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建筑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控制

时间:2022-10-02 06:46:50

试述建筑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控制

【摘 要】本文就如何控制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问题进行了概括性的分析,自原材料要求、施工条件、施工工艺到最后混凝土养护的全过程的各个环节作出了详细的论述,与大家商讨。

【关键词】建筑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现阶段,我国大部分的建筑土建工程中,还是由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作为主要的承重构件。由于种种原因,由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质量问题引发的重大工程事故时有发生,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在工程建构筑物中显得尤为重要。混凝土的原材料产地、品种的多样化,施工工艺与技术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给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带来了新的挑战。

本人从事建筑施工二十多年,对混凝土的施工总结了点滴心得,在这里就混凝土施工的原材料要求、施工条件、施工工艺到最后混凝土养护的全过程的各个环节作出了详细的论述,与大家商讨一下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控制。

1 混凝土的原材料要求

1.1 砂:中砂或粗砂,含泥量不大于3%,高于C30混凝土,含泥量不大于2%。

1.2 石:碎石或卵石,平均直径约5mm一40mm,含泥量不宜大于1%。

1.3 水泥:用强度等级32.5或者42.5以上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进入施工现场时,必须有质量合格证,同时必须取样送到有相关资质的检测单位试验合格后方可以使用。

1.4 粉煤灰:采用GB1556―88标准中Ⅱ级以上粉煤灰,其掺入量应通过严格的试验确定。

1.5 混凝土外加剂:依工程的不同要求,可以选用减水剂、早强剂或抗冻剂,要符合行业的标准规定,其掺量经试验符合要求方可应用。

2 混凝土的施工条件

2.1 技术交底:根据工程对象、结构特点的异同,制定混凝土浇灌方案,并向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2.2 设备就绪:各种机械设备安装、就位,经维修检查和运行正常,处于完好待命状态。

2.3 供电正常:保证不间断的持续电源满足施工要求。

2.4 材料充足:现场准备符合要求的足够数量的砂、石、水泥、掺合料以及外加剂等材料,满足混凝土搅拌连续生产的需要。

2.5 运输畅顺:混凝土搅拌站至浇筑地点间的道路,确保平稳、安全畅顺。

2.6 前道工序验收合格:浇筑混凝土前段的模板支设、钢筋绑扎、预埋铁件及管道埋设等工序全部施工完成,符合混凝土浇筑施工的安全要求,隐蔽和预检内容验收合格。

3 混凝土的施工工艺要求

3.1 确定配比、用量、投料顺序。混凝土拌制根据配合比确定每罐各种材料用量。后台要认真按每罐的配合比用量投料。投料顺序为:先倒石子,再装水泥,最后倒砂子、加水及外加剂:如需掺加粉煤灰掺合料时,应与水泥一并加入。严格控制用水量,搅拌时间一般不能少于90秒,要求搅拌均匀,颜色一致。

3.2 混凝土运输:混凝土自搅拌机卸出后,应及时用翻斗自卸汽车或机动翻斗车或泵送到浇灌地点。在运输过程中,要防止混凝土离析、水泥浆流失、坍落度降低以及出现初凝等现象。如运到浇灌地点产生离析现象,应在浇筑前进行二次拌和。混凝土从搅拌机中卸出后到浇筑完毕的延续时间应控制如下: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及其以下,气温高于25℃时,不得大于90分钟;C30以上时不得大于60分钟。泵送混凝土时必须保证混凝土泵连续浇筑,若出现故障,混凝土产生离析现象或停歇时间超过45分钟,应立即用压力水冲洗管内残留的混凝土。

3.3 混凝土浇筑、振捣的技术要求:

3.3.1 浇筑混凝土应分段分层施工。每层浇筑的高度,应依据结构特点、钢筋疏密而定,一般为振捣作用部分长度的1. 25倍,最大每层不宜超过50cm。

3.3.2 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时,应快插慢拔,插点应均匀有序,逐点移动,均匀振实,不得漏振。

3.4 梁、板混凝土的浇筑。对肋形楼板的梁、板同时进行,浇筑时应顺次梁方向。先将梁的混凝土分层浇筑,用“赶浆法”由梁一端向另一端作成阶梯形向前推进,当起始点的混凝土达到板底位置时,再与板的混凝土一起浇筑,随着阶梯的不断延伸,梁、板混凝土连续向前推进直至完成。与板连成整体的大截面梁,亦可单独浇筑,其施工缝应留在板底以下2cm~3cm处。浇筑时应从截面大梁的两端向中间方向浇筑。振捣和浇筑要紧密协调,第一层下料宜慢,梁底充分振实后再下第二层料。用赶浆法保持水泥浆沿梁底包裹石子向前推进,每层都应先振实后下料,各部位要充分振实,并避免碰动钢筋。

3.5 框架结构混凝土浇筑,一般按结构层次和结构平面采用分层分段的施工技术方法,水平方向的分段一般以伸缩、沉降缝来划分,垂直方向按层次分层。框架结构的浇筑顺序:柱子-梁-板。一排柱子的浇筑顺序:从两端-中间,以防止横向推力使柱子发生倾斜移位。

3.6 施工缝的处理。待已浇筑的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达到1.2Mpa以上时,才可继续浇筑。在浇筑前应将施工缝混凝土表面凿毛,清除松动石子,用水冲洗干净,先浇一层水泥浆,然后再浇筑混凝土,使振捣密实。

3.7 浇筑混凝土的整个过程,都应细致观察钢筋、模板、预留铁件、预留孔洞和插筋等构件有无移动、变形或堵塞情况,发现问题应立即停止浇筑,并应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凝结前修理良好。

