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生成中的点评艺术

时间:2022-05-28 11:27:34

课堂生成中的点评艺术

“教育的本质在于激励和唤醒。”恰当的课堂点评能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呵护学生的求知欲,激发每一个学生的创造欲望;反之,会挫伤学生的自尊,遏制学生的表达欲,阻碍学生的思维发展,更可能对他们的心灵造成伤害。教师要恰当使用积极性的课堂点评语,以获得课堂教学的最佳效果。

一、把握点评的学科性

语文课堂的点评与其他科目不一样,应该体现它独特的人文性。点评的学科性,就是指语文课堂点评语言要体现浓浓的语文味。课堂点评要努力体现理性、情致,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在情感和理智上都得到提升。《掌声》这节课最值得我们学习的就是教师的评价语言带有很浓的语文味,现列举几例:1.你关注了小英演讲前后的神态、动作。2.你真会读书,注意到了“轮流”这个词。3.你能联系前面的课文来想,这是一个读书的好方法。4.你能联系课文内容来夸小英,真会读书!5.你也很会读书!走进了小英的内心!6.你已经学会从字里行间找答案。7.你真是小英的好朋友。你是在用心读课文啊!8.看来这掌声不仅仅是鼓掌的声音,还有许多更深的含义……在这充满语文味的课堂里,学生学到的不仅仅是课本知识和语文能力,那一句句和风细雨、回味无穷的评价语足以让学生受益无穷。

二、凸显点评的激励性

教《五彩池》时一名学生问:“五彩池能不能游泳?”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对于这个问题议论纷纷,有的说能游泳,有的说不能游泳。教师马上意识到这个问题对于真正读懂课文价值不小,关键在于如何引导。于是该教师及时抓住了这一契机,用赞许的口气对该学生说:“你真是一个爱动脑的好孩子,这个问题提得太棒了!确定五彩池能不能游泳,要取决于四个基本条件,一是池子的大小,二是池子的深浅,三是池水是否干净,四是池底有没有障碍物。让我们来仔细读课文,看看课文中有没有这些方面的信息?”这样一点拨,学生兴趣就来了,迅速从课文中找到答案,得出结论:五彩池不宜游泳,更何况这样奇异的自然风光,应当得到很好的保护,怎么能去游泳呢?这样的评价语,不仅鼓励了学生敢于大胆提问,而且也借疑释疑,深读了课文,又提高了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评价语的激勋可以是多方面的,当学生回答不尽如人意时,教师可以从学生的闪亮点中给予鼓励:“你真勇敢,今天能在这么多老师面前发言。”“你的看法有道理。”当学生的回答十分出色时,教师可充满激情地评价:“你的发言真精彩,请你把这句话大声地向同学们再说一遍。”只要教师对学生满怀期待与爱意,总能从各个学生身上找到值得表扬和鼓励之处,那些不愿开口的学生也会随着教师的激励性评价渐渐变得有信心。

三、注重点评的情感性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有些教师的课堂点评语单调乏味,除了“很好…太聪明了”,就是“你真棒”。这样的点评,不可能对课堂气氛起到适度调节、推波助澜的作用。教师要在认真倾听的基础上给出富有情感的点评,把课堂逐步推向高潮。在《雨说》中有一句话:“你们嘴里的那份甜呀,就是我祝福的心意。”教师在学生读后评价:“你读得也是甜甜的,真好。”通过通感这样的修辞手法来评价,赞扬学生读出了真实的情感。

美国现代情感心理学家汤姆斯说,在人的行为中,“情感起了放大内驱力的作用”。理想的课堂点评就是要通过巧妙地铺垫、点拨、引导,让学生真正人情。只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用语富有感染力,评价才可能具有情感动力的功能,才能激发学生内心积极的情感体验。请看《黄河的主人》中的教学片段:

师:黄河上的艄公面对惊涛骇浪,不害怕,不低头,不屈服,迎难而上,他就是千千万万中华儿女的缩影。你还能说出中华儿女像艄公一样具有不屈不挠精神的事例吗?

生1:坐在轮椅上的桑兰姐姐,微笑着承受一切,相信自己早晚有一天会站起来。

师:桑兰,这是一个坚强的小姑娘!

生2:白衣战士叶欣为了抢救“非典”病人,不怕自传染,最后牺牲了。

师:她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

生3:坏人要抢残疾火炬手金晶手里的奥运火炬,金晶毫不畏惧,死死抱住火炬,不让坏人抢走。

师:她是我们心中最美的圣火天使!

生4:2008年,我们还遇到雪灾,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抗雪灾!

师: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勇的中国人民!

