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价值取向的维度分析

时间:2022-10-02 07:21:07

乡村旅游价值取向的维度分析

摘 要: 乡村旅游价值取向,可以从两个维度来考虑:既是一项经济活动,也是一项文化活动。前者涉及乡村旅游受益主体、开发客体,后者为时间、空间之维,显示民族文化的生命力。贵州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多彩,发展乡村旅游能让少数民族尽快脱贫致富;还能唤起人们共同保护少数民族文化,以增强人们保护非物质文化的观念和意识。

关键词: 乡村旅游;贵州少数民族;旅游文化资源;价值取向

中图分类号: F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959 (2007) 03-0053-06

Dimensional Evaluation of the Value Orientation of Rural Tour

――From the Angle of the Rural Tour in Minority Areas of Guizhou Province

YANG Wei

(Guizhou Police Officer Vocational College, Guiyang,Guizhou 550005, China)Abstract: The value orientation of rural tour may be evaluated from two dimensions: it’s not only an economic activity, but a cultural one. The former involves the subjects who benefit from rural tour and the objects that have been developed; the latter refers to the dimension of time and space, demonstrating the vitality of our national culture. Owing to the rich and varied tour resources in the minority areas of Guizhou province,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 will help the minority nationalities to get rid of poverty and become rich, evoke people’s consciousness to protect the culture of minority nationalities, and thus protect nonmaterial cultural heritage.

Key words: Rural tour; Minority nationalities in Guizhou; Value orientation;Resources of tour

贵州有苗、布依、土家、水、白、壮、瑶等49个少数民族,约占全省人口的35%。全国近半数的苗族、过半数的侗族和几乎全部的布依族、仡佬族分布在贵州中南部。进入黔地,无论是苗家吊脚楼、侗乡鼓楼、布依木板房,还是岩洞山崖、水瀑草海、尽皆成景,美不胜收。多民族聚居、奇特的地质地貌是贵州的省情,提倡“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实现旅游业与文化产业的共同发展”[1],实际上就是要抓住机遇,“民族取金”,以对少数民族民间文化的利用和再创作作为发展乡村旅游的支柱。笔者认为:少数民族应该以不同于传统的现代化的方式寻求自我发展的道路,从而实现内源发展的理想;乡村旅游的受益者只能是少数民族,发展的客体也应该是少数民族的原生态资源;乡村旅游价值取向的维度也可以从民族文化与时空的延伸来策划价值坐标系,以民为本,实现开发与保护、现在与未来统一的价值取向目标。

一、四大问题困扰贵州乡村旅游市场

贵州自上世纪80年代初期开放安顺布依族石头寨、黔东南郎德苗寨以及曼洞苗寨等少数民族村寨以来,迄今已有130多个同类村寨向外开放,如今贵州乡村旅游已成为省内外游客最为青睐的旅游方式之一。但是,回眸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旅游的发展情况,目前有四大问题困扰贵州乡村旅游市场的健康发展。

(一)无序竞争,市场开发混乱。贵州山多平地少,各地区之间沟通交流不畅,市场重复开发现象严重,一些民族村寨乡村旅游市场缺乏统一管理,农家游等低层次建设多,特色开发少,造成游客的厌倦感,回头率低,影响旅游产品的质量。

(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明显不足。贵州的乡村旅游主要还是以村民为经营主体,以自己所拥有的土地、庭院和民族文化为特色,以为游客服务为经营手段的农村家庭经营方式[2],因此,乡村旅游规模小,发展速度慢;有些地方又在盲目攀比,旅游设施还没有建设好,就对外接待客人,由于设施不配套,客人来了不满意,客源减少,旅游景点只好勉强维持,甚至赔钱关门。

(三)市场经营意识差,难以开拓二级市场。贵州乡村旅游资源丰厚,但是一些地方只是盲目开发初级市场,加上缺乏经营新观念,使得一些民族民间文化商品化,造成传统文化的退化或失落,吸引不住客人。一级市场配套服务不健全,二级市场难以开发,形不成链式服务,乡村旅游还停留在农村家庭经营方式上。

(四)策划和管理人才匮乏。在贵州很多地方的乡村旅游都是由村民自己管理,对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精髓研究不深,在开发时随意增减相关内容,使民族民间文化面临扭曲和庸俗化,这就使得民族民间文化旅游资源失去了本身固有的意蕴和内在魅力。

我国旅游业发展初期以开发遗产类文化景区,供给对象主要是入境游客。随着国内旅游的迅速发展,特别是假日旅游的全面升温,旅游景区的供给正在转向国际国内并重,形成国内消费为主的局面。近年来,有车族增多,自驾车旅游者有许多选择乡村旅游点作为旅游目的地,使得全国乡村旅游更加火爆;而贵州的乡村旅游还静止在亚热点上,有专家认为贵州后发优势很大程度在旅游资源的原生态上。

