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提高初中思想政治教学效率

时间:2022-10-03 01:12:03

怎样提高初中思想政治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9-0033-02

新的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更加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尤其是伴随这一过程而产生的积极情感体验和正确的价值观。初中学生正处于少年期间,其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既需要正确的价值引导,又需要经由学生的独立思考和亲身实践才能真正内化。新的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将深刻的理论蕴涵在鲜活的生活主题之中,鼓励自主的进行探究、体验,通过学生的道德践行和生活实践,促进思想品德的知行统一。因此,作为教育活动之一,思想政治教学活动应该是一种让学生主动去体验的过程――在体验中去学习,去感受,去使用,然后再学习。

一、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思想政治,提高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学工作是教与学的有机统一体。其中,教是主导,学是主体,教是为了学。教师只有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需要、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的知、情、意和个性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学生的学习才能得到充分地发挥。为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特别重视让学生“动”起来,以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首先,让学生的脑筋动起来,“多思考”。即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对所学习的知识进行分析、比较、抽象、概括。老师可以使用恰当的“问题”来激发学生思维的浪花,使他们于“无疑”处生“疑难”。产生新奇感和探索感,使思维向新的广度和深度发展。当然,教师的“问题”要提得准确,要有一定的难度,既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不至于太难回答。学生在分析中有分歧,但教师的引导,可以使他们在争论中得出正确的结论。

其次,让学生的嘴动起来,“多说话”。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对学习中的问题敢于陈述自己的意见,展开讨论,活跃气氛。实际上,学生准备发言的过程是运用、巩固、拓宽教材知识的过程。教师要善于抓住教学中与现实生活中紧密联系的“问题”,及时组织讨论,这样既启发学生的思维,又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最后,让学生的手动起来,“多做”。即鼓励学生勤做学习笔记,写预习提纲,编制试题,动手解答,以巩固知识。加深理解。所谓“不动笔墨不读书”。教师要在课前安排预习,课堂督促笔记,课后布置适当的练习,根据教材内容,要求学生自己编写试题,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当然,调动学生主体的积极性的方法还很多,需要各位教师的不断探索。

二、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深刻理解教材,全面掌握所学知识

思想政治教学多强调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等,而重视学生对学习过程的体验较少。教师往往出于自己对教材知识的理解,详细地传授给学生,学生没有对知识产生过程的体验,更谈不上去真正理解和消化。如果老师能够转变自己的教学,让学生自己去体验知识产生的过程,学生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学习知识,能够深刻理解,达到融会贯通的境界。

首先,教师必须转变自己的教学角色,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教师的备课、上课都要围绕着让学生自己体验学习过程来展开。教师备课上课的重点、难点,不仅是教材的重点和难点,而且必须突出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自己去体验知识生成的过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教材的重点、难点知识或疑难问题。教师的任务或角色是指挥者,课堂调控的操纵者。

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法,积极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这是让学生学会体验学习过程的关键。客观上讲学生学习能力是有限的,让学生自主学习并非教师完全放任不管,需要教师指导学生学会运用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科学思维方法,遵循从具体到抽象、从抽象到具体的认识规律,自主地学习教材。

三、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及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际中,思想政治教学一般由教师向学生提出事先设计好的问题,教师按照自己的思路给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这种教学方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想一想,教师能不能尝试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转变自己的教学方法,通过引导学生注意培养几种能力,如分析、解决问题时归纳与演绎相结合的逻辑思维能力,联系地、发展地、全面地看问题的辩证思维能力。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通过关注、评价学生的思维过程,引导学生科学地进行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再运用科学思维方法积极主动地学习,体验和感受知识产生的过程。如果学生能够根据教材内容自己提出问题,学生就基本能够根据自己的理解,分析、解决问题。

当然,学生的理解不一定准确、恰当,这就需要教师的指导。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首先教会学生学会提“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三种问题,这是一个完整的思维过程的三个重要环节,是全面认识某一事物必须理解的三个方面,也是思想政治教材所遵循的基本思维过程。

上一篇:有效预习“不误砍柴” 下一篇:基于建构主义的中学英语课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