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想写\乐写\会写

时间:2022-10-03 08:00:53

【前言】让学生想写\乐写\会写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二、走进生活,源头活水丰富写作素材 无话可写,或言之无物是小学生作文的通病。这是因为他们涉猎的知识不多,家庭、学校两点一线式的生活让他们将自己框定在一狭小范围内,如井底之蛙看不见广阔的世界。加之,他们不会用敏锐的目光去观察身边的人和事,不会从平凡的...

让学生想写\乐写\会写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应以提高学生的写作素养为指导思想,采取读与写相结合、校内课堂与生活课堂相结合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因素,发展学生的个性、爱好及特长,帮助学生克服害怕作文的畏难情绪,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使学生想写、乐写、会写,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

一、激发兴趣,刺激学生写作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根治害怕作文的心理良方。众所周知,作文的启蒙犹如幼儿学步,蹒跚行走时享受成功的乐趣,会让幼儿更乐于迈第二步。因此,作文启蒙教学就应该迈稳第一步,这第一步就是培养兴趣。而兴趣的培养又在于教师能架设好由句到段再到篇的桥梁,铺好平整的路面,让学生心情舒畅地从此岸走向彼岸。不言而喻,初次过桥,难免心情紧张,甚至有几分胆怯,我们要广开思路,想方设法让他们在紧张和胆怯中增添勇气,得到乐趣,从而敢于跳溪过涧、爬山登峰。因此,在学生初次涉及作文时,可从最简单的句段练习开始,以读导写,采取填空、仿写、续写、扩写等形式,进行场面,景物、人物外貌、对话等练习,学会写总分段、重点段,并掌握一些简单的修辞手法等。

然后把学生带入美好的大自然中去,有目的地观察动物、植物、山川河流及风雪云雨等自然现象;或组织学生开展读书读报活动,组织各种比赛、制作模型、标本,激励学生发明创造、动手动脑,真正感受生活中的乐趣。在情浓意真之时,句段引路,学生就会情不自禁地想写。

如果教师能常根据典型句段,设计一些简单有趣的活动,坚持一课一练,就能避免学生胡乱编造,变要我写为我要写。同时,讲评时重在激励,多加表扬。只要文中有用得好的词,写得妙的句,就不惜笔墨,赞扬几句。每期选择部分优秀作文,编辑成册,发给学生。这样不仅能互相促进,取长补短,而且能给他们提供表现才能的机会,使写作兴趣长盛不衰。

二、走进生活,源头活水丰富写作素材

无话可写,或言之无物是小学生作文的通病。这是因为他们涉猎的知识不多,家庭、学校两点一线式的生活让他们将自己框定在一狭小范围内,如井底之蛙看不见广阔的世界。加之,他们不会用敏锐的目光去观察身边的人和事,不会从平凡的人和事中发现不平凡的激人上进的闪光点,激动人心的动情处。因而,写出的文章如同“瘪三”,只有骨架,没有血肉,只有表象,没有情感。

要想把文章写得有血有肉、文情并茂,关键在于从内容入手,让学生拥有丰富的语言积累和生活积累。我们提倡课内外相联系,课内打基础,课外求发展。

课堂教学,就要让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如语言积累,它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课堂里的识字、释词、阅读、背诵等基本环节。语言材料只要积累到一定程度,便会复活,转化为学生自已的语感能力,才能游刃有余地加以应用。写作的过程如同砌房子,而语言材料就像是水泥沙石混合物,有了水泥沙浆灌注,才能把一块块砖,一根根钢筋紧密牢固地结构在一起。否则,再好的建筑材料也难成高楼大厦,再好的写作材料也难成一篇脍炙人口的文章,所以阅读是写好作文的基础。

