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招投标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浅析

时间:2022-10-04 05:13:32

建设工程招投标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浅析

摘要:本文首先对工程招投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然后找出问题的成因,最后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建设 工程 招投标

近年来,我国招投标制度在不断改革,使得建设工程招投标制度日趋健全,同时在工程建设项目中取得较好的效果,然而,从运行的实践来看,虽然通过招投标制度规范了交易者的行为,但是,当前我国实行招投标制度的时间较短,一些影响建设工程招投标管理的因素仍然存在,导致工程招投标的实践中出现诸多不良现象,需要我们对其进行反思与探究,从而切实提高工程招投标管理水平,促进建筑市场的健康发展。

一、招投标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在招投标过程中限制公平竞争的问题。招投标行为就是鼓励并保护公平竞争,但现阶段国内招投标中,不公平竞争情况屡见不鲜, 主要有: 通过对资质要求、企业注册地、注册资金等条件设置障碍,不给外地建筑企业进入本地市场的机会,通过在招标文件和评标办法中预设有利于本地企业的条款,给予其不合理加分等方式,实施地方保护。

1.2 在招投标过程中规避招标的问题。招标单位以各种借口规避招标, 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 该招标的工程向保密工程等不招标的工程靠拢; 本该在省市级交易中心公开招标的, 借口到工程属地的区县交易中心招标;搞虚假招标,少数项目在招标前就招投标双方私下里已商议好条件,已确定中标人后再招标,而投标人为了取保中标再进行串标、围标等违法行为。

1.3 在招投标过程中挂靠投标和违法转包的问题。我国建筑法和招标法明确规定: 禁止非法转包,禁止企业出让资质的挂靠投标。然而在实际工程中,经常会出现挂靠投标或违法转包的情况。具体体现在,个人或某些单位由于其与招标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可以承接到工程, 但因不具备相应资质, 而挂靠到具有资质的建筑企业进行投标, 而那些具有资质的建筑企业或是为了增加市场占有率, 或是为了收取管理费而允许挂靠,而这些人或单位其技术、项目管理能力有限, 有可能对工程质量造成恶劣的影响,这种情况在市场非常常见,如果你在当地无人挂靠而自行投标, 基本上资审都无法入围。国内实力比较强的建筑企业中标后,由于工程地处偏远地域,或者工程合同额很小不值得派驻施工队伍进行建设, 便将工程转包给其他当地企业从中收取管理费, 于是便出现了“特级企业中标,三级企业施工”的怪现象,使通过招投标方法选定承包商的制度形同虚设。

1.4 在招投标过程中行政监管缺位的问题。由于招投标双方的博弈关系, 在招投标过程中就必须要存在监管机制, 用来制衡招投标双方,维护双方的合法权益。根据招投标法规定, 招投标工作的主管单位是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 但是在工程招投标的执行过程都是在各地建筑主管部门管理下展开的, 由于两个部门对于建筑工程招投标的监管分工不明确, 造成了有些地区无人监管的情况,同时由于监管的不明确,对于违法违规的处罚也就不明确。多部门依其职责并行监管的管理方式, 这种多头管理方式不仅造成了资源的重复浪费,而且加重了招投标双方的负担, 提高了招投标成本。

二、工程招投标管理出现问题的成因分析

2.1 有关招投标的制度尚不健全。目前,我国在建筑行业方面的招投标管理制度仍待加强,没有较为科学的以及同招投标相配套的操作规范,在招投标的全过程主要是根据评委的意见来确定中标的单位,然而,这些评委均是相关的政府部门进行指定与委任的,他们并不全是专家,并且建设单位在招投标活动之前,早已充分地了解过这些评委的姓名、家庭状况、工作单位以及在单位所担任的职务等各方面有关他们的信息,同时也没有人来干预以及监督评委的工作,这样一来,极有可能产生私下的钱权交易现象,换句话而言,在业主公开招投标之前,同建设单位的主管人员走关系,通过各种不正当是手段给评委等人行贿,从而取得招投标活动时的中标法码,因此,“内外勾结,明招暗定”的问题的出现在所难免。

