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交流课模式初探

时间:2022-10-03 03:58:12

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交流课模式初探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实践证明,课外阅读交流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本文从农村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出发,将农村小学课外阅读交流课的基本模式阐述如下,以求抛砖引玉。

一、理论依据

1.新课标理论。《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并且要求小学一至六年级阶段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明确提出了小学各年段阅读交流的要求:小学1―2年级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小学3―4年级 :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小学5―6年级: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2.合作学习理论。合作学习理论认为,合作学习不仅仅是完成学习任务,更重要的是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参与意识,能与人友好相处,共同完成任务。

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情景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因此,课外阅读中要关注学生内部动力的生成,关注学生语文课外阅读成就感的生成。其次要构建课外阅读环境,组织多种活动,通过合作阅读,相互交流等形式让学生释放自己的积累,展示自己的收获,感到课外阅读给自己带来成就与快乐,从而形成和谐、合作的课外阅读氛围。

二、开设课外阅读交流课的目的

1.通过开设课外阅读交流课外化学生阅读的思维过程,促进学生改进自己的阅读,提高阅读水平。

2.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合作精神。

3.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产生成就感,进而激发学生坚持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三、课外阅读交流课模式示意

四、课外阅读交流课模式环节说明

1.激趣导入(3分钟)

教师激趣导入,让学生明确本堂课交流的内容,并根据学段特点提出课外阅读交流的要求。

2.互动交流(15分钟)

教师按“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将学生进行编组。所谓“组内异质”是指根据性别、学业成绩、个性特点、守纪状况等方 面的差异建立相对稳定的交流小组(一般4―6人一组),以保证组内成员之间的差异性和互补性。所谓“组间同质”是指各交流小组的总体水平要基本一致,使交流小组的构成达到合理配置。本环节先由学生在小组内人人参与交流,展示自己的课外阅读成果,交流内容可以是课外阅读的所感所得,可以是“课外诗文朗诵比赛”、“名人格言交流会”、“新书介绍”、“课外阅读摘录笔记评比” 、“故事大王比赛”等活动。在学生交流时教师到各小组巡回指导。

3.汇报交流(17分钟)

各小组推荐在组内交流得好的同学到台上向全班同学交流,交流内容与小组交流的内容基本相同。教师根据交流情况适时点拨引导。

4.总结延伸(5分钟)

教师对本次交流情况进行总结,充分肯定学生的成绩,提出努力的方向,对本次做德好的小组和个人给予表扬鼓励。并布置下一次课外阅读交流的时间、内容,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外阅读活动。

五、课外阅读交流课的相关说明

1.倡导教学民主,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创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2.课外阅读交流课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要把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教师只是起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

3.教师要能熟练驾驭课堂,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全员参与,不能把交流课变成少数人的舞台多数人的看台。

4.为确保交流时学生有话可说,交流前要上好课外阅读指导课,并要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课外阅读。

5.课外阅读交流课不是单一解决阅读方面的问题,还涉及口语交际能力、团结合作精神等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不断加强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才能从容应对课堂。

6.课外阅读交流课不能过于频繁,一般以4―6周一次为宜。

六、模式评价

1.课外阅读交流课的课堂教学不是“老师讲学生听”,也不是“学生说老师听”。课堂是对话的课堂,首先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然后是学生与学习伙伴的对话、学生与老师的对话。在对话中培养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合作精神。

2.该模式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产生成就感,进而激发学生坚持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近年来,我校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参加各级各类比赛成绩喜人。如:我校学生参加教育部关工委组织的全国青少年主题教育“我的祖国”读书征文活动获“集体优秀奖”,在教育部关工委组织的全国青少年主题教育“我是90后”读书征文活动中多人获奖。

3.该模式促进了教师的成长,也让教师享受到教学活动的快乐。

七、问题与讨论

1.在大面积推进课外阅读的同时,语文教师的工作量相对增加,工作更具挑战性,要求教师的付出更多,如何激发教师的热情,使所有教师都能主动适应并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2.在学生养成了初步的阅读习惯,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之后,如何真正把阅读变成一种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

3.怎样才能给学生开出适合其年段特点的书单,不同年段的学生一学期精读几本书为宜。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2]《新课程实用课堂教学技术》主编:陈旭远、张捷,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上一篇:中国绘画的主体精神与文化特征 下一篇:浅谈农村初中数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快速阅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