语言时遇到困难,教师可以立足文本、联系生活,激发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拉近文本内容和学生生活的距离,使教学内容“趋于生活化”。

《故乡》一文中,“我”在渐近故乡时见到的故乡是“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学生从“萧索的荒村”中读出了故乡的萧条,但忽略了“横着几个”关键词的表达作用。如果学生不能联系生活去体味,很难体会到“横着几个”的含义。这时笔者灵机一动,请学生从五楼窗口往远处看,问:“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学生回答看到了密集的高楼,想到了家乡的繁华。我又追问:“拆迁的后庄村与这里密集的高楼比较有什么不同?”学生恍然大悟地说:“拆迁的后庄村小、衰败、荒凉。可用《故乡》中‘横着几个’来描写。‘横着几个’形象地写出了现实中‘故乡’的萧条冷落。”让学生借助自己的生活(学习)经验和想象“行走”在语言文字的世界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审美,就能使他们体味到语言的真情。

以上四种方法能够真真切切地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深处,实实在在地教给学生积累语言、体悟情感的方法。学生就此学习了一种“咬文嚼字”的好方法,并通过文字这座桥梁与作者会面,与作者的感情相契合,养成敏锐的语感,使阅读教学成为“学生、作品、编者和教师之间的平等对话”。品味语言的方法还有很多,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不断钻研探讨。当然,教师首先要有深入课文、认真阅读文字的习惯,才能指导学生认真地阅读文字,从而了解文字的内涵。

参考资料:

顾燕文《语文教师应该站在哪里?》,《语文教学通讯》2011年第9/B期。

上一篇:在欣赏中点燃学生热爱器乐学习的火花 下一篇:还学生一个原汁原味的写作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