2.2 在招投标现场缺少完善的监督机制。从形式上看,大部分的招投标现场都有政府人员以及监察与审计人员参与到评委工作中,表面上是在监督,而暗中或许已经互相串通。

2.3 由于国内评审时间和专业能力不足等原因, 导致投标人的不平衡报价未予澄清, 从而产生不正当竞争,加之评标方法中的合理低价法结果并不合理。通常情况下,评标委员会都将推荐最低报价的投标人为中标单位,然而,鉴于当前我国的施工单位中的项目成本核算的做法几乎说是空白,同时相比与一些发达国家中行业协会定期选择典型工程进行成本分析,然后对社会进行公布而言,我国在这一方面还未能做到。所以,评委在评审一个投标单位的报价过程中,对于投标人的建设成本的估计就有一定的困难,更不能准确判断是否低于其企业成本的报价竞标。

三、招投标管理控制措施

3.1 招投标文件标准化模式的建立。资格审查一般分为资格预审和资格后审。实行资格预审的,资格预审文件应当明确合格申请人的条件、资格预审的评审标准和评审方法。实行资格后审的,招标文件中应当明确合格投标人的条件、评审标准和评审方法。对投标人的资格审查必须充分体现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不得提出高于招标工程实际情况所需要的施工资质等级要求。不仅对企业的财务、履约能力等进行审查, 还应当注重对拟选派的项目经理的劳动合同关系、社会保险关系、是否有正在施工的工程项目等方面情况的审查, 要严格执行项目经理管理规定的要求。

3.2 完善招标文件编制及评标规范。招标文件的编制是招投标过程的关键环节。编制出一份公正、科学、严密、详尽的招标文件, 不仅可以防范招投标过程出现的违法违规行为,更可以为后期工程实施过程中合同履约的管理提供方便。评标办法的设计, 会直接到影响到最终的评选结果,从而影响招投标的最终效果。评标办法, 应做到公正、具体、科学、严谨、具有选拔性。现阶段评标工作一般在项目当地建设工程交易中心进行。评标时间一般在1天左右,采取必要的隔离措施,隔断评委与外界,尤其是与投标人的联系。

3.3 建立全方位的监督管理一体化模式。制定再好的评标制度, 也不能光依靠参与人自觉地实行,应该制定更为完备的监督管理制定, 从客观上强制监督规范参与人的行为。现阶段评标过程中要严格阻止评标专家与投标人的联系, 防正出现倾向性评标。在维护招标人利益的同时,却忽略了招投标的公平原则。建议在评标过程中, 采用数字技术将评标室内的相关情况对外公开,并邀请各投标人现场监督。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统一评标专家库, 并实施动态管理, 建立对评标专家资格的定期审核和准入、清出制度,对不能胜任评标工作或者有不良行为记录的评标专家, 应当暂停或者取消其评标专家资格。工程项目的评标专家在工程投标当天在建设工程交易中心内进行抽取, 并采取必要的保密措施。

3.4 加速国内诚信体系平台的建设。面对着公众监督平台缺失的情况,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2008年正式启用了“全国建筑市场诚信平台”。平台依托于网络,通过这个平台,对招标人、投标人、人、评标人等的违规违法行为进行曝光, 对有关单位的处罚结果进行通报, 对企业失信行为、不诚信行为给与揭露,除了对于不法行为进行揭露通报外, 平台还提供各种有关建筑的法律法规、表彰奖励、建筑企业资质等级等的查询工作。

参考文献:

[1]王成球.试论现行招标投标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2000(4)

[2]吴伟文.建设工程招投标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和对策[J].西部探矿工程.2007(23)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上一篇:浅谈建筑成本控制中的全面预算管理研究 下一篇:城市给排水中截污工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