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完善相关政策 促进外贸健康发展

时间:2022-10-02 02:21:05

继续完善相关政策 促进外贸健康发展

今年以来,随着国家扩大内需、促进外贸稳定增长政策的逐步落实,以及全球经济回暖、主要出口市场经济复苏、上年同期基数低等原因,我国进出口呈现较快增长势头。下半年外贸调控重点是,继续按照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拓市场、调结构、促平衡”的要求,落实和完善促进外贸稳定增长的各项措施,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促进外贸健康稳定发展。

一、上半年外经贸运行分析

(一)进出口恢复性增长势头良好,但贸易顺差大幅减少

1―6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13548.8亿美元,增长43.1%。其中,出口7050.9亿美元,增长35.2%;进口6497.9亿美元,增长52.7%。累计外贸顺差553亿美元,下降43%。

1、进出口恢复性增长势头良好

与2008年1―6月相比,进出口总额增长9.8%,其中,出口增长5.8%,进口增长14.5%。

2、一般贸易进出口好于加工贸易

1―6月,一般贸易进出口6794.9亿美元,增长46.5%;占进出口总额的50.2%,比重比上年同期提高1.6个百分点。其中,出口3212亿美元,增长36.6%;进口3582.8亿美元,增长56.6%。加工贸易进出口5277.6亿美元,增长38.2%;占进出口总额的39%,比重比上年同期下降1.4个百分点。其中,出口3325.3亿美元,增长32.9%;进口1952.3亿美元,增长48.3%。

3、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快于外商投资及国有企业

1―6月,民营企业进出口3333亿美元,增长52.2%。其中,出口2112.1亿美元,增长44.5%;进口1220.9亿美元,增长67.8%。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7281.5亿美元,增长40.2%。其中,出口3853.1亿美元,增长33.6%;进口3428.4亿美元,增长48.6%。国有企业进出口2934.3亿美元,增长40.4%。其中,出口1085.7亿美元,增长24.7%;进口1848.6亿美元,增长51.6%。

4、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快速增长

1―6月,机电产品进出口7196亿美元,增长39.8%。其中,出口4169.7亿美元,增长35.9%;进口3026.4亿美元,增长45.5%。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4062.1亿美元,增长43%。其中,出口2174.1亿美元,增长40.9%;进口1888亿美元,增长45.5%。

5、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长平稳

1―6月,纺织品纱线、织物及制品出口356.5亿美元,增长32.3%;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532.1亿美元,增长16%;鞋类出口156.2亿美元,增长20.8%;玩具出口37.2亿美元,增长30.5%;家具及其零件出口156.4亿美元,增长33%;塑料制品出口84.2亿美元,增长28.2%。

6、与主要贸易伙伴贸易发展状况良好

1―6月,与欧盟双边贸易额2194.2亿美元,增长37.2%。其中,出口1407.3亿美元,增长36%;进口787亿美元,增长39.4%。与美国双边贸易额1719.9亿美元,增长30.2%。其中,出口1245.2亿美元,增长28.3%;进口474.7亿美元,增长35.6%。与日本双边贸易额1365.5亿美元,增长37%,其中,出口551.1亿美元,增长25.2%;进口814.4亿美元,增长46.3%。与台湾地区、巴西、南非双边贸易额增长56%以上,与印度、东盟、俄罗斯、新西兰、澳大利亚双边贸易额增幅均超过48%。

(二)从进出口商品量价分析看,我国出口增长主要以数量增长为主,进口增长主要是价格上涨因素造成的

出口。5月份,我国外贸出口额增长48.5%,其中,出口数量增长45.3%,出口价格上涨2.2%。初级产品出口额增长58.5%,其中,出口数量增长32.1%,出口价格上涨19.9%;工业制品出口额增长48%,其中,出口数量增长46.5%,出口价格上涨1%。1―6月,海关监测的23种重点出口商品中,除活猪、大米、煤、原油、锯材5种商品外,其余18种商品出口额增长。这18种商品中15种商品出口额增长的主要原因均是出口数量增长。其中38.9%的商品出口数量增长,但出口价格下跌。

