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阅读——有效教学的助推器

时间:2022-10-03 10:38:04

教师阅读——有效教学的助推器

摘要:课程改革给广大教师提供了广阔的创造和发展的空间,但在同时也给中学语文教师的能力修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教师的读书修养。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常常是强调了语文的学生阅读,而忽略了教师阅读的重要性,而把主要精力放在了考试信息的捕捉和考题解法的研究上。但是一个连文本都没有独到的解读的教师,怎么能在教学过程中体现新课改精神?教师的阅读很广泛,最基本的可以围绕教材进行阅读,对课本所选文章的整体性熟悉是教师课前必做的功课。将这些内容融会贯通,则不仅可以扩充知识容量,对原有知识的理解亦将深化,从而实现阅读促进教学,启迪学生。本文试以《今生今世的证据》教学为例浅谈教师阅读对课堂教学有效的促进

关键词:教师阅读 家园意识

“教师进行劳动和创作的时间好比是一条大河,需要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教师要常读书,平时积累的知识越多,上课就越轻松。”这是苏霍姆林斯基的教学名言。

《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了语文的学科性质,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教育理念,如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等。显然,课程改革虽然给作为学生学习指导者的广大教师提供了广阔的创造和发展的空间,但在同时也给中学语文教师的能力修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教师的读书修养,也就是常说的“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自己要有一桶水。”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常常是强调了语文的学生阅读,而忽略了教师阅读的重要性,而把主要精力放在了考试信息的捕捉和考题解法的研究上,认为只要高考出成绩,就是好教师。但是我们试想一下,一个没有时间读书、不爱读书的教师,又怎样引导学生读书呢?一个连文本都没有独到的解读的教师,怎么能在教学过程中体现新课改精神?

教师的阅读很广泛,但首先可以围绕教材进行阅读。比如要上好一堂课,对课本所选文章的整体性熟悉是教师课前必做的功课。不然只是照着前人的教案拾人牙慧、照本宣科,在教学中没有自己的思想,最多就是个传声筒而已,多少有点苍白无力。但若能将这些内容融会贯通,则不仅可以扩充知识容量,对原有知识的理解亦将深化,从而实现阅读促进教学。

苏教版必修一选取的《今生今世的证据》是被誉为“20世纪中国最后一位散文家”和“乡村哲学家”的刘得得的一篇有关家园意识的风格独特的课文。作者追问乡情产生的深层原因,人与故乡的关系到底是什么,故乡对一个人来说又意味着什么……当中没有过多的抒情,没有反复吟咏人与故乡的依恋之情,情感深藏不露,多少显得克制、理智,是整个专题中最有深度和厚度的作品。文章富含哲理,体现了一种难得的对乡村、对底层民众的人文关怀,对乡村日常生活意义的发掘以及对现代化进程中传统与现代两种文明之间冲突的反思。因此需要教师在课外通过广泛阅读相关作品促进课堂教学,从而让教学带动文本,让学生走进文本,仔细品味个中深意。

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主要设计了四个问题带动文本解读:

1、作者苦苦寻觅的“今生今世的证据”,到底是什么?

2、为什么要寻觅它,作者要证明什么?生活也需要证明吗?(证据的意义)

3、作者的生活中没有了这些证据会怎样?

4、你有过类似的寻找吗?人如何才能拥有自己的精神家园?

在对这四个逐步推进的问题的解答中,展开教学。

首先,通过梳理课文很容易会发现刘亮程的“今生今世的证据”有视觉形象(有草,土墙,房子,大风……)、听觉形象(一只大鸟在夜晚的叫声)、亲自的经历(在较寂的村巷仓皇奔逃)等等,“这些都是我今生今世的证据啊”(课文第二段末尾)。

那么作者今生今世的证据,证明了什么?文中第三段明确给出答案——“曾经的生活,有一天回需要证明”。这是本文的关键词,是理解课文的钥匙。相对来说,前两个问题设计地较为简单,是便于学生进入文本。继而教师适时加以点拨,从而明白——人活在世界上是需要对象来证明自己的,如同任何事物一样,自己并不能证明自己。证明来自于他人,来自于自己生活过的地方,来自于自己的劳动成果……这些都是人生命的痕迹。人的生活需要物来证明,物又因为人才具有意义,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接着我进一步提示学生,作者“曾经的生活”包含哪些内容?明确证据、村庄、家园实际上都包含了多层的意思,既是日常生活的,又是精神的。理由在第六段――“内心的生存”,这里指曾经的丰富的精神生活。那么第三个问题的答案就呼之欲出了:如果人“内心的生存”找不到依凭,找不到栖息的“家园”,那么就会产生空虚感和漂泊感,所谓“精神的流浪”是现代人常有的精神疾患。

到这里,本文的难点就出来了,学生理解起来恐怕就不那么容易了。这个时候,教师平时积累的阅读就在文本与学生之间起着至关重要的桥梁作用了。

首先要让学生了解什么是“精神家园”或“家园意识”。“精神家园”一词主要意指我们身属其中的整体生存环境--包括自然、精神、文化、物质、社会、心理等各个层面。换句话说,包括自然生态、精神生态、文化生态、物质生态、社会生态、心理生态等在内的总体生态构成我们的"精神家园"。正如古希腊文明开启了古典以及现代欧洲文明的先河,人类的家园意识,也自古希腊时代始,并在后来的时展变化,源远流长。

课前我专门看过学者叶秀山的《作为精神家园的哲学》,并且从中得到了启发。在这篇文章中作者从古希腊的哲学的由来的谈到了人的生活是需要证明的。

文中说到为什么从古到今有这么多人愿意费脑子去研究哲学这门好像什么用也没有,既不管吃又不管穿的学问呢?古希腊人给我们树立了一个想法:一个人不仅要过这个生活,而且要理解、要懂得这个生活。古希腊人觉得,人是得去谋生,比如大哲学家苏格拉底也要靠敲石头、凿石像维持生计的。但是,生活的意义不在于此。只有理解了的生活才是有意义的生活,不可理解的生活是没有意义的。那么,对于你看到的、你感觉出来的这个世界,你天天过的这个生活,怎么去理解呢?古希腊人的回答是:你得证明它!不证明就没有意义。哲学所提出的这个问题给我们的启示是:你感觉到了的东西未必是真理,真理需要证明。古希腊人有句名言:“不可见的世界要高于可见的世界。”就是说,理性的世界高于感性的世界。我们必须得生活,但是我们感觉到的世界必须用理性来证明。感觉世界、大千世界,说得严重点都是过眼云烟,只有理性才是永恒的。人的生活要有意义,只有在理性的世界里得到证明了,才能够真正安身立命、心安理得。于是古希腊人有了个非常明确的思想,就是人都是要死的,人死了就什么也感觉不到了,有意义的只能是那个理性的、推论的世界。因而,你只有把精神寄托在那里才能得到安逸,才觉得可靠。

上一篇:如何进行高中生物的实验教学 下一篇:如何上好高中数学的习题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