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数学兴趣,让学生愿学\乐学数学

时间:2022-10-04 06:14:11

培养数学兴趣,让学生愿学\乐学数学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09-0072-01

数学家关肇直先生说:“数学的发明创造有种种,我认为至少有三种:一种是解决了经典的难题,这是一种很了不起的工作;一种是提出新概念、新方法、新理论,其实在历史上起更大作用的、历史上著名的正是这种人;还有一种就是把原来的理论用在崭新的领域,这是从应用的角度有一个很大的发明创造.”我们在这里所说的,正是第三种发明创造.“这里繁花似锦,美不胜收,把数学和其他各门科学发展成综合科学的前程无限灿烂.”

数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基础. 由于数学的发展和完善,数学逐渐被应用到各种科学上或产生新的科学,数学成为科学的大门和钥匙。所以,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今社会,学生学好数学,提高数学素养是至关重要的.而要学好数学,关键是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兴趣.是人们倾向于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个性心理特征.学习兴趣是学生探究知识的巨大动力.是发明创新的某种精神源泉.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愿学,乐学呢?

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和谐愉快的课堂教学气氛是学生敢于参与的先决条件。学生只有在不感到压力的情况下,在喜爱所教老师的前提下,才会乐于学习,才会热情高涨,才能大胆想象,敢于质疑,有所创新。教师要放下架子,与学生多沟通,跟他们交朋友,在生活上、学习上都关心他们,从而激起对老师的爱,对数学的爱;教学要平等,要面向全体施教,不能偏爱一部分人,而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却漠不关心。

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喜怒哀乐,从尊重,爱护,体贴学生的角度给以引导,将失败的阴影消除,将成功的喜悦放大,将好奇的心理引导至主动探索,所以,教师只能够尊重,爱护,体贴学生,能够严以律己,以身作则,赢得学生的尊敬,爱戴与钦佩,因为教师的忠告和批评会激起学生改正错误的决心和信心,教师的赞扬会引起学生的内心愉快和深深的满足,教师的正确引导会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培养学生的成就感,要做到从简单入手,从细微处入手,平时提问题,出考卷,要注意把握好难度梯度.要敢于让学生取得好成绩,使之能产生一种成功的感觉.对学生取得的点滴进步,要不失时机的加以表扬.鼓励他们,消除他们对数学的恐惧感.培养信心.另外,对考试,作业中的失误不能批评,而要帮他们分析错误的原因,找到知识上的缺陷.然后用类似的问题对他们重新测试.这样易让学生找到自信,增强了他们学好数学的信心.

成功和表现是相互联系的,有机会表现,才能有机会获得成功.须知,人总是希望被欣赏,因此教师要尽量地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望,为其创造自我表现的机会,给学生提供表现的舞台,使之在表现中增强兴趣,优化个性. 例如:在数学教学中,对于某一道命题,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得出了一种或几种解法,特别是有独特见解的方法或较简捷的解法,这时会产生一种自我表现的心理,希望得到别人的欣赏,教师要尽量地满足他们,当这种心理需要得到满足时,学生会百倍的去学习,去探索,去创造,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在数学教学中,对于学生的点滴进步都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坚持多鼓励,勤表扬的原则,对于基础较差者,更要注意选准角度,用恰当的语言进行肯定评价,使他们感到老师在注意自己,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老师看到了自己的进步,这样他们的积极性肯定会高涨,对你所教的数学课会产生浓厚的兴趣. 在学习数学和解决数学问题过程中,学生能大胆地提出问题,能对所接触的问题大胆的提出怀疑或不同看法,这是学习兴趣的重要表现,是深入思考的结果.学生具有提出问题的能力,善于质疑,不仅可以促进思维和智力的发展,而且有助于增强对数学的兴趣.

在数学教学中,例题教学是一个重要的环节,要使学生在解题中,广开思路,掌握规律,还必须培养学生的多维性思维,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是知识的主人,教师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其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迁移思维,创新思维,使他们想学,好学,会学,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得主动,生动,活泼.符合这一教学思想的课堂教学,应该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为主线”的教学主体观,课堂气氛轻松,愉悦,和谐,民主,这样会大大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另外,在教学上,我们还可以通过伟人的感人故事,饮马,黄金分割等趣味问题及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总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只要我们教师有扎实的数学知识,并不断的学习,提高自己的数学素养,我相信,我们会不断的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技巧,发展学生能力和体力;从而为国家为社会培养出一批批优秀的人才。

上一篇:回归生活学数学 下一篇:让情感教学贯穿英语课堂内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