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与对策探析

时间:2022-10-03 06:05:08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与对策探析

摘 要 本文在阐述了当代大学生思想特点及行为缺失表现的基础上,对解决目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路径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大学生思想 心理特点 对策

我国正在着力建设和谐校园,而以“90后”为主的当代大学生即将成为校园的主体,作为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思想状态理应得到重视。本文针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殊性,把科学发展观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实起点,把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深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去,探索思想教育的新途径。

一、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及缺失表现

(一)既有独立性,又有依赖性

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结合这种表现在“90后”大学生身上的独立性和依赖性相结合的独特个性是由他们的成长环境造成的。“90后”从小就与电脑为伍,由此获得的大量信息使得他们比以往的同龄孩子拥有更多的知识和判断问题的能力,他们面对问题时能够发表自己的主见,喜欢且善于表达。他们喜欢独立思考,反对高调说教,过于相信自己的判断,具有挑战权威的精神。与之相对,他们的信仰意识淡薄,传统的价值观在他们身上体现的更为不明显。而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往往是立足于正面教育,内容也过于宏观并且跟他们的生活没有明显的相关。如此,很容易让独立思考又具有怀疑精神的“90后”提出质疑。借助发达的通讯,“90后”对时事也有一定程度的关注,对学校和课堂上提出的问题有自己的看法,所以会对这种整齐划一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难以认同。

另一方面,他们依赖网络,电子游戏和卡通文化,而面对大量信息又良莠不分。生活上依赖父母,会学习却不会协调日常生活,人际交往上又显得不成熟,这种弊端一上大学便暴露无余。虽然这种弊端在“80后”大学生身上已有所表现,但“90后”大学生表现的更为严重。这种依赖性让他们面对突如其来又五彩缤纷的大学生活积极又不知所措,面对压力挫折和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却无法自我调节。此时,就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他们进行个别沟通干预,而非采取统一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西文化不对等也是“90后”大学生身上的一个特点,他们对西方文化了解甚多,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却显得极为欠缺,正如一些学者指出,到了大学阶段如果还不加强相关教育,那么培养的就可能是“西化”的“人才”,而不是祖国建设需要的国际化人才。

(二)自我意识强烈,表现欲膨胀

“90后”性格中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强烈的自我意识,但过于关注自我也会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一系列的挑战。他们凡事以自己为主,就会觉得学校的一些要求是限制了他们的个人自由,更要求民主,也更希望被关注。此时,如果思想政治工作还一概而论,就无法满足他们被关注的心理从而产生失落感。当他们不能认同学校和老师的说教观点而自己的观点又得不到认同时,就会出现心理上的迷茫和恐慌。

此外,“90后”大学生由于从小就要什么有什么,使得他们只知道索取,不懂得付出和给予,这就很容易造成一种偏激的价值观。在将来就业时面临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冲突是很难像以往的大学生一样放弃个人利益而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和最需要的岗位上去的。这个问题在“80后”身上已有所体现,很多“80后”大学生毕业后首选的工作地点都是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还有一部分人出国后就不再回来。作为国家的新一代接班人,懂得如何奉献在某种程度上比掌握多少知识更为重要。

二、对策建议

(一)因材施教

真正做到因材施教,重视学生思想上的差异,针对各种类型的学生制订适当的教育目标和教育方式。科学发展观针对现代大学生的特殊性,强调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而自主创新就需要多种思想的交流和碰撞。“90后”的大学生追求个性、思想差异化现象明显,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就需要针对他们的特殊性,因材施教,避免空洞、程式化的说教。这样不仅有利于他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而且有利于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二)加强网络教育

针对“90后”大学生网络依赖性较强的特点,加强校园网络建设,牢牢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的理念,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针对90后大学生特殊性,让网络成为他们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是以人为本理念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因此,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

(三)培养正确的世界观

网络的普及和西方的多元价值观,使得“90后”大学生价值观多元化趋势明显,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注意加以引导。人生价值观的塑造是一个人人生追求的根本。它决定着一个人的人生目标和信仰。科学发展观强调科学发展,全面发展。

(四)加强心理教育

“90后”的大学生普遍心理承受能力较低,心理单纯而脆弱,容易走极端。针对这一情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加强“90后”大学生的“抗压教育”和“心理教育”。当遇到挫折时,引导他们勇敢的面对,让他们建立起对挫折的信心。在提高他们抗压能力的同时也要注意辅以科学合理的“心理教育”,帮助他们在内心极度空虚和压抑情况下,合理的发泄和科学的排解,而不是走极端。只有这样,以人为本的理念、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战略才有了基础和保证,科学发展观才能够真正得以践行。

结束语:对“90后”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要在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理念和科教兴国、人才兴国战略的指导下,结合他们自身的特点和现实社会的需要,形成正确合理的价值取向,从而促进他们科学发展,全面发展。这也是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理念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要求。

上一篇:浅议中职德育课教学的实效性 下一篇:“校企乡”结合 助农民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