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感言:我们在太行山上

时间:2022-08-22 05:20:43

金秋十月,我们登上太行山。太行山南麓有个晋城市,我们在晋城过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诞辰五十五周年,国庆节。接着是《中国城市经济》创刊五周年,社庆节。《中国城市经济》始创于山西,后迁京城。回娘家过节,自然倍感亲切。曾经担任过山西省委书记、湖南省委书记,现在全国人大任职的王茂林同志,是本刊的创办人。为本刊题写刊名的汪道涵前辈也是创办人。五周年之际,二位书写短文以志纪念,字字句句,情真意切,是对我们的鞭策与激励。主编杨重光执笔,撰写了编辑部文章《奋力前进的五年》,我们视为一段里程的标记。原社长白益进回忆了初创时期的经历,深情而温馨。五年来,本刊累计编发960万字的文稿。我们走过了960万字路途,又起步于新的征程。

金秋十月,太行山一片片绿,一片片黄。是收获的季节,所有的绿所有的黄都显示出饱满的浓烈的香醇的成熟!站在太行山上,自然生出太多太多的遐想……

鸟瞰祖国大地,山脉河流多是东西走向,惟有太行山却是直北直南,与它相伴还有吕梁山,中间一道汾水也由北向南流淌。晋城正处太行边缘,向南一望,山脚下便是一马平川的平原:黄河平原、淮河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直到珠江三角洲,视线所及几乎一直铺到南中国海。“雄踞太行,俯视中原”,站在这里,便自然生出这股雄伟之情,豪迈之气!

山外有山,天外有天。站在太行向西遥望,那是山峦叠嶂的昆仑山,青藏高原、珠穆朗玛峰……哦,原来我们刚及巨人的脚下。

这般感慨颇具象征意义:创办五年的《中国城市经济》的坐标定位及心态定位。

金秋十月,我们感怀着太行山。太行山是华夏文明的摇篮,女娲补天、神农躬耕、愚公移山、精卫填海远古神话的发生地。太行山是民族的战场,、、、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留下光辉的战斗足迹。太行山又是新世纪人民共和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包括全国最大的煤化工基地、火力发电基地、生铁铸造基地、以及北方最大的丝麻加工基地和国家重要的建材基地。

在这块厚土上栽培的《中国城市经济》,必然能茁壮成长,生机无限。

金秋十月,藉此《中国城市经济》创刊五周年庆典之际,在小城镇建设管理方面取得引人注目成就的晋城市政府,与山西省建设厅、中国城市经济学会联合举办的“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小城镇建设高峰论坛”,也在晋城市举办。二十一世纪实现城市化是中国的必然走势。根据我们的国情,与发达国家相比,大都市偏小,而农村则幅员辽阔广大;大都市人口偏少,而农业人口则比重过大。目前我国人口的80%居住在县乡,国民生产总值产出的50%出自县乡,因而,实现城市化的目标,建设发展小城镇是必由之路,显示出了中国的智慧,诚如社会学家、中国城市经济学会荣誉顾问费孝通所言:小城镇,大战略。

这也作为本期话题,写在太行山上。

上一篇:产业集群不同模式的分析研究 下一篇:县域兴,中国兴;县域强,中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