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新课程改革伴我同行

时间:2022-10-04 08:25:25

语文新课程改革伴我同行

十九世纪德国的著名哲学家叔本华曾经说过:“记录在纸上的思想就如同某人留在沙滩上的脚印,我们也许能看到他走过的路程,但若想知道他在路上看见了什么东西,就必须用我们自己的眼睛。” 语文新课程改革已经试行了几个年头,作为一位中学语文教师,我也有过彷徨,有过无助,人云亦云,别人怎么做我也怎么做;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际教学,我发现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和评价等方面都较原来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怎么样才能适应新课改,没有现成的范本,没有可学习的对象,只能靠自己的摸索和探究。

经过几年的摸索实践,我对语文新课程改革有了自己更深一步的认识,下边仅对自己的几点体会做一分析:

一、创设互动环境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我们应该努力营造一种宽松的、平等的、和谐的课堂环境。在过去传统教学中,我们总认为教师处于至高无上的权威地位,学生只能无条件地接受教师的一切灌输,由于我们是以“教”为中心,所以,语文中常见的阅读训练,讲解的过多,分析和说明常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从而丧失了学习的积极性。

我们必须改变了旧的教学观念,从教师的“教”转向让学生的“学”。我们要努力去激发学生敢说、敢想、敢做的热情,或借助实物,直观教具

二、提倡简单教学

有人说,语文并不简单,是很复杂的学科。从学习的生理、心理机制看,语文确实是复杂的,但怎么才能学好语文却并不复杂,就是“新课标”上所说的“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语文实践是什么?最主要的不就是多读多写吗?“课标”里有一段话说得非常精辟:“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这就是讲的多读。“课标”里还说:“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这就是说――写多了,就会写了。所以我们不要人为地把语文教学搞得那么复杂,那么高深。

语文学习的实践性决定了语文学习的综合性。将语文分解成一个个“知识点”、“能力点”,逐一进行训练,试图用这样的教法提高语文教学效率,那完全是一厢情愿。语文学习是混沌的,是熏陶,是习染,是点滴积累,是日有寸进。

三、追求真实探究

现在的语文课,形式主义的东西不少。如不管需要不需要,都要使用多媒体,都要让学生表演;明明每人手里都有课本,却偏要把课文逐段打在屏幕上;明明自己朗读得很好,却偏要让录音机代劳。为什么不可以让学生读自己的课本呢?为什么不可以老师自己范读呢?又如将合作学习与四人小组讨论等同起来,动不动就让四人小组讨论,还没有说上两句,又立刻叫停。这样的合作学习又有什么实效呢?一堂课,热热闹闹,却看不到扎实的训练,听不到朗朗的读书声,学生又何所得呢?

在教学研究中,也存在着追求浮华、不讲实效的问题。上研究课,追求观赏性、可看性,花样多了,务实少了。有些教学研究文章,追求所谓“学术性”,术语堆砌,故弄玄虚,让人读后不知所云。

对于“训练”,在“课标”中似乎有点淡化了。其实“课标”所反对的只是过去充斥课堂的繁琐、机械的训练,是只对考试有用、而对终生无用的那些“题海战术”。如疲劳轰炸式的抄抄写写,连篇累牍地做模拟试卷……

语文教学要注重语文的感悟、积累与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可见,比如写字、读书、习惯等,还是要扎扎实实地进行训练的。

习惯,不仅是指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就连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等能力,也必须达到技能乃至习惯的程度――也就是要形成张光鉴先生所说的“快速反应通道”,对学生才有实际的用处;离开了反复的练习和实践,达不到自动化的程度,就不能派上什么用场。这话吕叔湘先生早就说过:“在语文教学上,主要的任务应该是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不能过分依赖教师的分析和讲解。因为运用语言是一种习惯,习惯的养成要通过反复的练习与实践。”国外有一个统计资料很能说明问题。人对任何一个词汇或句子,都须要300遍以上的听说读写实践,才有可能终身不忘。而要想运用自如,其实践必须在1000遍以上。当实践次数达到3000遍以上时,这些词汇或句子就会被认定为母语。

我们强调的训练是基本的训练,科学的训练,活化的训练。这从小学语文课后作业的设计以及“学用字词句”、“处处留心”、“语文与生活”等栏目的设计可以看出来。这些练习是为了打好学生的语文基本功,是具有开放性的,是面向生活的,是具有挑战性的,是鼓励探究的,是有实用价值的,是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

总之,语文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只有作好充分的思想准备,进行科学精心地设计,才会在教学中使学生真正地“新”起来,才会使他们感到无限快乐,才会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

上一篇:浅谈中学信息课堂的“解惑”教学 下一篇:让语文课堂教学充满诗意与灵动的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