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的策略

时间:2022-10-01 04:48:23

谈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的策略

摘要: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质量也有了新的要求,而对其进行衡量的主要标准则是课堂的有效性。有效的课堂教学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使教师的教学质量也得到不断的提升。本文就主要对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性进行简单的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有效策略

课堂有效性要依托课程这个教学平台进行实施,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在有限的教学时间中,教师通过教学使得学生获得最大的知识信息量,并可以将其掌握使用。无论时代怎样变化,课堂有效教学都会是所有教师永恒的追求。以苏教国标版小学数学为例,对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的策略进行分析探讨。

一、和谐氛围,创设情境

和谐的课程氛围,是学生自主学习、创造学习、主动学习摇篮,教师只有在和谐的氛围中的,才能顺利的进行情境创设。首先,和谐氛围和创设情境是建立在教师与学生积极交流基础上,教师可以顺利营造出和谐的课堂氛围,创设出合适小学段学生发展的情境。其次,和谐氛围和创设情境教师是建立在科学的评价基础上的。教育的艺术在于激励和鼓励,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科学评价,恰当的评价可以推进学生发展。教师要通过评价,创设平等、宽容、尊重的和谐课堂氛围。最后,和谐氛围和创设情境必须建立在数学课程的科学设计之上。和谐氛围的营造应以德育论为设计基础,以和谐发展观为主导,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

新课改的十分重视小学数学的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小学数学教师要灵活运用这一点,将小学数学课程联系实际,进行情境创设。在讲解“时、分、秒”这一单元中,教材第88页例题小女孩7时30分上学的情境就这可以直接使用,进行情境的创设,教师可以在上课前,准备一段女孩上学的视频课件,在讲解这一例题的时候,进行播放,激发学生学习“时、分、秒”的动机。在讲解“1时和1分”的过程中,创设体验情境,让学生直接感受到1时和1分。教师可以灵活运用“想想做做”中的体验情境,如1分钟脉搏跳动次数、跳绳下数等等,在情境中让学生亲身参与进行体验。在小学数学课堂当中,和谐氛围的营造和创设情境都十分重要,根据具体教学对象,对教学内容做综合考量,才能真正发挥和谐营造情境创设的作用,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合作探究,主体参与

使用合作学习,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意识。如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不能快速独立完成数学学习任务,教师可以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知识要点,学会学生数学学习方法。小学生的心智和思想还不够成熟,如果能够通过有效的引导,使他们不断进行探究,通过自身的努力实现教学目标,则能够在增强他们学习兴趣的同时使教师的教学效率得到明显提升。如在讲解“统计和可能性”这一单元中,教科书第96页例题统计小红家养的鸡、鸭、鹅的只数。由于这以题目是通过图画来表现的确定事件,学生通过已有的知识点对其进行分析。这节课可以采用合作探究学习方式进行。首先以统计数目作为根本的目标,通过教师的引导,帮助学生对家禽的数量和与之相对应的而图形进行联系,然后通过数数和计算,形成一个条形的统计图,在这个图中就能够清楚的判断出每种家禽的数量。这其中需要注意的是,对小学生的引导要注意时间和方法,只有有效的控制引导,才能够使探究式教学顺利的完成。

三、积极交流,因材施教

师生间的积极交流,是因材施教的前提保证;教师的因材施教,可有效推进师生间的交流。如将师生间积极交流和因材施教进行科学融合,就可以提升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有效性。首先,教师教学责任感的强化。小学时期,正是青少年儿童快速发展的特殊年龄,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更需要教师的关注和引导。小学数学教师是很多学生数学学科的启蒙老师,小学数学老师要正视这一点,强化数学教育的责任感,更好的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学习。其次,教师应尊重学生文化。无论学生年龄的大小,学生之间都存在着学生特有的文化现象。教师可以在实际教学生活中,对其进行观察交流,充分的尊重每一个学生。最后,教师要依据学生特点进行施教。进入新时期以来,我国小学生的生源构成有了很大变化,直接导致学生教育背景发生了本质变化。在网络飞速发展的时代,教师要善于利用网络技术,可建立班级群,班级网络交流平台等等,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积极交流,因材施教提升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性。

四、总结

综上所述,教学策略要服务于课堂的有效教学的构建,教学策略的研究是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重要环节,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只有不断的探索研究,才能寻找到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策略,促进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的提升,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1]乔宏超.《浅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2011,(02).

[2]陈丽娟.《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J].教师.2010,(24).

[3]刘蓉.《浅谈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新一代(下半月).2010,(07).

上一篇:谈物理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下一篇:以学生为主体 提高语文课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