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支持与心理护理对恶性肿瘤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

时间:2022-10-03 09:01:26

情感支持与心理护理对恶性肿瘤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

[摘要]目的 探讨对恶性肿瘤患者实施情感支持与心理护理后对其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6年1月收集恶性肿瘤患者共120例,从2015年1月开始在临床护理中加用情感支持和心理护理,将其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则联合情感支持与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以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结果 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关键词]恶性肿瘤;情感支持;心理护理;焦虑抑郁;负性情绪

[中图分类号] R473.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6)09(c)-0184-03

相关研究报道称,恶性肿瘤会对患者带来极大的负性刺激,因为疾病不但会影响患者的身体状况,而且还会对其精神和心理造成重大打击[1]。有Meta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即使是成人患者,一旦患上恶性肿瘤,其焦虑和抑郁的发生率分别为49.7%和55.1%,此数据远远高于非肿瘤患者的18.5%和16.9%[2-3]。值得注意的是,焦虑和抑郁情绪均为患者心理及生理的共同状态,也是其身体、行为和情感的集合反应,不但会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治疗的效果,并增加医疗费用,导致不良预后[4-5]。另一方面,恶性肿瘤的相关治疗手段如手术治疗、化疗等,也会对患者的生理造成严重影响,导致患者出现肠道反应、脱发、骨髓抑制等,并进一步加重患者的焦虑、抑郁、绝望、恐惧等负性心理[6],因此在恶性肿瘤患者的治疗过程中,积极的心理干预对于患者预后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中,对恶性肿瘤患者采用了情感支持和心理护理,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3月~2016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120例,从2015年1月开始在临床护理当中加用了情感支持和心理护理,将12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其中,对照组男36例,女24例;年龄26~68岁,平均(44.2±12.7)岁;23例为肠胃癌患者,15例为肺癌患者,13例为卵巢癌患者,7例为乳腺癌患者,2例为宫颈癌患者。观察组男35例,女25例;年龄26~66岁,平均(43.9±12.8)岁;22例为肠胃癌患者,14例为肺癌患者,14例为卵巢癌患者,8例为乳腺癌患者,2例为宫颈癌患者。纳入标准:神志清楚,可配合调查和治疗;处于化疗初期,且病情较稳定;具有一定的文化基础。排除标准:有精神病史的患者;神志不清者;病情不稳定的患者。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并表示愿意配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则联合情感支持与心理护理。

1.2.1情感支持 患者发病后,会出现强烈的自卑感,并且会有意识地躲避朋友和亲戚的关注,因此护理人员应嘱咐患者朋友、家属不要过分关注患者,应像对待正常人那样邀请患者聊天、参与活动,从而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并增强其体质,帮助患者树立起积极的、正面的生活态度。值得注意的是,情感支持的目的在于使患者感到舒适,是一种促进情感的过程,因此在实施前,应营造出舒适、安全的交流环境,并与患者保持较为亲密的社交距离、姿势和表情。在交流中应鼓励患者说出自身的真实感受,使其能够意识到情感支持的重要性。

1.2.2心理护理 在心理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应首先与患者进行信息交流,即为其详细介绍疾病发生的原因、检查项目及意义、治疗方式和原则等,让患者了解治疗可能导致的副作用以及相关的处理措施,耐心解答患者的疑问,并发放健康手册帮助患者对交流的信息进行理解和记忆。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的心理体验进行适时回应,从而产生情感共鸣,因为建立在共鸣、理解基础上的交流会更加顺畅与和谐,也能够使患者的沟通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另一方面,护理人员还应及时指出患者潜在的不良心理以及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积极引导患者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肯定患者的优点,促进患者的正性改变,并坚定患者对治疗的信心,提高其配合度和依从性。

为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还应积极帮助患者转移其注意力。护理人员可通过播放轻音乐等方式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心理,并根据患者的个人喜好对音乐进行选择。此外,若患者爱好听戏、下棋等,护理人员也应适时地将其穿插于患者的护理过程中。

1.3 评价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及汉密尔顿焦虑、抑郁量表评分的情况。焦虑、抑郁情绪采用焦虑(SAS)自评量表和抑郁(SDS)自评量表进行评估。SAS自评量表评分标准:≤50分表示无焦虑;51~59分表示存在轻度焦虑;60~69分表示存在中度焦虑;≥70分表示存在严重焦虑,分值与焦虑程度成正比[7]。SDS自评量表评分标准:≤53分表示患者无抑郁;53~62分表示存在轻度抑郁;63~72分表示存在中度抑郁;>72分表示存在严重抑郁,分值与抑郁程度成正比[8]。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估标准:≥29分表示严重焦虑;21~28分表示明显焦虑;14~20分表示焦虑存在;7~13分表示焦虑可能存在;24分表示存在严重抑郁;17~24分表示抑郁症肯定存在;7~17分表示抑郁症可能存在;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2.1两组SAS、SDS自评量表评分的比较

观察组SAS自评量表评分、SDS自评量表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汉密尔顿焦虑、抑郁量表评分的比较