二、以原生态价值为基础,坚持走内源发展[3]道路

原生态就其词源意义而言,说的是相对存在最早、比较原始的环境状态(包括人在其中的活动)、隐含有未被破坏、相对和谐的状态层次。依此而论,贵州原生态资源丰富,诸如酒文化、红色文化、军事文化、民风民俗、自然风光等都蕴藏有得天独厚的原生态价值。在过去开发中,这些原生态旅游资源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同时在开发中也存在以上一些问题,归纳其问题的原因主要是乡村旅游市场开发大多属于市场行为,政府引导能力有限,市场难免带有盲目性和滞后性。今后在“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实现旅游业与文化产业的共同发展”的宏观目标指引下,重点要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微观市场行为。

(一)谁是少数民族地区发展乡村旅游的主体

内源发展的观点认为,发展是人民的发展。人民发展的核心是人民的创造力和自主性的提高,它们必须是来自人民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文化和从中形成的知识体系与价值观,因此开发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旅游的主体只能是少数民族,但是这又是一个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的问题。长期以来,在人们的观念里,少数民族地区不仅经济落后、社会原始、文化贫困,而且人的思想观念也落后保守,因而对于贫困落后的少数民族社会来说,他们应当是发展的对象,是客体。国家做出西部大开发的决策后,就有这样的一种观点:西部大开发是一个巨大的商机,主张抓住机遇,“西土取金”,在这样的话语下少数民族只能是客体,不可能成为发展的主体。

要使发展真正成为少数民族自己的发展,就必须确定少数民族的主体地位。无论是一个长期发展旅游项目,还是一个针对具体问题的开发计划,本地人都是发展的主体,是发展过程的承担者和结果的受益者,而外来者作为个动的发起者和组织者,他们只是协助者。少数民族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不管是引进管理人才,还是引进开发资金,都只能是辅助措施,是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的重要途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依靠少数民族的力量和努力,充分发挥本地人的智慧,调动本地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是发展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旅游的基本前提。只有把立足点实实在在地放在少数民族地区自己力量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搞好、搞活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市场,让少数民族也尽快富起来。

(二)重视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保留真实的“乡村民族民间文化特色”

一是大自然赋予的东西是最好的,不要随意使用加减法。贵州从来不缺少雅致的自然风光,动静相宜的山水,以及纯朴厚道的民族情杯。过去贵州与其说“养在深闺人未识”,不如说“养在深闺人未害”。而现在各种“污染”时有发生,如到兴义万峰林景区旅游,感觉山水田园风光极美,天然形成的“八卦田”也十分罕见,可惜其中却多了一个人工建造的“八卦广场”,很煞风景。

二是渐行渐远的民族民间文化越来越被旅游者关注,不要让它在与文明接轨中遭遇尴尬。传统的少数民族文化普遍具有差异性,独特性、脆弱性、模糊性、不可替代性等特殊属性,如何保持这些独特的民族文化资源优势,并成为乡村旅游持续发展的支柱,是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并加以解决的问题。贵州少数民族文化容纳了太多的内涵,其中既有人们熟知的民族服饰文化,也有原生态音乐和原生态歌舞,还有人们不太熟知的营盘文化和宗教文化等等。这些经过千百年的打磨而形成的宝贵旅游资源,是属于高层次的人文旅游资源,是最具潜力和魅力的旅游资源,但是由于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保护意识淡薄,科学技术滞后等原因,目前一些地方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凸显了传统民族民间文化在与现代文明的接轨中遭遇尴尬和消解。从民族文化的保存与发展的要求来看,应该有利于其文化个性的发展,并保护少数民族的文化生态环境,民俗随着文明的进程而变迁是不可避免的,但要注意民俗发展的本身应该越来越文明。

笔者认为“发展才是硬道理”,但是“硬发展”就不是道理。发展旅游的乡村,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保持原有的特色,与城市生活区别,从而保持其吸引力。

