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对学生教学管理的初探

时间:2022-10-04 11:10:38

职业教育对学生教学管理的初探

职业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作为学校有序教学的重要保证,历来受到各级领导的重视和关注。职业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是学校重要的工作之一,做好学生管理工作是高校的重要职责之一,也是体现学校教学成果的重要指标之一。搞好学生管理工作有利于职业院校各方面工作的顺利进行。有利于职业院校学生各方面素质的提高;有利于职校教学的有序实施。作为职业院校一线教学工作者,同时连年身兼班主任工作,在探索学生管理工作方面提出一些薄见,以期同行共勉。

一、积极实施教学改革,提高学生专业能力

培养应用型、技能型、高素质人才是职业学校的重要目标。随着新形势条件下职校生源素质的不断下降,以及用人单位对专业人才素质要求的提高,职校专业教学改革也势在必行。

职校教育教学是一种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素质为本位,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目标的教育。因此,职校教育必须从普通教学模式中跳出来,采用能够适合学生结构和职业院校发展人才的战略,不断采用变化发展的教学方法来实施教学。运用情景教学法和实践教学法,是适应职校课堂教学改革的需要。“情境教学法”以实际情境和客观条件为主,运用教学指导思想,以“尝试问题”为其必要因素,以“先试后导、先练后讲”为其特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动手能力,促进智力发展;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真正实现以主体练习为主线,激发学生学习知识和技能的主动性。同时,“实践教学法”的研究也对职校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建设与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相辅相成的,在尝试教学理论的应用研究中,教师在教学设计的任何环节上,都应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将自身的主导作用努力用于创设情境,为学生架设认知的桥梁。因此,职校教师在教学方面的着力实施和大胆的教学改革,有利于教学成果的更高获得,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在这个急需复合型人才、高素质型人才的社会里,多方面搞好职校的教学改革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是职业院校的重要任务之一。

二、加强学生管理力度,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加强学生管理力度,为培养有文化、有纪律、有素质的职业型人才作保证:学生管理的目标主要体现在:规范学生行为,营造良好校园环境,为学生的在校学习、生活创造有利条件,使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法治意识,并提高自主管理能力。

提高学生自我防范意识。职校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条例和奖惩措施,规范学生在公共场合的举止,帮助他们养成谦让礼貌、团结互助的习惯,提高其行为的文明程度;通过制定并实施有关安全措施,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和安全防范意识,规范学生在安全方面的行为,如不在宿舍内违章用电,不私藏管制刀具,不参与打架斗殴,不在条件不具备的地方进行娱乐活动等,以保证学生的财产安全和人身安全;还可以通过规范学生在社会政治活动中的行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坚定的政治立场。

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实践证明,科学、合理、符合学生特点的管理制度和细致入微的管理教育,可以调动学生自觉参与管理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提高职校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目的。

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职校通过建立规范的学习制度,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提高职业学校的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行为。建立多样化的奖励机制,对学生进行激励、激发,调动学生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潜能。并且通过制定一系列资助措施,为学生提供一定的经济援助,帮助他们解除后顾之忧,促进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同时,高校可利用自身优势,与社会有关单位协调,进行人才的输导,给学生提供社会实践环境,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三、新形势下,职业院校如何有效进行学生管理

新形势下,如何有效搞好学生管理工作,是一个不小的课题。职校学生管理工作作为一项较复杂、较繁琐的工作,有很多特点。如工作的繁琐性、重复性、复杂性等。因此,只有遵循一定的原则,才能快速、有效地开展学生管理工作,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实效性。学生管理的原则主要包括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学生法制建设、学生能力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职校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是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目标之一。学生管理工作能否及时、有序、有效地进行,关键是能否提高学生的自身建设。

学生法制建设是依法治校的重要内容。有效的管理需要一套切合实际的管理办法和管理制度。加强学生管理工作,首先要建立和健全规章制度,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大力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是职校学生管理的重要目标:培养建设型、复合型、运用型人才是职校的重要任务。在职校管理工作中,培养高素质人才是职校管理工作的根本。抓好学生各方面能力,是职校管理工作的目标。因此,新形势下,做好高校管理工作,从根本上来说就是抓好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学生法制建设、学生综合素质和学生专业能力的提高。

上一篇:新形势下中职\中专数学教育的思考 下一篇:网络社会中的学校德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