进口。5月份,我国外贸进口额增长48.3%,其中,进口价格上涨19.2%,进口数量增长24.4%。初级产品进口额增长58.7%,其中,进口价格上涨48.7%,进口数量增长6.7%;工业制品进口额增长44.1%,其中,进口价格上涨6.7%,进口数量增长35.1%。1―6月,海关监测的31种重点进口商品中,除肥料、钢坯及粗锻件、未锻造的铝及铝材3种商品外,其余28种商品进口额增长。这28种商品中,64.3%的商品进口额增长的主要原因是进口价格上涨。

二、下半年外贸运行分析

(一)外贸运行的有利因素

1、世界主要经济体经济形势好转

美联储预计,2010年美国经济增长3.0―3.5%。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10年7月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也认为,全球经济正在复苏,力度比预期更强劲,预计2010年世界经济增长4.2%,比此前预计值提高0.4个百分点。

2、国际贸易迅速恢复

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导致需求减少,2009年世界商品贸易总量与上年相比下降12.2%。2010年以来,全球贸易有望出现强劲反弹,第一季度全球商品贸易额增长25%,其中,出口增长27%,进口增长24%。在世界经济复苏带动下,未来国际贸易活动仍将保持活跃趋势。世贸组织预计,全球商品贸易总量增长有望达到9.5%,其中发展中国家的增速可望达到11%,发达国家也可实现7.5%的增长。

3、宏观调控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将得到保持

国家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同时还将根据新形势新情况不断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

4、国内市场需求快速增长

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快发展时期,国内需求快速增长。近年来,我国大宗原材料及石油对外依存度不断增加,其中,铁矿石达到60%、铜达到70%、铅锌达到40%、镍达到80%、钴达到90%、石油达到53%。随着资源和能源需求回升以及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加上我国部分加工制造业新增产能逐步释放,对进口资源类产品需求进一步增加,预计未来进口仍将持续快速增长。

5、企业在手订单比较充足

目前企业在手出口订单普遍高于去年同期水平,其中,短期订单、小额订单比例有所增加。浙江省对1600多家重点联系企业调查显示,目前尚未执行的在手出口订单同比增长和持平的企业占70%以上。

6、美国出口管理体系的改革将为我国扩大高新技术产品进口提供机遇

为提升美国核心产业的竞争力,美国政府提出了两项改革计划:缩短美国加密产品出口所需时间,取消至多达85%的审查要求,由更高效、一次性的通知程序取而代之;取消向雇有两国以上员工的公司出口的不必要限制。协调目前实施的两套不同的标准,在不损害国家安全的前提下,尽量简化出口程序性要求。

(二)当前外贸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人民币汇率问题将面临更大压力

摩根士丹利预计,美元对人民币现价汇率将由中国本次汇改前的6.80降至今年年末的6.60,到2011年末将进一步降至6.20。人民币如此大幅度的升值,再加上美元自身也在升值,人民币承受的压力前所未有。机电进出口商会认为,如果人民币升值3%,整个行业将减收300亿元人民币,多数企业将难以承受。纺织品进出口商会反映,人民币升值3%,中小纺织企业就难以承受;升值5%,实力较强的大企业也将难以承受。

2、主要能源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

今年1―6月,钢材、有色金属、天然橡胶、聚丙烯、原煤、成品油价格同比分别上涨了14.2%、41.2%、68.9%、25.5%、36.4%和28.4%。与此同时,进口资源类商品价格普遍上涨。1―6月,铁矿砂进口均价111.5美元/吨,增长46.9%;原油进口均价566.3美元/吨,增长63.7%;废铜进口均价2759.2美元/吨,增长222.1%;废铝进口均价1492.2美元/吨,增长74.3%;天然橡胶进口均价2804美元/吨,增长94.8%。企业反映主要商品原材料成本平均上涨了20%以上。

