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白蛾生物学特性及防控对策

时间:2022-10-02 12:15:12

美国白蛾生物学特性及防控对策

摘要 美国白蛾是一种世界检疫性害虫,严重危害林果业及农业的生产。结合睢宁县美国白蛾的防治情况,对美国白蛾的生活史、生物学特性、防控对策作一介绍,以期为美国白蛾的防控提供参考。

关键词 美国白蛾;生活史;生物学特性;防控对策

中图分类号 S433.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3-0158-02

2012年2月,国家林业局2012年第4号公告将江苏省的沛县、新沂、邳州列为美国白蛾新发生的县级行政区,与其邻近的连云港的赣榆、东海县之前已是美国白蛾的疫区。2012年,睢宁县在邻近邳州市的古邳镇、姚集镇、王集镇、农业园等地零星发现了美国白蛾的虫情。针对疫情的出现,该县林业检疫防治站及时实施重大有害生物防治应急预案,积极发动全民参与、组建专业防治队,采取技术人员分片包干,各个点突破,本着治早、治小、治了的除治原则,根据美国白蛾虫态不同时期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控制住当地虫情,严防蔓延扩散。

1 美国白蛾在睢宁地区的生活史

美国白蛾在睢宁地区1年发生3代,越冬蛹在5月中旬羽化,第1代卵在5月中下旬始见,5月末至6月初出现第1代1龄幼虫,春末夏初第1代幼虫发育期40 d左右,6月下旬始见幼虫化蛹,7月上旬始见第2代成虫羽化,夏季8月第2代幼虫发育期25~30 d,8月中下旬第2代幼虫开始化蛹,8月底至9月初始见第3代成虫羽化,夏末秋初进入第3代,直到10月上中旬才能完成幼虫发育,据观察也有小部分未能完成发育。10月下旬至11月初第3代幼虫进入蛹期越冬。幼虫有7个龄期,常于6 —10月活动。

2 美国白蛾的生物学特性

美国白蛾寄主范围广,幼虫食性杂。在我国主要危害桑树、榆树、杨树、柳树、法桐、刺槐、泡桐、国槐、樱桃、李、梨、苹果、板栗、山楂、葡萄等林果树种,高粱、玉米、大豆、花生、南瓜、黄瓜、马铃薯、茄子、辣椒等农作物。美国白蛾适应性强,适生区域广,生存能力强。北纬30°~50°的地区都适合生存,-16~40 ℃环境都适应,美国白蛾幼虫耐饥饿能力强,3龄幼虫可耐饥饿3~6 d,老熟幼虫耐饥饿达15 d,且能正常发育和繁殖。老熟幼虫主要在树下浅土层、房檐下、砖缝中化蛹。美国白蛾繁殖能力强,每头雌蛾产卵量平均300~600粒,最多可达2 000粒,卵的孵化率高,达97%以上。其受自然控制作用小,若不防治,1年后,其后代至少可达数十万只[1-3]。

3 美国白蛾的防控对策

3.1 加大培训宣传力度,提高防治意识

美国白蛾的虫情在睢宁县是第1次发现,该县林业植物检疫站及时举办了全县各乡镇林业技术人员培训班,对美国白蛾的危害性、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技术作了专题培训。积极向县政府分管领导汇报,以政府文件发文强调美国白蛾防治的重要性,争取到财政专项防治经费。该站又通过媒体制作美国白蛾防治专题片,印制防治技术宣传材料,分发到群众手中,广泛向群众宣传,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知道其危害性,个个知晓美国白蛾防治方法,真正做到群防群治。

3.2 组建专业防治队,提高防治效果

睢宁县充分利用现有的专业防治队伍,由县林业检疫防治站药械统一调配使用,农药统一购买,药剂统一配制,防治统一时间。有利于发挥化学药物防治的整体性,杜绝漏防、未防现象,并且节省农药,提高药械使用率,提高防治效果[4]。

3.3 严格实施产地检疫,调运植物报检、复检制度

美国白蛾的传播主要是人为传播,美国白蛾的耐饥性、假死性有利于其远距离的传播。因此,加强检疫尤为重要。要严格实施产地检疫,及时发现疫情、严禁外调。严格执行调运植物的报检、复检规定,特别是对来自美国白蛾疫区的带土球苗木、树木、木材的复检。规范木材检查站的检疫检查,对无植物检疫证调运的违法行为要严格按照《植物检疫条例》及实施细则、《林业行政处罚程序》,加大处罚力度。坚决杜绝只收费不检疫的行为。对来自疫区的运输工具也要严格检查,通过查验植物检疫证,提高调运植物及其产品的办证率,结合国家林业局即将出台的植物检疫溯源规定,增强林业植物检疫员的责任心,提高检疫技术质量,杜绝调运带有美国白蛾的植物及其产品。