生5:2008年的5月12日,四川发生大地震,我们都向四川人民献爱心。帮助他们重建家园。

师:面对灾难,我们挺起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

课堂上,教师让学生回顾中华儿女像艄公一样具有不屈不挠精神的事例。学生联系近几年中国发生的大事件,讲得动情,听课的教师与同学都很感动,教师充满激情的点评也很到位:“愿中华民族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能给我们永远的启迪,能在中华大地上代代相传,就像这黄河水一样奔流不息。”此处的点评如只用“很好”“不错”等词语,恐怕就无法让学生体会到因其动情的讲述而给大家带来的感动与震撼。

四、加强点评的针对性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加强点评的针对性,对学生肯定、提醒或纠正,激励学生积极思维,营造一种热烈而又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从而达到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的目的。“你讲的很正确,若声音再响一点就更好了。”“读得真好听,老师要感谢你的爸爸妈妈给了你一副好嗓子,要是加上表情就更加能传情达意了,不信,你试一试!”“这个字念得不够好,跟老师再念一遍。”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反馈信息,这些针对性的点评客观地指出了学生的长处及存在的不足,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如在教学《普罗米修斯盗火》时,教师让学生读课文写普罗米修斯“盗火”的一段文字,一个学生用非常平直、响亮的声音大声朗读,教师微笑着悄悄地说:“噢,你那么读,会被主神宙斯听见的。”孩子觉得教师善意的评价很幽默,同时也知道自己该怎么读了。一名学生读《蚂蚁和蝈蝈》时,有的学生说:“他把‘背’(bei)读成了‘bei’,并且声音太小,感情不太够,没把小蚂蚁怎么搬粮食读出来。”这个评价比较具体,有一定的针对性,从读音、音调、情感几方面对同伴的发言进行了评价。这时候,教师也及时进行了点评:“××小朋友真会听,评得真准!相信他再读一次会注意这几点的,我们再给他一次读的机会,好吗?”这样的评价针对性强,具体有效:一是对读书的学生起到了点拨作用,让他豁然开朗,真正学有所获,学有所得;二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予以了再评价,及时起到了激励和导向作用。

五、彰显点评的多元性

教师应把点评当作学生对自己学习行为进行自我调控和自我塑造的过程,让学生在点评中学会正确看待他人和自己。教师应转变单向性的点评方式,在新型的课堂教学中构建一种

多维的点评“互联网”。让学生不仅能积极参与,而且敢于否定,给学生创造一个无拘无束的空间。在相互点评的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得到了发展。在彰显评价主体多元化的课堂中,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话:“你们说说看,他说得精彩吗?”“这一组的表演,你觉得怎么样?”“你同意吗?”“说说你读了这一段文章有什么感受?”“你的想法和他有不同吗?”在这样的课堂中,评价的主体不仅仅是教师,还有学生;评价关系不仅建立在师生之间,还建立在生生之间、组群之间。这种立体互动的评价关系不仅能够有效地促进课堂教学,还能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当然,语文课堂的评价不应仅仅局限于语言,一个手势、一个拥抱、一个大拇指、一个眼神、一个微笑……都应是评价。一个动作,能让讲解形象生动,引人入胜,一个热情鼓励的目光,能扬起学生自信的风帆;一次暗示,能悄悄激起学生心中的涟漪……

六、捕捉点评的即时性

一个充满智慧的教师,往往能够随时把握学情进行精彩的点评。例如在课堂上,教师让学生用一个词说说21世纪是怎么样的。学生纷纷说:美好的21世纪,发展的21世纪、开放的21世纪……就在这时,冒出了一个“诱人的21世纪”,不但说出了21世纪的美好,而且带给大家的是无穷的想象。教师立刻就叫好了:“好!这么有创意的回答属于敢于创新的你,诱人的21世纪属于富于创造的你们!”全班同学立刻把热烈的掌声送给了那名同学。

有的教师总是感叹,上课最不自信的就是对学生的即时点评,常常学生答题后脑中想不到恰当的评价语。的确,课堂点评的即时性,需要教师有深厚的语言功底和敏捷的反应能力。那些特级教师在课堂上的点评妙语连珠,看似信手拈来,实则是教师文化底蕴和教育智慧的结晶。有了深厚的文化积淀,课堂的点评才那么及时,那么有文化味,成为精彩的亮点。要提高课堂点评语言的水准,一是要提高教师的文化底蕴和品位;二是要加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三是要积累一定的评价语,以便在课堂上灵活恰当地运用。

总之,教师应通过精彩的点评,激活语文课堂,使孩子们敢于表现,敢于质疑,敢于争论,享受诗意的语文课堂。当然,教学有法但无定法,点评也不应囿于模式,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教师应当充分利用课堂点评这一沟通师生情感的桥梁,开启学生智慧,培养学生能力。

上一篇:运用“影像”改进作文教学 下一篇:让学生想写\乐写\会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