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价值观的调查研究

时间:2022-10-03 12:18:54

中学生价值观的调查研究

价值观是特殊的观念系统,是关于价值的根本看法和观点,是人们认识和评价客观事物和现象对自身或社会的重要性时所持有的内在标准[1]。价值观对个体行为起着重要的描述、解释、预测和导向作用,同时也是社会发展变迁和文化建设、传播的重要测量指标[2]。人的价值观不是自发形成的,是在一定主客观条件的共同作用下逐渐形成的。中学生阶段是从儿童到青年的过渡时期,生理和心理发生剧烈变化,该时期是个体个性品格、价值观念逐渐形成和完善的关键时期。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中学生价值观现状调查的实证研究,为中学生价值观教育提供理论依据和建议。

一、 中学生价值观的调查方法

1.被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从沧州的中学抽取初一至高三,六个年级被试300名进行施测,回收有效问卷共259份,其中:男生111人,女生148人;初中152人,高中107人;城镇70人,农村189人;独生子女90人,非独生子女169人。

2.研究工具

采用西南大学覃江霞编制的《中学生主流价值观现状调查问卷》,该量表分为锐意进取、物质享受、自我关注、良好心态、益人利他、社会责任六个维度,共27个项目,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五个不同的程度采用五点记分法。研究显示该量表有较好的信效度,克伦巴赫系数为0.814。

3.程序

被试以班级为单位集体施测,采用统一指导语,并统一回收问卷,筛选有效问卷,然后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处理与分析。

二、 中学生价值观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1.中学生价值观的总体状况是比较积极的

中学生对六个价值取向维度的重要程度的选择结果从大到小排序依次为:锐意进取、自我关注、社会责任、益人利他、物质享受、良好心态(平均分依次为4.562,4.141,3.984,3.904,3.806,3.578)

锐意进取、社会责任、益人利他都排在物质享受之前,表明中学生价值观总体上是比较健康积极的。中学阶段青少年自我意识正在发展高峰期,自我意识比较强烈,个性不够成熟,还没能很大程度地“去自我中心”,所以自我关注排在第二位就不难理解了。不过,目前中国家庭教育中仍存在溺爱的现象,视孩子为小太阳,围着孩子转,这样的成长环境也可能是中学生“自我关注”这一思想观念比较深重的原因之一。良好心态被排在最后,说明相比较而言,中学生更重视锐意进取、自我关注、责任、利他、物质享受,良好心态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可能原因,一方面,中学生处在青年早期阶段,敢闯敢干,积极入世、锐意进取本身就是他们这阶段的心理特征;另一方面,当前中学生处在竞争激烈的社会和学校环境中,比较重视锐意进取,在升学、就业等竞争中获胜,达到父母和老师的要求,获得自我认同,得到优势的社会地位和生活水平。年轻人奋发图强,生活经历简单,还没能意识到良好心态在人生中的重要性。

2.城乡中学生的价值观是比较一致的

对城乡中学生进行独立样本的t检验,结果在六个维度上城乡之间均不存在显著差异(t值分别为-1.692,0.528,-0.387,-1.296,1.290,0.633;p值分别为0.092,0.598,0.669,0.196,0.198,0.527)。本研究结果认为城乡中学生的价值观念是比较一致的。但以往许多研究认为城乡之间差异显著[3]。这可能是因为以往的研究所处的时代造成的。以前我国城乡差距还比较大,但是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我国不断缩小甚至消除城乡差别,城乡之间在经济、文化、教育水平等方面的差距越来越小,造成城乡中学生现实生活环境上更加接近。另外,汽车、电视、手机、网络等交通、通讯、传媒工具及设施的普及,使城乡中学生能接受大量普遍的信息,受到程度相当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3.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中学生价值观无显著差异

对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中学生进行独立样本的t检验,结果二者在价值观的六个维度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t值分别为-0.741,0.402,-0.209,0.670,0.359,-1.596; p值分别为0.459,0.688,0.835,0.504,0.720,0.112)。这与以往人们思想中认为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思想观念会有不同的观点不太符合,比如,可能认为独生子女更加自私、得到更多的溺爱从而导致进取心不强等想法。但本研究结果与之不同,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价值观上没有显著差异。可能原因是独生子女在我国已经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学生自己没有什么特殊感受,而且现在许多非独生子女家庭,多是自由职业者,家境相对比较宽裕才考虑生养更多的孩子,所以多子女家庭也会给每个孩子提供比较充裕的教育机会。不管是独生子女家庭还是非独生子女家庭对于孩子如何为人处世以及如何适应社会等各方面的教育都比较相当。

4.男女中学生的价值观存在差异

对男生和女生的价值观各个维度的差异进行统计检验,结果表明,在自我关注、益人利他、社会责任上男生得分显著低于女生(t值分别为-3.303,

-2.197,-2.616;p值分别为0.001,0.029,0.009)。而在锐意进取、物质享受、良好心态上则不存在显著差异(t值分别为-0.507,0.014,-1.485;p值分别为0.613,0.989,0.139)。调查显示男、女生价值观是不一致的,以往也有研究证实了这一结果[3]。在“自我关注”上女生高于男生,可能原因是女生心思更加细腻善于内省,对于自身更加敏感,而男生交往范围广,更多寻求在群体中的地位和外界的关注与肯定;在“社会责任、益人利他”两个维度上女生显著高于男生,可能原因,一是和性别角色的社会化有关,社会传统观念和父母对儿女教养方式,社会文化对两性的期待不同;二是两性本身在生理结构和认知、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中存在差异。这些心理社会因素可能导致二者价值观念的差异。男性更注重“公平、公正”,而女性更注重“关心”。一般来说,女性对人更感兴趣,善于与人交往,较多社会取向;而男性则对客观事物更感兴趣,善于与自然事物、机械工具打交道,重视个人成就和权力。这些因素可能导致女生更重视社会责任及益人利他。

上一篇:英语学习焦虑对教学影响的调查研究 下一篇:基于小学生课堂参与度的调查分析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