(三)整合旅游资源,为少数民族发展服务

贵州少数民族人口分布是“大杂居,小聚居”的状态,古朴如初的人文形态,深邃烟云后的迷惘历史,再加上鬼斧神工的喀斯特地貌,这些在我国乃至世界的开发研究中都具有极高的价值。在贵州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旅游的发展中,我们应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重新审视和评价农村环境资源、生态资源、经济资源等,把这些原本就存在的,但长期被忽视、没有被充分利用的各种资源整合起来,形成新的生产要素,形成新的生产力。要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平行关系,从内源发展的要求来组织和开发少数民族地区的乡村旅游市场,根据少数民族的“所是,所为,所愿、所思和所言”来确定发展目标。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旅游的主体只能是少数民族,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是乡村旅游市场的灵魂,以少数民族自身的发展为目标开发他们的传统知识和文化资源,使之在与外来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中,促进少数民族文化与知识体系的发展;使地方的和民族的文化与知识能够成为他们创造力的源泉,并提供支持他们改变贫困面貌,改变他们边缘地位及他们在整个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关系中的弱势地位的发展动力。

三、乡村旅游价值取向的维度延伸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国内外现代乡村旅游的蓬勃兴起,贵州乡村旅游也有了较快发展,对于提高农业的附加值,带动农村的第三产业发展,拓宽农民增收渠道,都起到了积极作用。目前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就是要进一步开发市场,开发资源,开发经济潜力,延伸乡村旅游价值维度。

(一)军事文化、民族文化从历史上延伸

贵州的军事文化主要体现在营盘文化和红色文化两个方面,开发乡村旅游把军事文化发展的传承性和民族文化的独特性有机结合,就能避免原有的旅游功能比较单一,综合功能不强的缺陷;还能弥补乡村旅游文化挖掘上的欠缺,丰富乡村旅游的文化形象,提升乡村旅游的文化含量。

1.复原营盘遗址。贵州古堡的规模、风格和完整程度,堪称古代军事营盘文化的杰出代表,距今有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历史,是一笔无价的财富,它能给当地带来声誉和机会,保护好了,就能成为一个长期的收入来源;草率行事会把文化遗产永远破坏,其损失将是不可逆转的、无法估量的。由于风雨剥蚀和历史等原因,很多古堡曾一度破败(如遵义市娄山关旁的海龙囤古城,它经历过万历二十八年平播的毁灭性打击,又历400年沧桑销蚀,其关隘城墙至今仍傲然屹立,但是有些关卡已被毁没,几百年后城墙石头也将被风化腐蚀烂掉),目前得到重新修复,恢复原貌的也不多。其中贵阳市花溪区营盘村借力古堡发展乡村旅游的经验值得交流。首先是他们开发的目标定位明确:利用独有的古代营盘遗址结合大寨布依族自然村落的资源发展乡村旅游。其次解决好了发展依靠谁的问题。第三处理好了保护与发展的平行关系:营盘遗址的修复,一定要建立在原貌的基础上,也即是在一种历史氛围中,才能真正实现其价值。复原后的古堡与山下有着布依族苗族风情的土木结构民居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古代军事文化与民族民情有机结合的乡村旅游景点。目前,该村依凭独有的古堡文化及民族风情资源,打开了引资局面,拓展了二级市场,使其乡村旅游走上了以市场求发展的道路。

2.长征文化寻踪。长征文化属于红色旅游资源的组成部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在贵州留下了具有深刻而丰富文化内涵的革命历史遗迹,如黎平会议、遵义会议、四渡赤水、娄山关大捷等历史事件对人们有着极强的吸引力。沿着当年红军走过的足迹、去寻觅这一在中国革命历史上留下的辉煌业绩,会被所有爱国的中华儿女及世界各国爱好和平的人士接受,它将成为打造乡村旅游的精品。在长征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首先要在正视历史尊重事实的情况下进行开发,应对长征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和内容进行严格把关,不能偏离红色的基调,杜绝不合史实、不切实际的盲目开发。其次要做好科学的规划、避免为了盈利而大肆兴建与景区不协调的景观或者废除原有建筑,避免走与普通观光、享受型度假同质化发展的道路,要始终保持“红色”的基调和氛围。

3.民族民间文化的再创作性。贵州少数民族文化丰富多彩,并且非常个性化。如苗族剪纸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北方农村过新年贴的窗花,而是被演绎成一件件精美的苗族服饰文化。再如苗族村寨有许多桥,有的桥并不是架在水上,而是在路与路之间或者田埂与路之间。桥不仅给苗族人民的生活带来便利,同时它还是苗族生殖崇拜文化的体现。在苗寨至今还有一些婚后无子的夫妻,会用修建一座桥的方式来求子;若将桥开发为旅游项目,让游客走过村寨的木桥、石桥、水桥、旱桥,通过导游对苗族历史和桥文化的讲解,使游客深刻感受到苗族奇异的桥崇拜,这种桥崇拜与其它民族文化没有冲突,各类游客都可以接受。还有仡佬族是一个古老而伟大的民族,是最早开发贵州的土著民族。千百年来,仡佬族留下了大量优秀文化遗产,有傩戏、葬仪、古墓、石刻、哭嫁歌等,汉儒尹珍历史更是众多文人骚客探索研究的重大课题。但是限于财力,很多珍贵的民族古籍古物在民间变黄、碳化……一些民族精品在渐渐消逝。贵州的道真县是仡佬族苗族自治县,素有“黔蜀门屏,银杉之乡,仡佬故土、傩戏王国”的美誉,新建“道真仡佬族文化艺术传播中心”势在必行,这样既抢救了民族民间文化,又能整合出优秀的旅游资源。

