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规划问题的思考

时间:2022-10-03 11:29:36

新农村规划问题的思考

摘要: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也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内容和基本途径,这为新农村规划指明了方向。本文提出了做好新农村规划内容和措施,分析了新农村规划的实质和作用。

关键词:新农村;新农村规划;社会主义新农村

中图分类号:G812文献标识码: A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迅速,经济总量已达到世界第4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000美元,正在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迈进。然而,长期以来,国家投资的重点都在城市,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明显,城乡差距越来越大。如2004年城乡居民收人之比为3.2:1。从1990年到2004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4517亿元增加到70072.7亿元。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由3274.4亿元增加到58620.3亿元,农村固定资产投资由1242.6亿元增加到11452.4亿元,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由27.5%下降到16.3%。由于投资比例少,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农村社会事业十分落后。农村发展滞后于城市,带来了内需不足,城市产品滞销、饱和,农村耕地资源减少过快,粮食安全问题凸现等问题,严重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能否顺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其中农村发展是关键,也是难点。

新农村规划是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总体目标,统筹城乡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二十字方针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实现“以城带农、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对未来农村重点建设项目进行综合部署和安排。然而,一些村镇的基层干部,广大村民,甚至一些规划人员对新农村规划的本质和作用认识不够,很多人对此持有怀疑、观望的态度,积极性不高,仅仅把规划当作一种形式,不利于新农村规划的开展。因此很有必要对新农村规划的实质和作用,以及应遵循的原则进行再认识,把新农村建设纳入科学的规划之中。

1 新农村规划的内容

新农村规划包括村域规划和村庄规划两部分。村域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对本行政村所辖范围内的产业布局规划。首先要调查必要的基础资料:地形图、土壤地质条件、气候条件、水文资料、自然灾害;工业、农业发展现状;水利、交通现状及其与工农业发展之间关系;人口增长情况、劳动者文化素质构成、性别构成等;居民点分布情况、能源利用情况及环境保护资料等等。然后分析工农业发展的有利因素和限制条件,揭露出工农业发展中存在的矛盾,如对劳动力、水资源、电力、土地资源的争夺问题;农业内部构成是否有利于对土地资源的充分合理利用;工业发展能否支撑农业的发展等。根据国家经济发展政策以及社会需求情况预测工农业发展的趋势,合理确定其发展规模。分析交通、能源、水利建设的现状是否和工农业发展规模、速度相适应,确定是否要增建、扩建或改建一些项目。并把这些项目按照投资大小、收益高低、重要程度进行排队。在土地资源特别是耕地资源紧缺的情况下,合理确定居民点的用地规模,以保护重要的农业资源。最后把已确定好的各产业规模、比例落实到各地块儿上。以张家口市怀来县大黄庄村农业产业布局为例,大黄庄村域面积为7.3平方公里,农业产业以粮食作物和干果种植为主。粮食作物主要分布在河川区,果园主要分布在东北丘陵区。由于受到水资源的限制,农业用水比较紧张,以后水稻的种植面积将逐渐萎缩,随着畜牧业的发展,玉米的种植面积将有所扩大。所以产业结构调整方向是以耗水小的粮食作物取代耗水大的粮食作物,以单纯的粮食作物为主的种植业结构向以粮食作物、饲料作物等多元种植结构转变。相应的工业、交通、水利、能源等的发展也会做相应的调整。

村庄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调查村庄内部住宅质量情况、人均住宅面积、公共服务设施数量和分布、村内道路网布局、给排水方式、乡镇企业数量、规模、类型与分布、各类建设用地构成等等。然后分析存在的问题,特别是有关民生的经济、医疗、环境卫生等问题。预测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的规模,合理调整和布局各类建设项目,以满足居民的未来需要。特别是分析现代技术在规划建设中应用的可行性,以改造旧有的村庄面貌,为农村居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2 新农村规划的实质和作用

2.1 农村规划的过程就是立法的过程

新农村规划属于村镇规划,根据《村镇规划编制办法》(试行),第4条之规定:“村镇规划由乡(镇)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编制”,第5条:“承担编制村镇规划任务的单位,应当具有国家规定的资格”,说明村镇规划的主体都必须是合法的。村镇规划的审批、修改,也由相应的法规规定。根据《村镇规划管理条例》规定:“……村庄建设规划须经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同意,乡级人民政府审查后,报县级人民政府批准。”“……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经乡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同意,乡级人民政府可以对村庄、集镇规划进行局部调整,并报县级人民政府备案。涉及村庄、集镇的性质、规模、发展方向和总体布局重大变更的,依据本条例规定的程序办理。”

2.2新农村规划是建立和谐空间秩序的过程

发展本身就是矛盾的过程。新农村规划就是协调农村发展中各方面矛盾的过程,特别是各种建设在空间利用中的矛盾。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长,土地供求矛盾越来越突出。人们对土地的二维概念,逐渐发展成三维的空间概念。土地利用主要体现为空间的利用。空间也越来越成为一种稀缺资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的消费行为、生产行为往往以私人效用的最大化为前提,如追求多占地、占好地等行为。而空间利用又具有很强的外部性。外部性的存在使得私人边际收益与社会边际收益不一致,从而公共利益往往受到私人建设活动的忽视和削弱。现实中表现为村镇边界的无序膨胀,公共用地偏少,生产建设用地布局不合理,公共利益难以保障等等。

2.3 新农村规划的公共品属性

公共品是与私人品相对立的。私人品是在消费上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的产品。公共品是指那些在消费上具有非竞争性与排他性的物品。非竞争性是指一个人消费某件物品并不妨碍他人同时消费同一件物品。以新农村规划为例,新农村规划也需要支付一定的成本,但是一旦该规划用既定的成本生产出来后,增加消费者的数量,则不需要支付额外的成本。非排他性是指只要社会存在某一公共品,就不能排斥该社会上的任何人消费该物品,任何一个消费者都可以免费消费公共品。科学、合理的规划兼顾了该区域的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任何人在规划区内进行任何建设,都必须遵循该规划,同样,规划所取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也为该区域内的消费者共享。

总之,新农村规划通过以后,在新农村规划实施过程中需要有以下措施:一是要有得力的组织机构。特别是要得到乡镇政府的大力支持,帮助村委会对该村建设按照新农村规划的要求进行。二是要得到村民的大力支持。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必然会牵涉到居民的个人利益的调整问题。如何保证在不损害居民正当利益的前提下实施新农村规划是十分重要的。三是要想方设法的筹措资金,资金是进行建设的基本保证。没有建设资金,规划就只能是一纸空谈。除了财政拨款、工业建设积累以外,农村金融部门应该发挥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缪江峰.东营市城中村规划建设问题研究[J]. 中国科技信息. 2011(15)

[2] 王卫东.新农村园林绿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 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 2010(10)

上一篇: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存在的问题以及控制措施 下一篇:岩土工程中的预应力锚索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