观察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有研究证实,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会对机体的神经、内分泌以及免疫调节功能造成影响,加速细胞的恶变,并对尚未活跃的肿瘤细胞产生刺激作用,降低患者的免疫力,并对治疗效果造成严重影响[11]。而恶性肿瘤患者产生这些负性情绪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相互影响的结果,有研究报道称肿瘤的类型、分期、病程、患者的家族史、治疗方式、疾病合并症、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经济因素、人格因素、家庭因素、社会支持、应对方式等均会对患者负性情绪的产生造成影响,因此在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时,也应该充分考虑以上因素,保证心理护理的有效性[12]。

本研究显示,对恶性肿瘤患者进行情感支持和心理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焦虑及抑郁情绪,对患者预后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情感支持属于精神健康工作当中的一部分,是一种创新性的护理措施,能够在治疗过程中解决或疏导患者的情感及精神问题。该护理措施是以心理咨询为切入点,但又不仅仅是心理咨询这么简单,注重的是人生观、幸福观和价值观的引导,有助于恢复患者的人际交往,并且凭借家属、朋友和护理人员的行动对患者的心理行为造成正面影响,从而促进患者康复;另一方面,情感支持还能够使患者有意识地进行行为活动,促使患者理智的看待自我,有助于不良情绪的宣泄和抒发[13]。

心理护理指的是在护理的全过程中,护理人员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积极影响,帮助患者获得最适宜的身心状态。在心理护理过程中,重视信息交流,让患者能够了解更多关于病情的相关信息,从而使其能够认清自身的现状,了解并掌握病情、治疗可能造成的副作用和有效的应对处理方式,从而使患者做到心中有数,进一步缓解他们的不良心理。另一方面,护理人员在心理护理当中注意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从而有助于掌握患者的心理动态,保证心理干预方法实施的针对性和个性化。此外,患者在诉说的过程中其实能够将自身悲观、失望、痛苦、灰心的情绪统统宣泄出来,这样同样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负性心理,并能够提高患者机体的免疫力,使其心理健康水平得到显著提升[14]。黄琼英等[15]在对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时还应用了音乐疗法,在研究中发现,音乐能够减轻患者机体中的应激反应,并降低交感神经的活动性,同时促使患者机体释放出吗啡,从而达到止痛、改善心理感受、唤起愉悦感、缓解心理压力的作用,因此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在本研究中也尝试着为患者播放轻松的、欢快的、优美的轻音乐,并根据患者的病程进展和个人爱好对所播放的音乐进行了针对性选择,达到了良好的效果。

综上所述,在恶性肿瘤患者的护理过程中,情感支持与心理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对治疗和康复的信心,使患者更加受益,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黎雪梅.浅谈肿瘤患者的人文关怀[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5(87):208-210.

[2]吕广梅,李筱蕾.关注恶性肿瘤患者家庭看护的心理问题[J].中国肿瘤外科杂志,2014,4(5):312-314.

[3]黄华兰,王逸茹,王妙君,等.乳腺癌与鼻咽癌患者情感特征对比研究[J].现代护理,2013,12(7):589-591.

[4]李梦华.情感支持与心理护理在恶性肿瘤患者内科治疗阶段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57):256.

[5]陶海娃,陈松芳,林小容,等.心理护理对胃癌根治术后患者生存质量及免疫功能的影响[J].温州医科大学学报,2014, 44(8):610-613.

[6]莫子婵,吴美玲,林雪梅,等.心理护理对肺癌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6,15(4):69-70.

[7]王继红,丁亚,郭东波,等.心理护理干预对促进椎管内肿瘤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25(3):256-257.

[8]于哲,房晓军,张婷,等.应用焦虑和抑郁自评量表分析36例骨肉瘤患者的相关心理[J].中国临床康复,2015,9(48):39-41.

[9]李洁.康复护理脑肿瘤患者的心理状态和心理护理[A].//第16届中南六省(区)神经外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武汉,2013:234.

[10]徐延芹,李玉华.心理疗法及护理对提高恶性肿瘤患者生存质量浅析[J].心理医生,2012,19(2):26-28.

[11]陈伦,李欢,林燕银,等.提高认知与情感智能干预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影响[J].沈阳医学院学报,2015,17(4):231-233.

[12]张海燕,刘万花,吴少龄,等.心理护理对晚期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海南医学,2013,24(18):2798-2799.

[13]曹倩,李艳.甲状腺癌患者因情感原因导致严重心理问题的咨询案例报道[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31(4):288-291.

[14]毛喜莲,张春虎,林源,等.恶性肿瘤患者抑郁焦虑分析及心理护理对其的影响[A].//2013年医学发展中护理新理论、新技术研讨会――全国护理风险、护理成本管理暨临床护理新进展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西安,2013:1-2.

[15]黄琼英,卓妍,吴秀华,等.同步放化疗对进展期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及心理护理需求指标的影响[J].中国医药科学,2016,22(1):117-120.

(收稿日期:2016-07-13 本文编辑:顾雪菲)

上一篇: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中的问题以及应对建议 下一篇:我国政府微博网络舆论监督管理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