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学生注意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2-10-01 11:10:00

数学教学中学生注意能力的培养

摘要:注意能力是重要的智力因素,较强的注意能力是顺利完成学习任务的保证。注意和兴趣具有正相关性,激发学习兴趣可以引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注意。提出学习目标和要求,把握教学速度和难度,有助于培养学生注意的稳定性,强化基本技能训练可以改善注意的广度,注意的分配和转移,提高注意能力水平。

关键词:注意;兴趣;数学教学;培养;注意能力

0引言

注意是指人的心理活动集中和指向一定的客体,注意有指向性和集中性的特点,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广度、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是注意四个基本维度。集中注意力能保证人更清楚、更完善地认识事物,保持良好的注意力,是大脑进行感知、记忆、思维等认识活动的基本条件。注意能力是重要的智力因素之一,人的注意能力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对所学知识的吸收程度。对学生的学习而言,较强的注意能力是顺利完成学习任务的保证。在数学教学中,由于学生数学基础知识薄弱,而数学知识具有系统性、严谨性等特点,部分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造成课堂效率不高,学习成绩不理想。因此设法使学生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对提高教学效果非常最关键,那么如何培养提高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注意能力呢?下面就谈一谈在教学中几点做法。

1激发学习兴趣引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注意

教学实践表明注意和兴趣具有正相关性。学生对所学内容有兴趣就会精神愉快,注意力集中,对所学内容不感兴趣,就会感到枯燥乏味,注意力分散。在引入新课教学时采用有趣的问题或故事,智力游戏等形式,学生就会产生较浓厚的兴趣。例如讲等比数列求和公式,用“国王数麦”的故事趣味性引入,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再如讲圆与圆的位置关系,设计动画课件演示“日全食”,并让学生用准备的两个圆形纸片相对运动模拟“日全食”,思考运动过程中两圆位置关系,通过动手动脑开始新课学习,学生就会兴趣盎然。再如讲指数幂时,教师拿一张白纸对学生说:“这张0.2mm厚的纸对折41次的厚度是多少?有6层教学楼高吗?能超过珠穆朗玛峰的高度8848m吗?”学生感到很惊奇,教师这时指出:“学了指数幂,你就会算出厚度是439804.651公里,也就是说超过了月球和地球的最远距离406700公里。”这样学生就会期待着学习如何计算指数幂,创设这样的教学情境就能使学生注意力集中,提高学习效率。在教学过程中也要不断地运用新颖的、富于变化的教学方法,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新鲜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教师应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带着丰富的情感主动进入学习情境,使学生在融洽的师生关系和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2提出学习目标和要求,把握教学速度和难度,培养学生注意的稳定性

教育心理学认为注意的指向性与学习的目的性密切相关,学生知道了某项学习活动的目的和意义,他们就会集中注意、全心全意地投入学习活动中,甚至用顽强的毅力克服困难,把注意力稳定地集中在学习活动中。因此我们在讲授新知识,特别是新的数学思想方法与以前学习的知识有很大不同时,要向学生说明新知识新在哪里?有什么应用?学习的目的是什么?要达到什么学习目标?强调新知识新概念的重要作用,提出学习要求。例如,在学习概率与统计时,通过实例指出这是思想方法特殊的一类数学知识,在科学研究和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学好它首先要学好排列组合的知识,最基础的是要学会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这样学生在学习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时,尽管感到很容易,但是注意力也十分集中。教学实践表明,合适的学习速度是学生保持稳定注意的重要条件。教学速度超过学生的接受能力,学习活动紧张,知识不能及时理解,学生不能集中注意到学习内容上。相反如果教学速度过慢,学生在思维过程中有“闲暇”,注意力就会转移到其它地方,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因此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备好课,准备充足的教学材料,并在教学进程中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随时对教学速度作出调整,恰当地掌握教学速度。同教学速度类似,学习难度对学生注意力的稳定也有重要影响。学习的内容太难,学生的大脑很快就疲劳了,难以集中注意力;所学知识太容易,学生就会产生松懈或厌烦心理,同样也不能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在教学中,要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易到难,不断开辟学生新的最近发展区,使学生的大脑处于兴奋状态,保持长时间稳定的注意力,使学生的学习效果达到最好。

3通过基本技能训练,培养学生注意的广度,注意的分配和转移

注意的广度是指注意范围的大小,是一个人同一时间内能注意和清楚地觉察到的事物数量。注意的广度大,学生能把握数学问题的核心本质,能够较快地找到简洁合理的解题方法,提高解题速度和质量。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注意观察数学问题的结构,培养整体把握问题和材料的习惯,可以培养和改善学生注意的广度。例如在学习棱柱时,通过让学生观察棱柱的顶点,棱,底面,侧面,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认识棱柱的结构特征和性质,形成棱柱是一个多边形沿着一定的方向平移形成的几何体的概念,对于解决有关棱柱的问题非常重要。注意的分配指的是有目的地把注意力分配到几种不同的事物或行动中去。注意的分配水平取决于几种活动的性质、复杂程度和熟练程度等条件。注意的分配在数学学习中关系到解题的成败,学生在解题是往往由于注意的分配不周,顾此失彼,例如学生在解决一些条件较多或复杂的问题时,只注意到其中的某些已知条件,而忽视另一些条件。教学中要加强基本技能训练,使学生达到解题熟练,自动化分配注意力的程度。例如求函数的定义域,实际上就是解不等式或不等式组,有对数的真数代数式要大于0,有分式的分母代数式不等于0,偶次根式下的代数式要大于等于0,学生一旦建立起上述注意分配的反应系统,解题的速度和正确率就会大幅提高。注意的转移是一个人主动地把注意转移到另一个活动,注意转移能力的强弱,反映了人的机敏性和灵活性。学生在解数学题目时,需要较强的注意转移能力,根据解题需要及时转移思维方向,一招不行,再想一招,从不同角度思考、探究、完成解题任务。例如在听课时,要紧跟老师的讲课进程,对暂时不太懂的问题采取存疑策略,不要纠缠不清,急着弄懂,否则耽误听课,得不偿失。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采取一题多解,一题多问等发散性思维训练可以培养注意转移能力。例如问题已知x、y≥0且x+y=1,求x2+y2的取值范围,采用二次函数,三角换元,基本不等式,线性规划,解析几何等多种解法,可以很好地培养注意转移能力。教育家蒙台梭利说:“最好的学习方法是让学生聚精会神的学习。”在数学教学中通过对学生注意能力的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得到发展,数学学习成绩就一定会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唐瑞芬,朱成杰.数学教学理论选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陈璋梅.一题多解与一题多变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学苑教育,2011(3):48.

[3]徐有标等编.数学教学与智能发展[M].光明日报出版社,1991.

作者:孙国红 单位: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上一篇:提高普通高校声乐教学效率的方法 下一篇:初中数学教学中几何画板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