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语调的概念、重要性及教学策略

时间:2022-10-03 11:53:45

英语语调的概念、重要性及教学策略

摘 要: 英语语调一直是国内英语教学的一个灰色地带,近年来虽然得到了足够的重视,但是学生的语调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有效改善,他们英语语调知识十分匮乏,语调意识也十分薄弱。本文从语调的概念和重要性入手,提出了相应的英语语调教学和学习策略,希望对广大师生有所帮助。

关键词: 英语语调 概念 重要性 策略

1.英语语调的概念及重要性

中国人常说“听话听声”,这句话很好地表达了语调的副语言学功能特性,即语调会对话语的整体性表达和理解产生影响。美国著名语言学家肯尼斯・派克曾有一段非常经典的关于英语语调含义的描述:“通常听着对讲话者态度的兴趣大于其对所讲的内容―即这个句子是微笑着说出来的还是以嘲笑的方式说出来的。如果一个人说出无礼的言语,但是脸上和其声音都显示出微笑,其话语听起来可以感觉到是称赞;但一个人说的是赞美的话,但用的是不敬的语调,结果就是轻蔑性的。”(Pike 1945:22)因此,语调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下面就从语调的概念入手,探讨语调的具体功能。

“语调”是超音段音系学术语,指英语口语的音高模式。语调包括重音、音调、节奏、停顿等韵律特征(Halliday 1967)。Holliday从信息论角度提出英语语调三重系统概念:调群切分、调核位置、音调(Halliday 1967)。调群切分涉及语调单位的组成,以停顿/无声段作为主要的边界标记;调核位置涉及最凸显音节体现的信息焦点,主要通过音高、音强、时长等声学特征实现;音调体现音高曲折变化,不仅表示句法结构,而且反映说话人的语气和态度。下面具体谈谈语调三个方面与信息传递的关系。

1.1停顿位置

停顿位置不同会使听众产生不同理解,有时还可能产生信息歧义。一般来说,停顿在一个语调单位中有以下两个作用。

1.1.1强调

在句子“I went Beijing on Friday to visit a friend.”中,若无停顿,则是客观叙述一个事件。但若在句中插入一个或多个停顿,则加入说话人的主观态度,会给听者传递说话人有意强调某一部分的印象。例如:

①a. I went to Beijing on Friday || to visit a friend.

b. I went to Beijing || on Friday || to visit a friend.

在①a中,听者会感觉到说话人在强调去北京的目的不是游玩,而是探望朋友;在① b中,说者强调了去北京的时间和目的。

1.1.2区分句法结构

一般来说,书面语中限制性定语从句和非限定定语从句主要通过逗号区分,而在口语中只能通过停顿实现。例如:

②a. I went to the cinema with my brother who likes horror film.

b. I went to the cinema with my brother || who likes horror film.

②a中,定语从句与先行词之间没有停顿,句法上属于限制性定语从句;而② b中,定语从句与先行词间有停顿,句法上为非限定语从句。两句在语义上有本质区别:前者指“我”有不止一个兄弟,此处说的是喜欢看恐怖片那一位;后者表示“我”只有一个兄弟,从句内容是补充说明。

1.2调核位置

说话人在口语中通常采用音高强调重要信息。在一个语调单位中,最重要的信息往往在音高上最凸显,这就是Halliday所讲的调核。调核位置不同传达信息的焦点就不同。一般情况下,调核位于一个语调单位的最后一个实义词项上。但有时对比重音(以区分同一系统内的其他词)及新信息重音会成为最重要内容,此时,调核就会落于语调单位内的非末尾处。例如(大写黑体字为调核):

①a. TOM likes to play soccer.

b. Tom LIKES to play soccer.

c. Tom likes to PLAY soccer.

d. Tom likes to play SOCCER.

① a意为“汤姆爱踢足球(我说的是汤姆,而不是其他人)”;① b意为“汤姆爱踢足球(汤姆爱踢足球,而不是不爱)”;① c意为“汤姆爱踢足球(汤姆爱踢足球,而不是爱看足球比赛);① d意为“汤姆爱踢足球(汤姆爱踢足球,而不是爱打篮球)。

1.3调型

英语的调型变化具有多种功能,可以标志句子类型,表示说话人态度,还可以传递篇章含义。

1.3.1句法结构

communicative functions with rise with fall

statements √

yes/no questions √

wh-questions √

question tags √ √

commands √

Interjections √

1.3.2语气和态度

升调总体来讲给听者的感觉是语气不够确定,未完待续;而降调通常给听者的感觉是语气肯定,信息完结。升调传达了不相信、揶揄、嘲讽等语气;而降调表达了完结、中立、冷漠等意思。

综上所述,语调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相同的句子由于语调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意义,语调使用不当会为中国英语学习者带来许多交流和理解上的障碍。然而,英汉两种语言差异悬殊,汉语习惯会给英语语调学习带来许多负迁移,这是中国学生英语语调学习的困难所在。汉语是声调语言,虽然也有句子语调,但语调趋于平稳,因此中国学生在读英语时就会读得语调过于平稳,缺乏“洋腔洋调”。再加上英语语调本身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领域,对于语调的细微差别及语调的形式和作用,即使是语言学家也无法达成共识。因此,英语语调学习一直是一个让中国英语教学者和学生困惑的问题,许多老师索性就采取了回避的策略。结果导致学生的语调知识十分匮乏,语调意识也十分薄弱,日常交际对话几乎清一色降调,就像背文章,没有明显的感彩。

因此,唤醒我国英语学习者的英语语调意识是十分必要的。针对语调的特征和作用,教师可以尝试使用以下教学策略传授学生语调知识,唤醒他们的语调意识。

2.英语语调的教学策略

2.1注意停顿的使用

应提醒学生在说话时注意停顿的使用。对于用词较简单的句子,可以延长暂停时间;如果想要强调某个词汇或短语,则可以在此设置停顿;对于较长的句子或复合句,建议学生可在句法分界线处予以停顿。开始阶段学生的停顿次数较多,随着英语水平的不断提升,学生的流利程度会不断提高。

2.2注意训练学生的重音意识

英语是一种“以重音计时的”的语言,这是英语口语最重要的特点之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时刻注意训练学生在这方面的意识。提醒学生在英语口语和朗读中不应该把每个音节、每个字都吐得清清楚楚,而是应该注意达到重音之间时距相等的节奏效果,这是语言流畅、表达自如的基础。

2.3帮助学生了解基本的语调意义

帮助学生了解基本的语调意义,这种基本的语调意义是一切变异的基础。训练学生在真实口语交际中使用升降调传达意义,以及或褒或贬或中立的不同的情感态度,例如可以让他们就一句话通过语调的变化传达不同的含义和感彩。或者,对学生的真实交际对话在语调方面进行干预和评价。

同时,为了弥补没有真实口语环境的不足,教师应通过真实鲜活的交际语料唤起学生的语调意识,比如教师可以利用英文影视和英文歌曲这些很好的工具。如果学生有了语调意识,即使没有教师的陪伴,也可以通过自己感悟学习。

英语语调作为英语教学和学习的一个灰色地带,虽然得到了广大教师和学者足够的重视,但没有得到足够的探索和利用。因此,在语调方面,还有许多的科研空间值得广大教师和学者探索和挖掘。如果有人愿意在这一领域有所付出,必会有所收获。

参考文献:

[1]Halliday M. A. K. Intonation and Grammar in British English[M]. The Hague Mouton 1967.

[2]Pike, K. The Intonation of American English[M]. Ann Arb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1945.

上一篇:“体验式”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构... 下一篇:老年人健康水平阶段的体育锻炼需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