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教师如何做到提问有效

时间:2022-10-02 09:28:13

数学课堂教师如何做到提问有效

摘要:课堂提问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效率和效果。通过教师有效的课前复习提问、导入新课的提问、课间引导、启发学生思考的提问和课后总结性提问,提高课堂提问效率,以促进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从而提升教学的质量与效果。

关键词:数学课堂 提问有效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4-097-01

课堂提问是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直接关系到能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否培养学生的主动思维能力。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够很好地促进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使课堂数学环境变得轻松自如。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不会提问、不敢提问的情况比较突出。加上提问问题多、答案死板,且部分学生思考时间不足,所以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回答的状态。有时教师总担心学生没有听清楚问题,从而频繁地重复问题,导致学生对问题重要性误导理解;一些教师甚至借助重复问题来拖延时间等等,不仅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效率,而且会让学生误认为这些问题重要,从而忽略了对其他问题的关注。

教师对学生答题常常使用如“对”“错”“很好”和“棒极了”等语意带有模糊性的词汇,显得有些简单。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缺乏追问,延伸性和扩展性不足,不利于学生形成“举一反三”的思维能力。如何做到提高课堂教师提问有效性呢?

一、选择能启发学生思考的问题进行提问

面对相同的问题情景,提出不同的问题,教学效果亦会有差异。课堂提问要难易适中,教师要把握好课堂提问的“度”,以激起学生对学习材料的思考。

如教学“直线”时,根据学生认知领域中“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6种不同层次的思维,对于直线概念需有相应的不同提问方式:

(1)你知道什么是直线吗?

(2)你会画直线吗?能说说画直线的步骤吗?

(3)可以在这两点之间画一条直线吗?

(4)下面的图画中,哪幅图表示一条直线?

(5)不用尺子你怎样画出一条直线?

(6)以下这些线条中,哪些是曲线?哪些是直线?

上述6种不同的提问方式,可引起学生不同层次的思考。当然,提问后别忘了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这样才能引发学生的探索欲望,进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二、提问要具有广泛和目标指向

所提问题要有一定程度的现实性,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较易引发学生的共鸣,其次,问题应当指向明确,它的提出要依据本节课的教学要求,针对本课的教学重难点,符合学生原有认知结构。那种答案显而易见、一问一答问题应尽量减少。

三、教学中适时使用探询性提问

在学生对问题有一个回答以后,接着追问一个问题。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引导学生的思绪方式、诱发新的学习兴趣。当不能确定在一个正确的回答背后,意味着有多大程度的理解时,应使用探询性问题来加以澄清,通过追问的方式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当得到部分正确的回答或是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理解的回答之后,使用探询性问题可以诱发新的学习信息。使用探询性问题也可以使思维转向新的方向,为后续学习设定新的情境。探询性问题相对来说具有较高的难度,需要教师对课堂教学进度有恰当的把握。

四、尽量使提问内容具有趣味性,以激发学生兴趣

如果一堂课的提问都平平淡淡,那么就不足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必定削弱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教师在设计提问时就应注意到它的趣味性。课堂提问内容新颖别致,富有情趣和吸引力,会使学生感到有趣而愉快,并在愉快中接受学习。

五、准确把握提问时机

教师必须善于察言观色,注意学生的表情和反馈信息,及时抓住最佳时刻对学生进行提问。一般来讲,教师提问有课前复习提问、导入新课的提问、课间引导、启发学生思考的提问和课后总结性提问。虽然一节课中提问次数没有确定,但要把握好提问时机,不宜过多,且何时提问、提问什么内容,一般课前应设计好,问题还应问到点子上。如在上课初期,学生的思维处在由平静趋向活跃的状态,这时可多提一些回忆性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唤醒、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学生思维处于高度活跃状态时,多提一些说明性、分析性和评价性的问题,有助于学生分析和理解所学知识的内容,进一步强化学习兴趣,并使学生保持积极的思维状态;当学生思维处在由高潮转入低潮阶段时,可多提一些强调性、巩固性和非教学性问题,可以重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六、提问尽量兼顾所有学生

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全面了解各个学生的知识基础、能力水平和个别差异,对全班学生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针对不同问题和每个学生的实际,合理选择安排答问顺序。在教学中,教师不能先提名再提问,或按一定次序轮流发问,这样会使其他学生产生“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理;不要形成教师与学生“一对一”的问答场面或总叫成绩好的学生回答;也不能总叫“差生”回答,这样会花去很多时间,也会使教学节奏松弛。教师提问要面向全体,一般情况下,教师可以先叫中等成绩的学生回答,并提醒全班学生尤其是“差生”要认真听,等中等生回答得差不多了,可以让好的学生补充回答,也可以试着叫“差生”回答,让他们逐步提高。教师应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把提问的机会平均分配给每一个学生,这样才能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对于教师的提问,如果学生答不出来,教师不能粗暴地让学生罚站、坐下、换人,而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以尊重学生为前提,引导学生发现错误中的合理成分和发生错误的症结。多分析错误产生的过程,鼓励学生质疑和讨论,引导学生在讨论中走向结论。

上一篇:中学化学教育中的美育问题 下一篇:聪明的老师会示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