3、劳动密集型行业面临较大困难

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生产成本中,工资所占比重较高,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对劳动密集型企业影响较大。比如,食品制造业的工资占成本比重在15%左右,纺织、皮革产品制造业的比重在14%左右。随着我国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和比较优势的下降,维持我出口商品的国际市场份额难度在不断加大。今年以来,27个省大幅提高了月最低工资标准。据部分纺织企业反映,今年以来纺织行业工人用工成本平均上涨了10―20%。

4、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突出

今年初,央行通过收紧信贷、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进一步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等方式回笼资金,再加上目前银行机构资金投放主要集中力量保大项目的续建,用于支持中小企业的资金份额明显减少,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矛盾更加突出。据山东省反映,全省三分之二以上的中小企业存在贷款难的问题。

5、贸易保护主义明显抬头

世界主要经济体不断出台各种贸易限制和保护措施,导致我出口环境恶化,严重制约了我钢铁、鞋类、玩具、轮胎等大宗产品的出口,削弱了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此外,发达国家一方面借气候变化问题要求我国更多地承担大国责任,通过制定新标准提高对我出口优势产品的要求,另一方面设置绿色贸易壁垒,以“高碳”名义将我国等发展中国家的产品拒之门外。

6、我国标准国际化薄弱,与我世界第一出口大国地位不相适应

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发达国家纷纷制定和实施以控制和争夺国际标准制高点为核心的国家标准战略,动用外交、政治、经济和援助等手段,全力扶持和推进本国技术标准成为国际标准,以控制产业和技术发展,维护和提升国家竞争力,确保自身经济利益和安全。从我国来看,随着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我国标准国际化的基础和实力有所增强,但仍很薄弱,尚未形成强有力的协调推进机制,人才和投入严重不足,与我国出口大国地位不相适应。

(三)外贸形势展望

今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规划提出到2010年我国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分别达到2.3万亿美元和4000亿美元。从目前看,这一目标是可以完成的。根据当前国际市场需求走势和企业在手订单情况,再加上去年进出口基数较低等因素,预计今年增速可能会出现“前高后低”态势,全年增速将在20―25%之间。全年进口增速将明显快于出口,一般贸易顺差可能大幅度减少,甚至出现逆差;加工贸易顺差将会有所增加,两者相抵,全年贸易顺差将会明显减少。

三、几点建议

(一)保持外贸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一是坚持出口市场多元化和以质取胜战略,巩固传统出口市场,大力开拓新兴市场。二是加大对外贸企业特别是中小外贸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扩大出口信用保险的承保规模和覆盖面,降低现有各类出口信用保险费率和资信调查费,更好地为企业出口服务。鼓励金融机构发展出口信贷,创新出口企业融资担保方式。三是建议降低地方财政出口退税超基数负担比例,减轻地方财政负担。四是继续改善海关、质检、外汇等方面的服务。五是适度扩大外贸发展基金规模,重点支持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和培育出口品牌。

(二)优化出口产品结构

1、稳定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

一是支持和鼓励更多的中小型劳动密集型企业积极到国际市场去发展。有关部门要帮助企业熟悉国际市场规则,为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发展提供国内法律支援,鼓励和支持国内中小劳动密集型企业开拓国际市场。二是通过强化技术、装备创新和管理创新,加快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工艺技术,不断开发绿色环保和生态型新产品,推进劳动密集型产业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三是加强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宏观调控和政策引导,制定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法规政策,颁布行业技术规范标准,劳动密集型企业的投资和技术规范标准等,及时行业发展趋势信息,引导劳动密集型企业及时进入或退出有关市场和领域。

2、扩大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

一是以自主品牌、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营销为重点,引导企业增强综合竞争力。二是配合产业结构调整政策,鼓励自主性高新技术产品和机电产品出口。三是加强引进技术和消化吸收再创新相结合,引导组织对重大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与创新。四是进一步加强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其带动和示范作用。

3、继续严格控制“两高一资”产品出口

尽管国家采取一系列措施控制“两高一资”产品出口,但由于产能过大、国内外差价较大等多种因素,个别产品出口控制效果尚不明显。1―6月,钢材、钢坯及粗锻件、焦炭及半焦炭、未锻轧铝分别出口2358万吨、11万吨、140万吨和34.9万吨,分别增长152.3%、1322.7%、507.9%和367.5%。在当前资源能源约束矛盾越来越突出、节能减排形势仍很严峻的情况下,国家应继续采取措施控制“两高一资”产品出口。