3.4 认真普查,及时掌握疫情

美国白蛾的普查,可采取踏查、详查、实地调查,现场采集和灯光诱捕相结合的方式。普查中不得随意拿着剪下的有幼虫的网幕到处走动,严禁携带美国白蛾的活体。还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适期普查。美国白蛾幼虫有7个龄期,3~5龄时,其网幕大,易发现,幼虫没有分散为害,是普查的最佳时期。二是普查地点。美国白蛾喜欢生活在阳光充足、温暖湿润、气味腥臭的地方,村庄、城郊结合部环境较脏地区,旅游景点周边,鱼塘周围,道路两侧,城市街道,林地边缘等地方要重点普查。三是普查树种。以美国白蛾喜食树种桑、臭椿、悬铃木、榆树、杨、柳、苹果、梨、葡萄等为普点。

3.5 发动群众,注重人工物理防治

一是人工剪除网幕。幼虫3龄前吐丝结网,并且聚集在网幕中取食,网幕明显易发现,通过观察,用高枝剪及时剪除网幕及危害的枝条,将剪下的枝条及网幕装入塑料编织袋中集中烧毁,严禁遗漏活的幼虫。二是围草诱蛹。利用老熟的幼虫有沿树干下树寻找潜伏场所进行结茧的习性,在树干离地1.0~1.5 m处,用稻草、麦秸、杂草在树干上绑缚一周,诱集下树老熟幼虫在其中化蛹,解下草把烧毁。三是挖蛹灭虫。在蛹期,利用其集中在砖瓦间隙、草堆中越冬习性,在越冬期,发动群众采集美国白蛾的蛹,并烧毁。四是灯光诱杀。利用诱光灯在成虫羽化期诱杀成虫,诱光灯应设在上年美国白蛾发生较严重、四周空旷的地块,根据成虫的趋光性,悬挂点击灭蛾灯、多频振式杀虫灯、昆虫诱捕器等灭虫灯进行诱杀灭虫。一般挂灯间隔以100 m为宜,每天从19:00至翌日6:00开灯。从诱杀效果看,被捕杀的雄蛾多于雌蛾。

3.6 调配专业防治队,集中化学药物防治

化学药剂防治要在美国白蛾的幼虫期进行,由于第1代美国白蛾的虫龄较为整齐,且多在树冠中下部危害,易防治作业,所以第1代幼虫破网前为最佳防治时期。地面喷药防治,特别对于林木零星分布、疫情点状发生、虫口密度低的林分不能轻视,对蚕、渔养殖区等特殊防控区的树木和一些高大树木采取打孔注射内吸性药剂防治。对4龄前的幼虫使用20%除虫脲悬浮剂6 000~8 000倍液,灭幼脲类持效期长且抗雨水冲刷特性,喷后30 min后遇小到中雨不影响药力发挥。在美国白蛾破网后,用此药防治效果差些,受到药力的影响其不能蜕皮化蛹,对取食停止的老熟幼虫无效。也可使用20%米满胶悬剂1 500~2 000倍液,或25%灭幼脲3号胶悬剂2 000倍液等仿生农药防治。对幼虫发生严重的地区也可用4.5%高效氯氰菊酯1 000倍液,另加25%灭幼脲3号1 500倍液混合进行防治。或80%敌敌畏乳油1 000倍液,或40%久效磷乳油1 000~1 500倍液进行防治。

3.7 积极推广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能够明显改善由于化学防治带来的环境污染以及害虫抗药性问题,将在治理美国白蛾和林果业可持续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释放美国白蛾周氏啮小蜂,在美国白蛾老熟幼虫期,按1头白蛾幼虫释放3~5头周氏啮小蜂比例,选择无风或微风的10:00—17:00以前进行放蜂,将蜂茧或盛有小蜂的试管悬挂在离地面2 m处的枝干上,去除堵塞物。释放白蛾周氏啮小蜂进行防治,不但可以增加自然界中白蛾啮小蜂的种群数量,同时可以保护其他天敌,达到可持续控制美国白蛾的发生效果。对3~4龄前的幼虫喷施Bt乳剂,使用细菌类生物农药绿Bt 1 000~2 000倍液进行防治。利用美国白蛾性信息素防治,当虫株率低于5%时,在美国白蛾成虫期,按50 m距离,在树干2.5~3.5 m高度,设置性信息素诱捕器,诱杀美国白蛾的雄蛾。

4 结语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注重普查与检疫,在防治中,以生物防治为主,人工防治为辅,以残留少、低毒、高效的化学药剂重点防治破网以后的高龄幼虫,限制使用对人畜危害较大、对环境污染较重的高毒、高残留化学药剂,以保持生态平衡的良性循环、促进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健康发展。加强检疫防治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加大新技术的应用与推广,确保防治工作的有效性。

5 参考文献

[1] 王思政,黄桔,宋吉皂.美国白蛾及其近似种类的鉴别[J].华北农学报,1993(4):64-66.

[2] 张乃芹,耿建芬,王金梅.鲁西北地区美国白蛾的发生规律及综合治理[J].河南农业科学,2011(4):109-112.

[3] 杨利艳,孙毅,崔贵梅.转双价基因抗虫杨抑制美国白蛾的作用机理研究[J].华北农学报,2008(5):157-160.

[4] 刘奎霞.河北三河市美国白蛾防治技术及策略分析[J].中国园艺文摘,2012,28(10):122-123.

上一篇:新加坡职业教育对我国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建设的... 下一篇:高校学生管理现状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