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养老:回家之路

时间:2022-10-02 10:48:15

中国式养老:回家之路

比利时人说:父母老了,夫妻却不能停止上班,老人没人照料。

印度人说:传统大家庭的结构已经被核心家庭结构替代,老人与年轻人的代沟越来越大。

巴西人惊呼:太多的“空巢”老人,需要大量的护士!

在一场题为“代代相继的城市”主题对话活动中,“空巢”已经成为全世界面临的难题。

那些不同的养老方式

背景:

5月2日,上海市召开第三次老龄工作会议,老龄化压力通过数字被表达出来:“十二五”期间,上海平均每年增加20多万老年人,比“十一五”时期翻番。

这预示着上海这座目前中国老龄化最为严重的城市将进入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期,上海还将率先面临另一个中国特色的老龄化考验——从2013年起,上海新增老年人口中的80%以上都是独生子女父母。

事实上,不仅是上海,老龄化是整个中国正在面临的共同挑战,预计“十二五”末,全国老年人口将达到2.21亿人。我国计划“十二五”期间基本建立起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

在上海,这一养老服务格局已经基本形成,上海将其形象地概括为“9073”,即90%的老年人家庭养老,7%的老年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3%的老人机构养老。

——“全日制”机构养老

5月6日,从迪拜旅游回国的张荣强老人感叹身体越发不如从前,作为一名民营企业的董事长,年过七旬的他已经逐渐将企业交由女儿打理,旅游是他选择的养老方式。张荣强的儿子早年已移民澳大利亚,老张曾想哪天跑不动了就去澳大利亚养老直到终去。但如今他越发故土难离,对他这样的富裕阶层而言,钱不是问题,但却发现自己在国内似乎找不到合适的养老机构。

普通的养老院老张压根不考虑,他也曾想过到专为富裕阶层打造的养老院,但国内这种养老院很稀少,浦东有一家“亲和源”,实行会员制,会费高达50万元,但他依然觉得社区环境与服务方面仍达不到他的要求。

“我倒是看中了西湖边上的一些疗养院,但可惜,那里要么是老干部疗养院要么就是部队疗养院,我进不去。”

——“日托型”社区居家养老

5月4日下午,上海市长宁区天山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88岁的老人周金娣饶有兴致地坐在沙发上收看黄梅戏《天仙配》。天山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被当地居民生动地比喻为“托老所”,在整个上海,共有这样的服务机构326家。

周金娣老人育有五个子女,由于多数都已迈入老年且各有家庭,几年前丈夫去世后,周金娣便成了独居老人,她一度闷闷不乐。2009年年底天山街道建成天山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周金娣嚷嚷着要子女们把她送到这里。

天山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共入托27名老人,年纪最小的73岁,最长者92岁。与养老院不同,“托老所”不能过夜,老人们晨来晚归。早上来到“托老所”后,老人们会在管理员带领下做体操、洗澡、吃饭,午睡后自由活动。“托老所”设有麻将室、运动室、图书馆。老人们每月只需要交350元,这个标准从中心成立至今没有变过。

对在“托老所”的生活,周金娣老人赞不绝口,然而问及日后行动不便不再适合日托时,老人显得神情黯淡:“反正,我是不会去养老院的。”

——“创新型”老年餐桌

随着老龄社会的到来,一些老人由于身体不好、行动不便,“吃饭”成了他们生活中面临的一大难题。但吃饭问题对于住在东元路物流社区的老人们并不算问题,因为社区开办的老年餐桌帮他们解决了这个大难题。

“快进来坐着暖和,咱们今天吃米饭炒菜。”蔡玉兰老人一进来,正在忙着做饭的工作人员就招呼着。上午刚过10点,老人们就陆续来到社区服务中心,一到这里,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拉着家常看着电视,个个神清气爽。

“这里的服务态度好,饭也香,来了几个月我都吃胖了。”77岁的蔡玉兰自从老伴去世后,在三个女儿家住了一段时间后就来了,她说自己以前在家里吃饭的时候,都是凑合着吃,“女儿家冬天有暖气,让我去我都没去,在这儿吃个饭,和大家聊一聊,挺好的。”

“在这里有人做饭,有人端饭,自己只管吃饭,这日子过得太舒坦了。”张香梅也说道。由于老伴去世十几年了,唯一的儿子在西郊,张香梅一个人在社区居住。尽管自己一个人时每天都是对付着吃,但她觉得自己还能自理,不好意思来吃现成的,工作人员打了两次电话以后,她才开始来社区吃饭。以前她和社区很多人都不太熟,自从到社区吃饭以后,和大家也都熟了,经常和大家聊聊天,心情也变得好了。

“都适合我们老年人的口味,有的老人吃不了,他们就亲自喂。”坐在一边的杨礼斌听了一会儿大家的话,也按捺不住地参与进来。今年81岁的杨礼斌与大儿子、儿媳住在一起,其他两个孩子都在外地。白天儿子和儿媳去上班,他一个人在家,由于腿脚有些不利索,以前基本不怎么出门,吃饭也是自己随便吃点对付。现在每天要从家里走到社区吃饭,遇到天气好,还会顺便在外面散散步,活动活动。

说话间,工作人员已经做好了饭。餐厅内放着两张桌子,工作人员从消毒柜中拿出碗筷,冒着热气的胡萝卜丝、炒豆腐、肉丸烩菜已经放在桌上,工作人员细心地为每位老人盛好饭,端上桌。盛饭时有的把菜和米饭分开盛,有的要放在一个碗中,牙齿不好的还要帮忙拌起来。谁不吃豆腐,谁不吃肉,工作人员把每个老人的“特殊需求”都记得清清楚楚。

——“传统型”父慈子孝共同生活

除了那些到社区养老的老人外,还有一部分人在家中养老,他们大多与儿女住在一起,或者独自居住,由儿女前来照顾生活起居。

85岁的黄老爷子就是其中一位。黄老爷子一个人住在社区,儿子是同一个单位的职工,也住在同一个院里,与黄老爷子是前后楼。黄老爷子退休后与老伴一起住,后来老伴脑萎缩,开始住在南郊女儿家,由女儿伺候。黄老爷子于3年前生病,腿脚不利索,拄着拐杖走路也很吃力,根本下不了楼,生活没法自理,就由儿子来照料。儿子是单位的司机,虽然工作比较忙,但三年来,只要在家,就会回来给他做饭。早上上班前先早早过来做饭,收拾完后再去上班,中午下班后就赶回家做饭,晚上收拾完后,还会陪父亲聊天看电视,“不然老人一个人待着太孤独了。”

过年过节时,儿子就把母亲接过来,全家人在一起,有时候老伴清醒的时候也会给他打电话。

“给老人吃,必须煮得特别烂才行。”黄先生告诉记者,他虽然能咬得动,但也要和老爷子吃同一锅饭,“人上了年纪了,怕他多想。”吃炒菜的话炒完再放锅里蒸一下。 看着儿子这么辛苦,黄老爷子也有些不忍,“儿子非常不容易,再过三年就退休了,等他退休就好了,不用这么忙了。”

黄先生每周都去社区澡堂给父亲洗澡,由于老人住在二楼,下楼梯时得小心翼翼地扶着,抱到三轮车上拉到社区,洗好后再用同样的方法回到家里。

与黄老爷子一样,很大一部分年龄不大、生活还能自理的老人都选择在家中养老,他们大多和子女或老伴住在一起,有空时就在院子里转转、锻炼身体,与曾经的同事们聊聊天。

上一篇:“吃货”大本营 下一篇:德国人养老进入新同居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