当然,生活积累少,整天闭门造车,或观察能力弱,走马观花,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或视之不识其形,听之不辨其声,也无法把文章写具体。因而,生活积累也是至关重要的。生活是一部读不完的无字书,它的内涵十分丰富,要在这本无字书中,寻找一条通向儿童心灵的便捷而平坦的通途,那就要把学生带进一望无垠的大自然中,撷一束泌人心脾的野花,掬一杯甜丝丝的甘泉,倾听小溪潺潺的流水声,吮吸新鲜泥土的芳香,体验平常百姓家的酸甜苦辣。在蓝天下的课堂里,引导学生去观察、去感受、去思考,耳濡目染,就能使他们知觉敏锐,思维缜密,创造力活跃,并陶治情操,从而更加热爱生活,热爱周围世界。

走向社会,积累生活,也需要教师根据儿童心理特征精心设计、周密组织各种小型多样、生动活泼、趣味性强且难易适度的活动。如让学生在赏心悦目的《秋游》中领略大自然的风韵,在激烈而紧张的《运球比赛》中开发智力、锻炼意志,在《找朋友》等趣味盎然的游戏中养成动手动脑、礼貌待人的好习惯,在就地取材、自己设计、修建的《科技城》等活动中展开想象的双翼,树立远大的理想。这些丰富多彩、小型多样的课外活动,既改变了独生子女唯我独尊,孤芳自赏的待人态度,建立起互相关怀、帮助同学的情谊,又能使芜杂的心情得到净化,让紧张的思绪变得从容,从而拾遗补缺,自我完善,在社会的大课堂中领略到人生的真谛。

三、授之以渔,帮助学生把握写作要领

常言道:有规可循,循之有序得体;有法可依,依之可靠合理,就会事半功倍。学生除了拥有丰厚的语言积累和生活积累,还需要掌握各种文体的写法,才能妙笔生花。所以,作文指导应从学生的心理过程、个性特征出发,开拓思路、发展能力,耐心指导、点拨,致力于自能作文能力的培养。

语言大师叶圣陶先生教导我们:“阅读和写作都是人生的一种行为,凡是行为必须养成习惯才好。”因此,作文指导首先要引导学生养成勤于观察、善于积累、认真审题、严于构思、编拟提纲、讲究文面、反复修改等良好的写作习惯。其次,教师要采取合适指导方法,让学生会写能写。

1.以听导说,让学生畅所欲言,培养口头表述能力。作文有口头和书面两种,而口头作文是书面作文的基础。我们要占领语文课堂教学主阵地,以小小的话题为契机,引导学生表述自己的看法,充分发挥语言交际功能的作用。如学完《雪儿》一课后,让学生展开想象,描述“我”与雪儿告别时的情景。学生的想象得到了充分的张扬,思维得到了充分的展现,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锻炼,久而久之,就能出口成章。

2.以形导思,诱发学生合理想象,培养思维能力。作文教学也可借助于电教媒体,再现生活场景,引导学生合理想象。如作文《妈妈笑了》,文题较抽象,我给同学们展示了多幅妈妈微笑的画面,然后以“妈妈为什么笑了”为思维的扩散点,让大家合理想象。不一会儿,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说:“丰收在望,妈妈甜蜜地笑了。”“儿子体贴妈妈,弄好饭菜,妈妈满意地笑了。”“家庭和睦,妈妈幸福地笑了。”“妈妈被评为科学种田模范,自豪地笑了。”这样,抽象的文字就变成了鲜活的生活场景,学生便有话可说。

3.以读导写,读写结合。叶老曾说过:“阅谈的基本训练不行,写作能力是不会提高的。”因此,抓好阅读教学是提高作文水平的前提。我们必须根据教学大纲,把握教材,狠抓双基训练。要在每单元的讲读课文中,把审题(解题)、文章结构、作者写作意图、写法等化整为零,节节渗透,一课一得,分步训练,形成课堂里教方法,实地用方法,写时验方法的读写教学格局。

总之,教学有法而无定法。“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要尽快地扭转作文教学中的“少、慢、差、费”现象,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让学生想写、乐写、会写,还须千千万万的语文教师潜心研究,终身探索。只有广大语文老师集思广益,深入探究,贴近学生心灵,才能使作文教学中的个性得到真正张扬。

作者简介:江苏省泰州市高港实验小学副校长。

上一篇:课堂生成中的点评艺术 下一篇:诗意中的教育理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