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本科高校《基础会计》课程教学的探讨

时间:2022-10-01 03:02:52

民办本科高校《基础会计》课程教学的探讨

《基础会计》是会计及相关专业的基础课程,是财会类专业大厦的基石,是支撑后续专业课程的支柱,在整个会计课程体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学过程中如何激活课堂,创建有效课堂,将学生带进专业之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础会计》这门课程,既是该课程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提高会计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

基础会计有效课堂教学方法教学质量

《基础会计》是会计及相关专业的基础课程,是财会类专业大厦的基石,是支撑后续专业课程的支柱。本课程主要阐述了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为会计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基础。但由于该课程理论性、实践性和操作性比较强,而民办高校的学生尚未接触社会,对会计缺乏感性认识,学生往往会觉得乏味无趣,不易入门。同时,对于民办高校来说,不仅生源层次参差不齐,而且个别学生学习基础差,学习缺乏主动性、积极性,有的甚至三天打渔两天晒网,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也给学校的教学、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因此,教学过程中如何激活课堂,创建有效课堂,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让学生真正学有所得,学有所获呢?现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谈一下我的尝试。

一、提高认识,端正态度,明确学习会计的重要性

1.从个人发展的角度看

会计的教育或职业背景为业个人通往高层管理的地位奠定了极为有利的基础。有人对全球500强中首席执行官或总裁的教育背景或职业分布情况做了统计:其中来自于营销专业的占35.6%,会计29%,人力资源管理占19.6%,其他专业的占15.8%。由以上数字统计,我们不难看出,会计愈来愈成为人门所推崇的行业,会计师也愈来愈成为人门所羡慕的职业。

2.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

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任何经济管理都离不开会计,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企业莫不如此。要胜任会计工作,必须进行系统的专业学习;要做好经济管理工作,必须具备一定的会计背景或拥有一定的会计知识。

所以,学好会计,具备一定的会计知识,对于同学们将来的发展是非常有必要的。希望同学们提高认识,端正态度,学好会计,为将来的学习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创造课堂活跃氛围

课堂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双边教学的过程。其课堂效果的好、坏,直接取决于课堂氛围。良好的课堂氛围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掌握知识。那么,如何让会计课堂活起来,是提高会计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

1.营造宽松的课堂教学环境

课堂教学中,老师不仅重视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而且还要善于营造一种宽松、和谐、平等的学习氛围,使老师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方法二者有机的统一。课堂上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引导学生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样可以使学生学得更灵活,课堂气氛更生动。

2.贯穿启发式教学,发挥启发式教学的优势

启发式教学,就是根据教学目的、内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知识规律,运用各种教学手段,采用启发诱导法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实践证明,启发式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教材,领会知识,掌握概念,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效果良好。

3.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使教学活动声情并茂

相对于传统教学而言, 现代化教学手段具有声情并茂的特点,使教学内容具体、形象,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化呆板为生动,便于学生理解掌握。

三、突出重点,抓住关键,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基础会计》专业性强,专业术语多,概念原理抽象枯燥,因此,对于新生来说学好这门课程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为此,教学中,根据本学科的特点,结合学生实际,主要采用启发式教学。突出重点,抓住关键,注重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对教材的重要章节,重点内容,特别对于重要的概念、原理、方法等重点知识,结合实际,努力讲深讲透,力求做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以便学生理解、消化吸收。

四、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个别学生之所以对会计望而生畏,除学科本身的特点外,学生缺乏实践,缺少感性认识,也是难寻入门之道的重要原因之一。为此,在教学中除实行启发式教学外,还注意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并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让学生通过填制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等实务操作,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而且提高了学生学习会计的兴趣。

五、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理解和记忆相结合

《基础会计》专业性强,专业术语多,概念原理抽象枯燥,对于这些概念、原理如果不理解,只靠死记硬背是不行的,很难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为此,要求学生学习《基础会计》时,一定要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理解和记忆相结合。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在记忆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消化和吸收。只有真正理解了,才能印象深,记得牢,否则生吞活剥,就不能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达不到掌握教材的目的。

资产是会计王国里面的六大家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之一,与负债、所有者权益共同构成了会计等式,成为会计的基础。作为这个概念,我们可以从以下5个方面来理解和把握:

首先,资产是一种经济资源,这也是资产的实质。说到资源,我们并不陌生,小学我们就学过,中国人口众多,地大物博。这里的人(人力资源)、地(土地)、物(物产)都是一种资源。以学院为例,我们学院的教学楼、办公楼,教室的桌椅板凳,还有教职员工……都是一种资源。那么这些资源是否都是企业的资产呢?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继续学习这个概念。

其次,资产必须是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这句话强调资源形成的时间,是过去式,而不是将来时,是已经形成。也就是说,生米做成了熟饭,成为了事实。比如,计划中的经济业务是未来的交易,交易并没有发生,所以不确认为资产。

再次,资产必须为企业拥有或控制。拥有强调的是所有权,控制强调的是使用权。作为一项资源要成为企业的资产,要么你能够拥有,要么你能够控制,二者必居其一。比如,临时租入的一台设备,就不能作为企业的资产,因为你不能控制它。

最后,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这句话强调了持有这种资源的目的,将来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比如,腐烂变质的食品、已经报废的机器,就不能作为一项资产,因为它不能为企业带来经理利益。

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因此,在会计课堂教学中,一定要从实际出发,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前提,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尝试新的教学思路,创建有效课堂,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从而促进会计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邱雪英.提高基础会计教学效果的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1,(18).

[2]张青玉.基础会计教学方法探讨[J].会计之友,2009,(01).

[3]杨淑媛.关于会计教学方法的探索[J].北方经贸,2010,(05).

上一篇:基于亲景度和竞争态的青岛市入境旅游市场研究 下一篇:《美人制造》 将“雷”进行到底