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班幼儿良好进餐行为习惯的探讨

时间:2022-10-03 08:17:40

培养小班幼儿良好进餐行为习惯的探讨

摘要:小班是幼儿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良好习惯的养成将影响着孩子今后一生的发展。良好的进餐习惯是良好生活习惯的一种,它对幼儿的生长发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首先要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才能更好地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

关键词:小班幼儿;进餐习惯;培养;饮食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6-100-001

一、良好的进餐习惯对小班幼儿身心发育的作用

3-4岁正是幼儿进入幼儿园开始集体生活,养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良好的进餐习惯是良好生活习惯的一种,它对幼儿的生长发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吃饭慢是小班幼儿的通病,很多老师都伤透了心。小班幼儿年龄小,思维仍带有很大的直觉行动性,另外,小班幼儿还喜欢夸大想象,根据这样的年龄特点,作为小班教师,首先就要学会善于观察每个孩子的不同,采取有趣的不同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做到因人而异,从而纠正幼儿的偏食、挑食及不良的进餐习惯,从小养成自觉良好的进餐习惯,促进身心健康发育。

二、小班幼儿进餐中容易出现的主要问题

孩子们的进餐一直是令家长们操心的问题,如果没有形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和规则,光有丰富可口的食物也徒然。目前不少家长在对子女的教育中存在着重智力开发,轻行为习惯培养的现象,许多幼儿便形成了吃饭挑剔、偏食、边吃边玩等不良饮食习惯,进而影响到幼儿的健康成长以及良好个性的培养。

1.进餐时的不良情绪

引起幼儿进餐不愉快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其中由于吃零食过多和食物不合胃口带来的影响很大。部分家长对孩子无节制吃零食和偏食、挑食时批评、责骂,有时还体罚什么也不准吃,这是十分不科学的。另外,用餐的环境、幼儿吃饭时边吃边玩、边吃边讲、东张西望等习惯也间接地影响着幼儿的进餐情绪。

2.进餐时的不良习惯

幼儿吃饭时间较长,这是较为常见的现象。这不仅影响了正常的进餐,也对幼儿的身体消化不利,同时也给家长带来了诸多不便。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不难发现,幼儿在进餐时总是心不在焉,一方面是因为孩子好动的天性,自我意识较强,自控能力差;另一方面与家长平时要求不严和过分溺爱有一定关系。

三、培养3-4岁幼儿良好进餐习惯的方法

幼儿园生活是一种集体生活,在进餐活动中毫无纪律的约束是不行的,为保证集体生活能够有序进行,就必须运用多种方式让幼儿自愿遵守。

(一)营造良好的用餐情绪

1.餐前安静活动

帮助幼儿调节情绪,让幼儿在良好和愉悦的情绪下进餐,是餐前安静活动的主要目的。餐前的谈话活动可以使幼儿较为兴奋的情绪逐渐恢复到平静;通过注意力的转移,使心情不好的幼儿把负面情绪降到最低;有时进行适当的餐前教育,介绍将要品尝的饭菜和点心,以引发幼儿的食欲。这一系列举措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让幼儿带着愉悦的心情去用餐。

2.创设温馨的用餐环境

为了保证幼儿进餐时的良好情绪,我们也可以借助情景故事等教育形式,创造一个愉快的进餐气氛。同时,应注意在过冷、过热的天气调节室温,保证桌面、餐具的清洁卫生。播放优美舒缓的音乐也是不错的办法。

(二)正确对待不同饭量的幼儿

根据小班幼儿年龄段自身的特点,正确对待不同饭量的幼儿。进餐时不要总是强迫他们吃掉全部的食物。若幼儿长期饭量不大,但精神状态良好,应尊重幼儿本身的意愿,能吃多少就吃多少。

少盛多添,一次性给幼儿盛太多的饭,会让幼儿有恐惧感,生怕吃不下或吃得慢而受到责备。孩子对盛饭、添饭很感兴趣,每添一次都会很自豪,增加了孩子的信心,别让进餐成为孩子的负担。

(三)科学进餐,纠正偏食、挑食

挑食是3-4岁幼儿在用餐中常见的不良习惯,这就需要老师和家长的以身作则。通过了解和调查得知,很多幼儿对于一些食物的排斥和他们生活的家庭有着某种特定的联系。比如幼儿往往从成人平时的言谈举止中或者一些成人本身的餐饮或挑食习惯中直接或间接的受到了影响。这个就要通过和家长的沟通,从而做到逐步的改善,建议家长谨言慎行,帮助幼儿改善不良的饮食习惯,达到营养均衡的摄取。平时家长可以在幼儿在场时有意识的谈些他们不爱吃食物的营养所在;也可以在餐桌上和幼儿一起尝试;还可以多变化一些烹饪的方式,同一种菜的不同口味也会吸引幼儿。当然,耐心和鼓励也是不可或缺的。有时,我们鼓励幼儿参与饭菜的准备,如介绍今日菜单、帮忙发碗勺等等,让幼儿一同参与,并有意夸奖其劳动成果,使幼儿感受到在自己的参与下饭菜更加有滋有味。

通过不断正确的引导,家长、老师也应该多给予孩子鼓励,帮助幼儿逐渐的克服进餐问题。

(四)合理控制进餐时间,正确使用餐具

引导幼儿自觉调整用餐时间,减少餐后等待。同样是以鼓励为主,进行正面教育,时刻关注有进步的幼儿,并及时进行表扬。提醒幼儿饭前小便洗手、饭后漱口擦嘴,并学习正确的拿匙扶碗姿势,坐好小椅子。

此外,我们在日常教育活动中对孩子物归原处、轻拿轻放、爱护班级环境等的教育要求,都在时时影响着孩子的行为,与进餐教育互为补充,形成一以贯之的整体教育。

(五)家园共育,减少零食

许多孩子在家都是零食不离口,以至于没有饥饿感,不愿意吃饭。幼儿园应取得家长的配合与支持,对幼儿吃零食的量、次数有所节制。也可以请家长多为孩子准备一些新鲜的水果,逐渐减少零食,帮助幼儿养成按时吃饭的好习惯。

四、培养幼儿良好进餐习惯,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

总而言之,在幼儿期的进餐教育,以小班为重点,逐渐形成相应的常规。而在中班则是巩固常规。到了大班时,就应该转化到自觉的行为了。我们希望每一个常规不是孩子的束缚,而是孩子在集体环境中形成的自觉行为,最终为其一生的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我想,孩子在成长中难免出现问题,我们老师能做到的不是训斥、埋怨孩子,而是从孩子的心理特点出发,多动脑筋想办法,用心去开启他们的心灵之门,他们才会敞开心扉接纳你、喜欢你。当然,幼儿良好进餐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但通过各方面的努力,我想我们的孩子都能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茁长成长!

上一篇:企业汇率风险的防范及应对策略 下一篇:医护分开模式下的护理绩效体系设计模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