3.8 对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要更加重视,施工过程要特别注意

3.8.1 混凝土出机温度

混凝土搅拌后的出机温度是混凝土总升温值的一部分,出机温度高会引起总升温高,使混凝土的内外温差增大,容易引发混凝土贯通裂缝。影响出机温度最的是石子,其次是水、砂、水泥。工程中采用以下措施低混凝土的出机温度:

(1)石子采用自来水冲洗降温并加大混凝土坍落度检查的频率,以控制砂、石子冲洗增加的含水率;

(2)砂、石子、水泥堆场搭简易遮阳棚,防止阳光直接暴晒。

3.8.2 凝土浇筑温度(入模温度)

混凝土浇筑温度是混凝土总升温的后半部分,浇筑温度不控制同样可能发生混凝土总升温高而诱发混凝土贯通裂缝。工程中采用如下措施降低混凝土的浇筑温度:

(1)做好现场协调,组织管理工作,保证混凝土运输、卸料、浇筑、振捣顺利进行,避免出机后的混凝土长时间在阳光下暴晒;

(2)浇筑前,对模板进行浇水降温。

3.8.3 混凝土分层浇筑

由于大体积混凝土较厚,内部水化热温升偏高,内表温差和降温速率不易控制,故混凝土浇捣可分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挠捣底板的下层部分,采用全面分层,每层厚度30cm,上下层混凝土应在初凝前交接,以避免出现冷缝。

第二阶段:在底板的下层部分浇捣后,紧接着从底板往边扩散,浇捣整个基础的底板部分。底板混凝土从一端向后浇带方向平行推进浇筑。混凝土振捣要及时,同时不得漏振,但也不能过振,防止离析。

3.8.4 混凝土表面处理

大体积混凝土表面水泥浆较厚,浇筑后初步用大长刮尺刮平,初凝前用铁滚筒碾压2遍,再用抹子搓平压实,以控制表面龟裂,并按规定覆盖养护。

3.9 养护措施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要及时养护,并且要连续养护14d。对于大体积混凝土,要采用保温保湿养护方法,混凝土浇捣后表面抹面后,在表面及时铺一层防火草帘或者塑料薄膜。在养护期间,随时检查混凝土表面的干湿情况及温差(不得超过25~C),及时浇水保持混凝土温润。如温差大于25℃,采取浇热水和覆盖麻袋的措施,将温差控制在25 ℃内。

4 混凝土的成品保护

4.1 浇筑混凝土时,严禁踩蹋楼板负筋、碰撞插筋和预埋铁件,确保钢筋和预埋铁件不移位。

4.2 搭设过道跳板,不得在梁和楼梯踏步模板吊板上行走或踩蹬,不得冲击模板;保证模板牢固不移位。

4.3 浇筑的混凝土完成后,待强度达到1.02Mpa以上,才能在其上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4.4 在低温的天气进行施工,要做好保温措施,在已浇筑完成的楼板上铺设保温材料覆盖,但事前要铺设脚手板,防止出现露筋,保持混凝土表面平整。

5 混凝土施工的安全措施

5.1 混凝土搅拌开始前,应对搅拌机及配套机械无负荷运转检查,确保运输道路畅通,然后再开始正式开机。

5.2 搅拌机运转时,严禁将锹、耙等工具伸入罐内;进罐扒混凝土时,要停机进行。工作完毕,应将拌筒清洗干净。搅拌机应有专用开关箱,并应装有漏电保护器,停机时应拉断电闸。

5.3 搅拌机上料斗提升后,斗下禁止人员通行。如必须在斗下清渣时,须将升降料斗用保险链条挂牢或用木杠架住,并停机,以免落下伤人。

5.4 井架提升混凝土时,应设制动安全装置,升降设有明确信号指示灯,操作人员未离开提升台时,不得发升降信号。提升台内停放手推车要平稳,车把不得伸出台外,车轮前后应挡牢。

5.5 混凝土浇筑前,应对振捣器进行试运转,振捣器操作人员应穿胶靴、戴绝缘手套;振捣器不能挂在钢筋上,按规范操作设一个专用电源开关。

6 混凝土施工的注意事项

6.1 框架的浇筑应注意施工缝的预留,避免留在受力最大和钢筋密集处。

6.2 浇筑肋形楼板时,要注意倾倒混凝土的方向应与浇筑方向相反,不得顺着浇筑方向浇筑,以免混凝土离析。

6.3 在浇筑深梁、剪力墙、薄墙等深而狭窄的结构时,为避免结构上部大量泌水,造成混凝土强度降低,宜在浇筑到一定高度后将混凝土水灰比适当调整。

6.4 混凝土浇筑,操作控制不严,易出现质量通病,如有发生,应及时分析产生原因,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消除,以确保混凝土质量。如出现蜂窝,主要原因大多是混凝土一次性浇筑过厚,振捣不实或漏振;模板缝隙未堵密实,水泥浆流失;钢筋过密而混凝土石子过大,坍落度过小;基础、柱、墙根部下层台阶浇筑未停歇就继续浇筑上层混凝土,致使上层混凝土根部砂浆从下部挤出造成的;又如露筋,主要原因是钢筋垫块产生位移,间距过大、漏放,钢筋紧贴模板或混凝土振捣不实而导致的;再如缝隙夹层,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混凝土施工缝处杂物未清理干净,未浇底层水泥浆造成的。

7 结束语

在当今建筑行业竞争激烈的背景下,利润固为重要,但质量是一个企业生存的根本,质量问题更应引起设计、监理、施工单位的高度重视。我们要建立全面的质量管理体系,对施工过程中的每一环节实施责任到人的严格的全程临控。同时,要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总结经验,以科学发展观去解决新问题,创新新工艺、新方法。

上一篇:防腐锚杆在海底隧道施工中的应用 下一篇:TJ165架桥机在小安庄特大桥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