4.宏扬原生态音乐。由于历史原因,贵州的少数民族地区一直比较封闭落后,许多地方保留了原生态浓郁的音乐,成为宝贵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

月琴与彝族自古以来就有着不解的情缘,彝族同胞无论是劳动间隙,还是年节婚丧,都要弹琴唱歌抒感。但是贵州赫章县彝族村寨的发达村弹月琴保持着原始的弹奏方式:不用拨片,只用手弹拨。别的地方弹月琴,是抱着月琴站着或坐着弹,而这里的彝民弹法,能够用高难度动作弹月琴,而且能保证乐曲不走调、不停曲,行云流水、舒畅自如。

铜鼓舞是苗族、侗族、瑶族等多个少数民族所喜爱的舞蹈。由于不同民族的不同风俗,侗鼓舞在民族中的表演形式及内涵也均不相同。贵州雷山县大塘乡的掌坳村被称为铜鼓舞之乡,它除了具有一般铜鼓舞粗犷、奔放的风格外,还具有鼓点多变,舞步丰富等特点,更重要的是,掌坳村铜鼓舞将苗族生活的种种场景溶入了舞蹈之中,使他们的铜鼓舞别开生面,鲜活有趣。

侗族琵琶歌分布于贵州南部方言侗族地区,由于各地琵琶歌使用琵琶型号、定弦、土语、演唱场所和运用嗓音的不同,从而形成许多不同的风格。贵州黎平县洪州镇的平架村琵琶歌在侗族音乐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侗族琵琶歌中的珍品,是古老民歌的遗产;它是惟一用假嗓高音演唱的一个稀有品种,曲调悠扬悦耳,别具风格。

以上这些少数民族原生态音乐伴有本民族原生态舞蹈,并与各民族居住地生态环境联系,发展乡村旅游,充分考虑区位、自然生态、民族文化等条件,不追求“大而全”,而以“小而精”吸引旅游者,这样既能创造劳动力价值,又能宏扬民族音乐,还能唤起人们共同来保护民族文化,使人们保护非物质文化的观念和意识得到增强。

(二)乡村旅游时空延伸的价值维度

原生态首先在时间上提出了一个绝对意义起点。我们知道时间是一个流动的概念,可以无限制地回溯与延展。人类文化发展史上不存在纯粹的原始形态,与时间共生的人类文化也同样是在源源不断地发展变化的。民族民间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其内容极其丰富,形式多姿多彩,且贯穿于各少数民族的日常生活之中,每一生活习俗都带有一个空间和时间过程。要在比较短暂的观光时间内让游客达到出游的目的,满足游客的需要,在开发一些项目时就必须将生活中的文化加以综合、浓缩,并注入新鲜血液,让游客在最短的时间里获得最大的精神收获。如黔东南的侗族是一个注重精神享受的民族,他们认为“饭养身、歌养心”,他们爱歌、善歌,侗歌的种类繁多,对初到侗寨初闻侗歌盛名的游客来说,渴望在有限的时间里感受侗歌的魅力,可以安排一场侗歌表演,把侗歌中最具特色和最能反映其内涵的,被誉为“东方艺术精品”的侗族大歌和侗族中具有艺术代表性的琵琶歌作为节目展示给游客,再加上表演者的服饰及情景展示,将侗族艺术的魅力综合在有限的时间里进行展示可收到较好的价值效果。

再如贵州由于地形、地貌的不同、少数民族形成大分散、小聚居的特色,以民族村寨、民族古镇为载体的民族文化,自然景观保存得较为完整,如果按接近原则,缩短空间距离,把各民族村寨特色民族文化有机整合起来,构成一部形象的“文化史”和一幅幅多彩的“民族画”,其价值不仅能被重新认识,而且将被赋予新的社会、经济和文化意义。