(三)努力扩大进口

1、继续敦促发达国家放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限制,扩大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和国内紧缺物资进口

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振兴重大装备制造业有关税收政策,扩大高新技术和设备进口。

2、有选择地对部分国内不能生产的重要机电设备的关键部件以及重要能源、资源类大宗材料商品的进口,以年度暂定税率的方式给予进口关税优惠

3、完善国家战略物资储备体系,扩大战略物资进口

研究建立部分物资由国家储备、企业储备和商业储备相结合的战略物资储备体制,适当扩大企业和商业储备进口,分散国家集中进口的风险。择机进口一些国内短缺、长期依赖进口的石油、棉花等重要能源和资源性产品,用于充实国家重要商品储备。

(四)推进加工贸易升级转型

一是严格审核加工贸易企业经营及生产能力,对从事加工贸易的企业增加技术研发、设备技术水平、环保水平等标准,从严审核设立来料加工贸易企业。二是引导加工贸易企业由单纯的加工制造向设计、研发、品牌等内容延伸,增强加工贸易企业研发和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向产业链高端发展。三是支持和鼓励来料加工企业转型设立法人企业,规范企业经营,增强企业市场应变和抗风险能力。

(五)避免短期内人工成本增长过快

从长期看,为了使我国劳动力资源比较优势转为竞争优势,必须加大对劳动密集型产业人力资本投入和技术投入,使其由简单劳动密集型转变为智力劳动密集型。从近期来看,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行业的用工成本上涨较快,影响了产品出口竞争力,也不利于稳定就业。为此,建议各地充分考虑企业承受能力,把握好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的幅度和时机。

(六)加强对人民币升值的应对政策研究

为适应人民币升值趋势,有关部门应研究完善防范汇率风险的金融支持体系,增加规避汇率风险的金融衍生工具品种,健全出口信用保险机制,拓宽企业避险金融渠道,增强企业防范国际市场风险的能力。同时针对目前贸易风险、汇率风险不断加大的情况,加强监测分析,适时公开有关风险提示,减少企业出口风险和损失。

(七)营造良好的国际经贸环境

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要密切跟踪贸易保护主义发展趋势,健全贸易摩擦监测和预警机制,对企业应对贸易摩擦给予一定支持。针对可能产生的贸易摩擦由行业协会和骨干企业牵头对外做好沟通交流工作。同时,完善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制度,保护我国产业安全。抓紧制定我国发展自贸区的战略规划,继续推进自贸区谈判,认真实施已签署的协定。支持各类有条件的企业对外投资和开展跨国并购,充分发挥大型企业在“走出去”中的主力军作用。积极推进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发展境外资源合作开发、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加强企业对外投资合作的金融支持,拓宽对外投资渠道。

(八)加快发展服务贸易

一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通讯、金融和计算机等服务业。二是完善教育体系,在计算机、信息、通信、金融和文化创意等专业领域加大投入,培养和塑造一大批有特色、创造力强的实干型人才。三是加快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组织创新,形成一批技术密集型服务产业的企业集团,增强开拓国际市场的能力。四是完善服务贸易法规体系,加大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五是完善税收优惠政策,打破国家对银行、保险、电讯等行业垄断,完善竞争机制。六是积极稳妥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努力打造全球服务业外包基地。

(九)加快推进我国标准国际化进程

一是建立我国标准国际化协调推进机制,共同研究制定我国标准国际化的战略和重大政策问题。二是加快我国标准国际化推进力度,积极参与ISO、IEC、ITU和CAC(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等国际标准组织事务,展示和推广我国技术和相关标准,争取更多的国际认同。三是加大国家资金投入,支持相关标准制定和研究。四是加快国际标准化人才建设,培养一批能独立参与、主持国际标准制定和修订工作的专家队伍。

上一篇:当前世界经贸形势及企业的应对措施 下一篇:关于浙江省促进外贸发展方式转变的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