从空间上还能实现“山水文化”与“历史文化”的有机结合。比如贵州普定县在发展乡村旅游中,把南部马官镇景色秀美的号营山庄及青山公园与北部的普顿坎草原风光及火焰山原生植被在空间距离上有机结合,使该乡村旅游大放异彩。目前政府计划在地理空间上整合川黔渝三地旅游“金三角”,即四川福宝国家森林公园、贵州赤水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重庆江津四面山国家风景名胜区。三地毗邻景区整合后形成一个总面积达2800多平方公里的庞大景区,由此成为全球同纬度面积最大、保护最完好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景区,同时兼容三地其他优秀旅游景点,尤其对贵州的酒文化、红色旅游和民族风情等在内的乡村旅游将会带来发展的契机。

(三)喀斯特地貌乡村旅游价值构想

2005年贵州省喀斯特地貌面积为109083.98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61.92%[4],占全省土地面积的73.8%;也占中国南方喀斯特典型脆弱区总面积的73.8%;贵州95%的县(市)有喀斯特地貌分布,其中喀斯特地貌面积占所在县(市)土地面积的50%以上。[5]因此喀斯特地貌是贵州的省情,一方面,它制约了贵州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它造就了贵州旅游价值。如喀斯特地区特有的自然景观――石漠化,对于人们的生产生活来说,它是一种恶劣的自然环境,人们在想方设法地治理它,但是对于旅游者,尤其是来自非喀斯特地区没有见过这种景观的旅游者来说,它那荒凉的高度的石头上依稀可见的一点翠绿给旅游者的将是什么样的启示呢?它的魅力与过去人们曾痛恨的沙漠相比,又将是怎样的呢?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生活在喀斯特地貌环境中的人民,也只能靠喀斯特来生存和发展。“石漠化”为发展乡村旅游提供了条件,旅游者可以去触摸山的骨骼,体验“山野”生活,寻找山中历史,了解山地文化,感知山的灵性;可以在这里接触热情好客的山民,经历奇异浪漫生活,欣赏山寨建筑的奇异;村寨中的山民也必得由乡村旅游走上充满希望的致富与文明之路。

在原始的喀斯特森林里,始终上演着各种不同物种与物种之间的生存竞争。旅游者能看到“蜘蛛抱蛋”,强悍地将翠云草排挤出自己的领地,展现弱肉强食的无情;同时,旅游者也能看到,适者就能生存,翠云草在这个生态系统里也能找到生存的空间,并且遍布在森林里的每一个角落。在这里由于地理气候原因,枫叶红得比较晚,寒冬腊月后突然放晴,此时枫红似火,格外夺目。这些都是很好的乡村旅游资源,如果善于挖掘和利用,就能达到双赢的效果,即既通过发展乡村旅游,解决当地村民脱贫,尽快走上致富之路;又能利用这些稀有的旅游资源,满足旅游者的好奇心理。在旅游活动中,人们会去他(她)以前从未去过的地方,去接触他(她)从未接触过的人和事情,尝试一些他(她)过去未曾有的举动,总之这里的“新、奇、特”能满足旅游者求知、求奇、求异的心理需求,并为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旅游提供发展市场,抓住这一大好机会就能迎来较大的发展。

四、结语

今天,我们生活在信息时代,电脑、互联网是科技时尚,吸引着人们去享用,去追逐、去创造。但是,无论现代科技发展走得多远,人们仍然向往大自然,向往牧笛老牛、向往炊烟袅袅,向往村姑大嫂的绣花衣裙,于是,那些仍然生活在农耕文明中的山地人群,那些还在月色溪畔对唱情歌的民族受到空前地关注,人们拼命在科技时代赚钱,然后以昂贵的代价回到农家茅屋前沉醉风月。发展乡村旅游,就是为了给人们回归自然创造一个环境,开辟一种境界,给现代文明注入一点鲜活,让山那边有一个美丽的地方,永远吸引着国内外游客的眼光;让贵州的少数民族在政府极力倡导发展乡村旅游的宏观目标指引下,尽快走上致富之路。

参考文献:[1] 耿敬涛.解读林树森代省长的《政府工作报告》――聚集七大民生问题[N]. 贵阳晚报,2007-01-24(4).

[2]童绍茂,张凤玉.关于乡村旅游商品特征及价格构成的思考[J].价格月刊,2006(6):4-5.

[3] 阿卜杜勒・马立克,黄高智,贝尔纳・罗西埃,等.发展的新战略[M].北

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0:1-10.

[4]傅红艳.大半个贵州都是喀斯特[N].贵阳晚报,2006-12-11(7).

[5]高贵龙,邓自民,熊康宁,等.喀斯特的呼唤与希望――贵州喀斯特生态环境建设与可持续发展[M].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2003:69.

上一篇:桃的灵物崇拜及其文化根源浅探 下一篇:杜赞奇中国民族主义研究中复线历史范式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